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宽
吴宽
吴宽(1435-1504),明代诗人、书画家,字原博,号匏奄,长洲人(今江苏苏州)人。历官翰林修撰、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谥文定,赠太子太保。有《匏翁家藏集》传世。 

人物简介

吴宽吴宽
 吴宽(1435~1504), 明代诗人、散文家、书法家。字原博,号匏庵,玉亭主,世称匏庵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会试廷试获第一,入翰林,授修撰。曾侍孝宗东宫,孝宗即位,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后又升任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专典诰敕修《宪宗实录》,经明行修,粹然笃实,为当时馆阁巨手。善诗文书画,尤工行书。少时勤奋好学。诸生时遍读《左传》、《汉书》及唐宋大家之文,欲弃举业,从事古学,都使迫促乃就锁院。为当时文章领袖,旷平生学宗苏轼,书法亦酷似东坡。好藏书,且多亲手抄录。故居在城区乐桥西尚书里。著有《匏庵家藏集》、《书经正蒙》、《平吴录》等。墓在木渎西花园山。

人物生平

 吴宽自幼笃志好学,早年曾读书于吴县横泾尧峰山资庆寺。写得一手好文章、

吴宽书法吴宽书法

好书法,20余岁已负重名,“以文行有声诸生间”,被人所推崇。然而,屡试不第。当时名臣李东阳读到吴宽的诗文,认为此人必定是状元之才,果然被李东阳言中。明成化四年(1468)吴宽中举人,成化八年(1472)连中会元、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被留在东宫做朱祐樘(即明孝宗)的老师。弘治八年(1495),吴宽擢为吏部右侍郎。弘治十六年(1503),升为礼部尚书。吴宽70高龄后,身体多病,几次要求回乡,都被明孝宗朱祐樘挽留下来,最后竟病逝于任上。明孝宗对他的逝世感到很悲伤,于是下令赠太子太保衔,赐谥号“文定”,并授吴宽长子吴奭为中书舍人,补次子吴奂为国子生。
艺术特色吴宽是位书法家,善写真、行、草书,尤工行书。其书法多师承东坡笔意。明代书法家邢侗在《来禽馆集》里曾说:“匏翁吴中前辈,行谊擅绝,不直文翰之工尔也。书法法苏学士,浓颜厚面,祛去吴习。”吴宽学习的是苏东坡的“端庄淳朴,凝重厚实”书风,而一反当时吴中盛行的“纤巧媚美”风格。吴宽学习苏书,心摹手追,神形兼善,更可贵的是其笔法能出新意。因此,他的朋友王鏊说他“作书姿(滋)润中时出奇崛,虽规模于苏而多自得”(《震泽集》)。这是他能高于同时代一般书法家之所在。吴宽有时也作草书。他常临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的《自叙帖》,草书也写得狂奇豪放。

历史评价

吴宽的德、艺,当时和后世有口皆碑。明焦竑《玉堂丛话》专记万曆以前

吴宽书法吴宽书法

翰苑人物活动,其中颇多吴公懿行。如:“吴公为人静重醇实,自少至老,人不见其过举,不为慷慨激烈之行,而能以正自持。遇有不可,卒未尝碌碌苟随。言词雅淳,文翰清妙,无愧士人。成、弘间,以文章德行负天下之望者三十年。”“吴文定好古力学,至老不倦。于权势荣利,则退避如畏。在翰林时,于所居之东,治园亭,莳花木,退朝执一卷。日哦其中。每良辰佳节,为具召客,分题联句为乐,若不知有官者。” 居庙堂之高而能澹泊名利,究心艺文,故其出手必不同凡响。同时的文章、书法大家王鏊在为《匏翁家藏集》所作序言中是这样评论的:“吴文定为文,不事雕琢,体裁具存,外若简淡,而意味隽永。纾徐则有欧之态,老成则有韩之格。为诗用事,浑然天成,不见痕迹;沉着高壮,一洗近世纤新之习。作书,姿润中时出奇倔,虽规模似苏,而多所自得者。” 文艺理论家、鉴赏家都穆则称吴宽“书翰之妙,识者以为不减大苏(苏轼)”。

传世作品

吴宽作风高洁,不受时尚左右,而以清正自守。吴宽学有根底,诗文和平恬雅,

吴宽书法吴宽书法

有典则。《明诗评》说:“文定力扫浮靡,一归雅淡,诗如杨柳受风,煦然不冽;又如学究论天下事,□□竟日,本色自露。”《明史》有其传,著述丰,主要有《书经正蒙》、《皇朝平吴录》、《唐宋名贤历代确论》、《汤媪传》、《吴文定公诗稿》、《匏翁家藏集》、《吴氏丛书堂外集》。《明诗综》收其诗十三首。代表作有七律《悼沈癯樵画史》、《题杨铁崖墓铭后》、《送张兼素出知施宗州》、《谢顾良弼李世贤携酒过访》等,七古有《赋黄楼送李贞伯》等。诗文集有《家藏集》77卷,其中诗30卷,文40卷,为吴宽自订。后7卷疑为其子吴奭所增益。文侧为吴宽墨迹。《种竹诗卷》书于弘治七年(1494),时年60余岁。纸本墨迹。行书,长卷。纵28.2厘米,横582.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