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
弘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生于雍亲王府,为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第四子,母为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在位60年(1735一1795年)。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崩于乾清宫,终年(虚岁89岁)87岁。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陵。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个人档案

乾隆青年时朝服像乾隆青年时朝服像

出生地:北京雍亲王府(即雍和宫)
封爵:宝亲王
属相:兔
排行:雍正帝第四子
初婚:16岁
原配:富察氏
配偶:皇后3人、皇贵妃5人、贵妃5人、妃4人、嫔5人、贵人9人、常在7人等等
子女:17子,10女
即位时间: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日(1735年10月18日)
即位年龄:25岁
在位年数:60年,实际掌权64年
卒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
享年:虚岁89岁
死亡地:紫禁城养心殿 
庙号:高宗
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陵寝:裕陵
继位人:爱新觉罗·顒琰(即嘉庆帝)

个人概述

爱新觉罗·弘历乃雍正第四子,即位前为宝亲王雍正临终前秘密建储,将其册立为皇位继承人。雍正驾崩后弘历继位,是为乾隆帝。乾隆一生喜文喜诗,作诗曾多达四万首。乾隆自认在军事上有成就,因此自称“文治武功十全老人”。
乾隆帝乾隆帝


乾隆即位后,以“宽猛相济”理念施政,先后平定新疆、蒙古,还使四川、贵州等地继续改土归流,人口不断增加,突破了三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统治期间与康熙、雍正三朝合称“康雍乾盛世”(或称康乾盛世)。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下令编纂《四库全书》,历时9年成书,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百科全书。乾隆为加强对汉人的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并借此焚书箝制汉人反清思想的传播。

自中年以降乾隆逐渐好大喜功,不但大兴土木,又六下江南,耗用国家人力物力,整个清王朝亦在乾隆后期由盛转衰。而乾隆的宠臣,既为后人所熟知的贪官和珅,在嘉庆四年正月初八,嘉庆帝下谕宣布将其革职,下狱问罪之后,抄没的家产相当于当时清王朝国库十年收入,是中国历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巨贪。1793年,英国乔治·马戛尔尼在中国停留的5个月内,对中国的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回国后,马戛尔尼向英国议会写出报告说:“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150年来,它之所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的遇见了极为谨慎的船长。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的军事工业,中国的军事实力比英国差三到四个世纪。 ”

乾隆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传位予十五子颙琰嘉庆帝),自称太上皇,至嘉庆四年崩(1799年)。

早年

(图)乾隆乾隆

皇位的继承人

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帝诸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自小甚得其祖父康熙与父亲雍正喜爱,康熙曾为其慎择良师,进行多方面教育。一些清史学家认为,正因为康熙认为孙子弘历在为人处事的方式上与自己极为相像——在十数岁时就精于武术,并对艺术创作十分着迷——所以才传位于其父雍正。
在雍正元年八月,弘历就被以“秘建皇储”的方式确立为继承人。由于弘历行事恩威并施,手段宽猛相济,雍正时常指派他作为自己的钦差出京办事。政治上的能力,使其逐渐得到了雍正的恩宠。据传由于雍正并不希望其子陷入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夺储之争,将传位诏书置于乾清宫的“正大光明”牌匾后,直到自己驾崩后方可打开。


登基

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顺利继承皇位。青年乾隆
乾隆即位后,首先面对的是逐渐升温的朋党之争。乾隆在上台伊始,便明确表明痛恨朋党之争,禁止私立朋党,以警告当时朝廷如日中天的鄂尔泰和张廷玉两派。同时他又对两派一视同仁,使得两派即严重对立,又兢兢业业地效力朝廷。

文化成就

乾隆帝儒雅风流,精于骑射,一生著文吟诗,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其诗作竟达四万二千余首,几与《全唐诗》相埒。乾隆帝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令将内府珍藏编成《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

乾隆本人是陶瓷艺术的爱好者,在其统治期间,中国的陶瓷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直至今日,一些乾隆朝的收藏品和陶瓷宫廷用器还被故宫博物院、伦敦大卫基金会所收藏。

乾隆后期,由于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乾隆帝渐渐改变以前打压下级知识分子的做法,转而拉拢。他将大量知识分子召集到一起编撰了大型典志书《续典通》、《续志通》和《续文献通考》。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以著名文人纪昀为总裁,组织了包括戴震姚鼐和王孙念等人在内的360余人,历时15年,编写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共36000卷,含完整作品3450部,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篇幅之多可谓集我国古籍之大成。该书对以往学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保留了大量有价值的古籍,对古籍整理和总结文化遗产有一定贡献,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编制《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对中国古籍进行了大量的胡乱删毁,对中国文化造成了空前的破坏。

