生平简介
虞允文,字彬甫,四川省仁寿县人,绍兴24(1154年)年进士,次年入朝,任秘书丞,礼部郎官。绍兴三十
逸事史评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统率金军主力越过淮河,进迫长江。两淮前线宋军溃败,金军如入无人
弯弓比武
南宋绍兴年间,虞允文奉命使金。
尽管千里迢迢,旅途劳顿,但虞允文仍然精神振作,不敢稍有懈怠。因为当此山河破碎、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皇帝派他出使金国,无疑是一项关系江山社稷安危的重要使命。
虞允文自幼勤奋好学,史书上称他“六岁诵九经,七岁能属文”。仁寿县城东的“瑞竹园”是虞允文少年时读书的地方。后来他考中进士,在四川境内任过通判、知州等官。五年前臭名昭著的秦桧死后,朝廷开始召贤纳才,他才被中书舍人赵逵举荐到京城任职,最后升为中书舍人。
自打虞允文从巴蜀来到京城临安,在朝中任职以来,他就一直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分析南北力量的变化消长,思考应变的良策。在掌握大局后,虞允文向皇帝荐言一定要严防金国毁约败盟,攻打宋国。此次出使金国,虞允文就是准备细心观察,实地考察对方的虚实动向,以便进一步向皇帝奉献御敌良策。
金国见南宋派来的使臣是一位五十来岁的文官,就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当完颜亮在中军帐接见他的时候,两旁武士环列,刀剑闪亮,想煞煞这位貌似文弱的南宋使臣的威风。虞允文步履稳健,镇定自若,来到完颜亮的中军帐。金人骄横拔扈,首先提出要和虞允文射箭比武。他们哪里会料到,这位文弱书生并非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国难当头,他从未停止过练武。虞允文胸有成竹,不露声色地含笑点头。等到弓箭呈上,他顿时目光炯炯,精神抖擞,弯弓搭箭,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听“嗖”的一声,中军帐帅旗的旌头一下子被射落。完颜亮大惊失色,众人面面相觑,再也不敢小视虞允文。
辞行之日,野心勃勃的完颜亮骄横的对虞允文说,他将看花洛阳。果然一年之后。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不到一月,只抵长江。前线战云密布,而宋军主帅王权兵败逃亡,军心涣散。虞允文在这危机存亡的关头,毅然临危受命,重整溃军,力挽狂澜,大败金兵与采石矶。这次战役,成为我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反败为胜的辉煌战役,永垂史册。
白马书生
虞允文身材雄伟,身高六尺四寸,换算过来,在当前几近2米,这在文人中无疑是非常让人瞩目的。史称虞允文:"慷慨磊落有大志,而言动有则度,人望而知为任重之器"。虞允文早年以文学入仕,到了中晚年,抓住了机会,在宋金风云中,大展才华 ,终成一代名相,千古流芳,毛泽东在读《宋史·虞允文传》时评价说:"伟哉虞公 ,千古一人。"
绍兴和议以后,高宗、孝宗两朝的将相们,对于和战,争论不休,个人主张不一, 同样是主战,虞允文、辛弃疾显然要比张浚谨慎;同样是和,陈康伯、陈俊卿、史浩 、汤思退又不一样。陈康伯更偏重于战和,而陈俊卿、史浩则偏于守和,汤思退则是 毫无原则的求和。同样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主张也不一,典型的如陈俊卿,早年比 较有进取心,到后来,意见则经常跟虞允文相左,所为偏于保守。虞允文入柄中枢以后,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宋军并没有过硬的实力与很好的机会进行大规模的北伐,取得全面的实质性的胜利。然而虞允文极力主张恢复,原因何在?我想陈亮的一席话, 也许可以表明虞允文的心迹,这段材料,不见于《宋史》,而是《永乐大典》引