建筑上,乾隆在北京西郊营造繁华盖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东造琳宫,西增复殿,南筑崇台,北构杰阁,说不尽的巍峨华丽。又经文人学士,良工巧匠,费了无数心血这里凿池,那里叠石,此处栽林,彼处莳花,繁丽之中,点缀景致,不论春秋冬夏,都觉相宜。又责成各省地方官,搜罗珍禽异卉,古鼎文彝,把中外九万里的奇珍,上下五千年的宝物,一齐陈列园中。因此圆明园也被全世界称为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1750年,乾隆委托意大利天主会教士郎世宁设计了定时水钟和喷泉装置,以供皇家娱乐。

同时,乾隆的视角仅限于中国本土,对同时期蓬勃发展的欧洲各国的科学文化尚无足够的认识,妄自尊大,坐井观天,使中国文化、经济停滞不前,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书法造诣

(图)乾隆乾隆书法
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执政后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稽古右文,崇儒兴学”。他对于书法的嗜好和倡导,比之祖父康熙更胜一筹,历经数年,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御览、御批、钦定多部传世藏帖,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特建“淳化轩”藏《淳化阁帖》,一时帖学之风大炽。大学士梁诗正等赞曰:“皇上性契义爻,学贯仓史,每于万机之暇,深探八法之微。宝翰所垂,云章霞采,凤翥龙腾。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又复品鉴精严,研究周悉,于诸家工拙真赝,如明镜之照,纤毫莫遁其形。仰识圣天子好古勤求,嘉惠来学,甄陶万世之心,有加无已。”

乾隆的书法从学习赵孟頫入手。乾隆本人雅赏赵孟頫的书法,心慕手追,身体力行。游览名胜每到一处,作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圆润秀发,在宫中、御园、名胜古迹、寺庙等几乎到处可见其墨迹,至今海内乾隆御碑甚多,其擅书之名流传普遍。

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发现,书学起步仍是康熙时流行的宫廷书法,后在承学各家中选定赵孟頫丰圆肥润的书法。从存世的乾隆书迹看,他的字字体稍长,楷书中多有行书的笔意,行书中又往往夹杂着草书的韵味,点画圆润均匀,结体婉转流畅,缺少变化和韵味,并无明显的成就,这或许体现出一代天子的气度,评者称其“虽有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

文治

乾隆帝的“文治”表现于他在政治、经济上的作为和文字狱上的“贡献”。

即位初期,乾隆在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务实足国,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从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后期倚重于敏中、和珅,尤其宠信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致使吏治败坏,弊政丛出,贪污盛行,使乾隆帝的一生罩上了阴影。

乾隆在发展社会生产方面主要继承自康熙和雍正以来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最大成绩是对雍正时期“改土归流”、“摊丁入亩”及“火耗归公”等政策执行得非常彻底。为此,乾隆听取大臣广泗的建议,对贵州、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采取安抚为主、征讨为辅的手段,将少数民族的叛乱快速平定。这些措施的施行,使清朝国力达到顶峰。

勤政爱民是乾隆所标榜的一贯主张,清政府很多官员因此以关心民事为己任。在乾隆所信用的能臣中,还有不少清廉之官。如大学士孙嘉淦,江西奉新人甘汝来等.乾隆要求地方督抚大臣实心任事,反对虚文。

文字狱

乾隆自幼爱好文学,一生写诗四万余首,可称亘古少有。可惜的是,他的文化素养也成为他摧残文化学术的武器,乾隆时期数得上来的文字狱130多起,其捕风捉影之荒唐,株连之广泛,处理之严酷,均超过了其祖和其父。


孙嘉淦伪奏稿案

乾隆十五年,社会上流传所谓孙嘉淦伪奏稿。孙曾官至工部尚书,生性耿直,敢于犯颜直奏,因此社会上有人冒其名写奏稿,指斥乾隆“五不解十大过”(据后来所传,说奏稿的主要内容是批评他南巡扰民,奢侈浪费和赏罚不公等)。乾隆大怒,说这“全属虚捏”,他下令各省督抚、各级官员严查伪稿的炮制者和传播者。至同年十一月,仅四川一省就逮捕了嫌疑犯280多人。山东曾发现伪奏稿,山东巡抚以为“无庸深究”,被乾隆革职查办;御史书成上疏委婉提出劝阻,说此案旷日持久,“株连终所难免,恳将人犯即行免释”,乾隆阅后大怒,连降二道谕旨申斥书成为“丧心病狂之言”,书成被革职服苦役,此后无人敢谏。

在继续追查中,有挟仇诬告,有畏刑妄承,有株连扰累,总之弄得人心惶惶。乾隆十七年十二月,江西巡抚鄂容泰,奏报长淮千总卢鲁生父子传抄伪稿。逾月,军机大臣在刑讯诱供中又得知南昌守备刘时达父子同谋。乾隆十八年三月,卢鲁生被凌迟,刘时达等俱定秋后斩决,家属照例连坐。办案不力的大员如江西巡抚、按察使、知府等俱被革职拿问,连两江总督、漕运总督也被牵连问罪。其实此案疑点很多,卢的供词前后矛盾,他说伪稿是刘所供,但二人并未对质,又无其他证据,只是负责此案的官员怕担当“查处不力”的罪名,就仓促判决定案了。乾隆虽未加罪孙嘉淦,但孙吓得心惊肉跳,面对身边哭泣的妻儿,自悔以前不该耿直敢奏,致使别人冒己名写伪奏稿。乾隆十八年,孙因惊惧而死。在文字狱的腥风血雨中,正气傲首俱丧,以后敢于直言的就更少了。


胡中藻《坚磨生诗抄》案

胡中藻,进士出身,曾任翰林院学士及广西学政等职,乾隆十八年,有人将胡所著《坚磨生诗抄》送乾隆处告密,说《诗抄》中有“一世无日月”、“一把心肠论浊清”等句,乾隆大怒,认为这是“悖逆诋讪怨望之词”,日月合写为明字,是胡有意恢复明朝,指斥胡诗:“加浊字放在国号(清)之前,是何心肝?”胡诗中还有“穆王车驾走不停”之句,乾隆又认为是胡讽刺他多次南巡,等等,据此推理,胡的整部诗抄就成为有系统的反清的书。

胡中藻案又引发鄂昌案。鄂昌,满族人,是已故大臣鄂尔泰的侄子,历任广西及甘肃巡抚。因胡曾任广西学政,二人诗文唱和,这在当时是常有的事,乾隆因鄂昌没有及时举报胡中藻而大怒,搜查鄂家,发现鄂的诗《塞上吟》中,称蒙古人为“胡儿”。乾隆批示:满蒙本属一体,称蒙古人为胡儿,“此与自加诋毁何异?非忘本而何?”定案是:胡中藻斩首,鄂昌赐自尽,鄂尔泰的神位也被抬出贤良祠。乾隆又传谕八旗,应保持满族人骑射尚武传统,不得沾染汉人诗词习俗,玩物丧志,云云。
3、王锡候《字贯》案。王锡候,江西新昌(今宜丰)人,中举后九次会试都落榜,从此他心灰意冷,专心著述,他深感《康熙字典》查检、识证都不容易,于是用数年的功夫,编了一部《字贯》,于乾隆四十年刊成后,被仇家王泷南告发,说他删改《康熙字典》,贬毁圣祖。乾隆一看,该书的《提要·凡例》中有一则教人怎样避讳,即凡有康熙帝名玄烨、雍正帝名胤禛、乾隆帝名弘历等字样时应如何改写以避讳。王锡候所教的方法是完全按官方规定,都用了缺笔处理,以示敬避。可是乾隆还认为该书没有按更严格的避讳方法(如“弘”二字应写成“上一字从弓、从厶,下一字从从日”等),于是勃然大怒,认为此实“大逆不道”,“罪不容诛”。王被斩立决,家属按例受株连。江西巡抚满人海成,当初在接到王泷南控告后,立即上报,拟革除王锡候的功名。乾隆认为海成判的太轻,“有眼无珠”,被革职治罪。这个满洲大吏,以前因查缴出禁书8000多册,曾受到乾隆嘉奖,如今一着不慎,便沦为阶下囚。从此以后各省督抚大员及各级官员,遇到这类案件就更加刻意苛求,吹毛求疵,在拟具处理意见时,就宁严勿宽,宁枉勿纵,以免被皇帝加罪。


徐述夔的《一柱楼诗集》案

徐为江苏东台县举人,生于康熙中叶,约卒于乾隆二十八年。生前曾著有《一柱楼诗集》,死后十多年,即乾隆四十三年却被仇家蔡嘉树告发,子孙因而获罪。该诗集中有“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与“胡儿”谐音)搁半边”;“清风不识字,何须乱翻书?”等句都被乾隆认为是“叛逆之词”,说“壶儿”是讽刺满人;“清风”一句是指满人没文化。诗集中还有两句,“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明朝”二字本是指明天早晨,意思非常清楚,而乾隆偏说是指“明代”,因此这两句便被说成是怀念明朝。最后判决:徐及其子已死,开棺戮尸,枭首示众;徐的两个孙子虽携书自首,但仍以收藏“逆诗”罪论斩。最冤枉的是其族人徐首发和徐成濯兄弟,因二人名字合成是“首发成濯”四个字,乾隆根据《孟子》“牛山之木,若彼濯濯,草木凋零也”,遂认为此二人的名字是诋毁本朝剃发之制,以大逆不道之罪处死。