诗词文赋
虞允文文采出色,主要是奏疏类散文,采石一役,虞允文作《江上军事第一剳子》 、《江上军事第二剳子》、《江上军事第三剳子》、《奏还汪应辰知衢州词头疏》, 充分显示其胆略忠勇,明代学者张时泰将虞允文比为岳飞,实非过誉。后来虞允文入 川为川陕宣谕使,虞允文作《论用吴璘以图恢复疏》、《论巩州未下可忧疏》、《论 营田之利弊》等奏疏。隆兴元年,虞允文又有著名的《论今日可战之机有九疏》,分析天下时局,对比敌我双方,希望孝宗无为因循,尽力战备,抓住可战之机,励行可 战之实,文章首先说坚持抗战,收复中原,是"天地之大经,《春秋》之大义",接着 从宋金双方君主是否英明、政权是否巩固、国内是否安定、民心向背、地利、天时、 人才等九方面进行论述。乾道三年,虞允文出为四川宣抚使,作《论明良交感惟信与诚疏》、《谢赐御书汉崔寔政论疏》、《论西蜀草木之妖、措置水旱盗贼之备疏》等 。虞允文著述颇丰,杨万里《虞公神道碑》说他终生好学,"食必观书,为文立成, 不雕而工"。虞允文著有《经筵春秋讲义》三卷、《唐书注》、《五代史注》、《乾道重修敕令格式》一百二十卷、《虞雍公奏议》二十三卷、《内外制》十五卷、《诗文集》十
力量。《诛蚊赋》以蚊蚋为毒人间,喻金"逞威于河内",主张除恶务尽,"不复使无 用之物,无穷之毒,存于世间"。
传世丹青
虞允文不仅诗文出色,还是一很有成就的书法家。明代书法家吴宽评论说:"虞忠肃手帖,词语详雅,气象雍容。",明代文艺评论家王世贞也说:"《停云馆帖》第六卷 ,为南宋名臣书,如虞雍公之俨雅,皆有可采。"虞允文的书法,笔致含蓄,于奇崛 处见俨雅;情趣天成,于不经意处显功夫,在宋代书坛是比较有个性的,他传世的墨迹有《适造帖》、《钧堂帖》等。
子孙后代
虞允文有三个儿子,直秘阁虞公亮,知开州虞公著,长宁武宁守虞杭孙。一共有八个孙子,其中虞刚简最有名,最后官职为利州路提刑,曾与魏了翁讲学蜀东门外," 蜀人师尊之",曾孙虞应龙时任太常寺主薄知雷州,修学校,兴水利,甚得治誉。虞珪"知连州,亦以文学知名",子虞汲,"其文清而醇","教授于诸生中","以翰林院
编修官致仕",汲子虞集,官至奎章阁学士,与杨载等并称为"元代四大家",诗文名冠一时。
墓
墓封山坐东向西偏北10度,呈椭圆形,高3.3米,长19.5米,宽11米。封土前5米处有青砂石质碑一通,长方形平顶,碑脚两侧有丁字形抱鼓支承,鼓面饰万字纹,外饰浅浮雕花卉,碑高2.35米,宽1.17米,厚0.19米,碑文为“宋丞相虞忠肃公墓”。阴刻隶书,碑文左侧为上款“光绪十九年癸已孟冬”。碑文右侧下款题为“知仁寿县事何肇祥重建”。
碑左侧5米处有黄砂石碑一通,长方形平顶,碑高2.35米,宽1.22米,厚0.24米,据守墓人称此碑原本有字,文革间铲除无余。封土前原有石人、石猪、羊、牛、马等祀物,以墓碑为中心,前16.5米,左右各19米,后至山脚范围原有矩形乱石围墙,现仅存乱石围墙基础。
光绪十九年重修此墓时,计划建肃公祠一座,祠砖烧毕运至墓地,终未动工。解放初期,砖用于建小学。现收集有砖十余匹,青灰质,距形,长0.265米,宽0.168米,厚0.62米,侧面有竖1行文字:“虞忠肃公墓”,阳字楷书。
近年来,在虞允文墓附近陆续出土发现了一些实物资料,对研究考证虞允文墓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1997年10月在虞坟15处发现“民族英雄宋丞相……”碑,碑文残缺,字迹部分可见。1999年9月在虞允文墓30米处出土圆形石碑(残缺),只见隶刻“丞相”二字,其余不存。在通过长期取证确认虞允文墓无疑的同时,又新将当年毛泽东同志读《二十四史》赞虞允文采石英勇抗金题签的“伟哉虞公,千古一人”的眉批手迹,镌刻成碑,立于墓前。
从古至今,凡明、清县人均不分官商学自觉前往墓地祀祭。1992年县政府公文公布墓地保护范围为4万平方米。1995年,县委宣传部、共青团仁寿县委、教育局、文化局、工会联合决定将虞允文墓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