此前,江苏省布政使陶易曾接到蔡嘉树的告发,陶认为蔡是挟嫌倾陷,令其幕友陆琰批文将此案交扬州府查办。案发后,乾隆对如此处理震怒异常,陶被押解出京,被判斩监候,不久瘐死狱中。陆琰完全是办理上级交的公文,但也被判斩监候,秋后处决。曾为徐的诗文作序的、被认为办案不力的俱被杖一百,或革职或流放。


其余一些案件

乾隆二十一年,江苏大灾,庄稼歉收,米价暴涨,灾民无以为生,而贪官污吏只顾自己享乐,置灾民于不顾。常熟人朱思藻十分气愤,乃将《四书》凑集成文,题为《吊时语》,抨击贪官。乾隆认为这是“侮圣非法,实乃莠民”,朱被杀,凡看过《吊时语》而未告发的也被严惩。
雍正在位13年,制造了查嗣庭等十多起文字冤狱。乾隆可能是为了记取历史教训,在他即位初年,颇表现了某些开明。大学士鄂尔泰曾奏请回避御讳。乾隆说:“避讳虽历代相沿,而实文字末节,无关大义也。”他宣布:“嗣后凡遇朕御名之处,不必讳。”如遇“弘”二字,“上一字着少写一点,下一字将中间禾字,书为木字,即有避讳之意矣”。
乾隆还曾说,“(朕)自幼读书宫中,从未与闻外事,耳目未及之处甚多”,要求群臣“各抒己见,深筹国计民生要务,详酌人心风俗之攸宜,毋欺毋隐”,“即朕之谕旨,倘有错误之处,亦当据实直陈,不可随声附和。如此则君臣之间,开诚布公,尽去瞻顾之陋习,而庶政之不能就绪者鲜矣”。作为一个封建皇帝,能认识到这一点,并能向群臣公布,真是不容易的。

乾隆元年,监察御史曹一士曾上《请宽妖言禁诬告疏》,指出康熙、雍正时期文字狱的弊病:“比年以来,小人不识两朝所以诛殛大憝之故,往往挟睚眦之怨,借影响之词,攻讦诗文,指摘字句,有司见事生风,多方穷鞫,或致波累师生,株连亲故,破家亡命,甚可悯也。臣愚以为,井田封建,不过迂儒之常谈,不可以为生今反古;述怀咏史,不过时人之习态,不可以为援古刺今;即有序跋偶违纪年,亦或草茅一时失检,非必果怀悖逆,敢于明布篇章,若以此类悉皆比附妖言,罪当不赦,将使天下告讦不休,士子以文为戒!殊非国家义以正法,仁以包蒙之意也。”

曹御史冒犯陈言,对清王朝康、雍两代的文字狱造成的祸害条分缕析,切中时弊。也可能受曹御史此奏疏影响,在此后的十多年间,文字狱较少见,但在乾隆十五年以后,即孙嘉淦伪奏稿以后,他就背弃了自己的诺言,不只不许臣民“据实直陈”他的“错误之处”,而且对臣民的诗文吹毛求疵,断章取义,随意附加“影射讥讽”等罪名,杀人无数。乾隆言行矛盾,于此可见。

一般认为,乾隆四十七年以后,文网稍宽,对下面官员或因邀功或因畏罚而送上来的文字狱案,乾隆有时批示:“朕凡事不为己甚,岂于文字反过于推求?”“毋庸深究”等。也有人侥幸逃过此难的。但纵观清史,康熙、雍正、乾隆相比,在制造文字狱上,应说以乾隆为最甚。乾隆更一再下令各省督抚大员和各级官吏,搜查禁书。对于有积极表现的,就奖励升官;对于不积极的,就予以申斥治罪。因此各级官员都战战兢兢,到处搜查禁书,翻箱倒柜,弄得各州县乡里骚然。官员们在处理案犯时也就无限上纲,宁枉勿纵,而何谓“悖逆”,何谓“禁书”,又没有个标准,所以奸人就可以乱加解释,挟嫌诬告,或因敲诈不遂而告发。

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势必产生一批文化鹰犬,如浙江巡抚觉罗永德在乾隆三十三年向皇帝密报:“为查获行踪妄僻,诗句牢骚可疑之犯……臣谆饬各属,不论穷乡僻壤,庵堂歇店细加盘诘。”官府尚且如此,一些无耻文人更为虎作伥,用各种卑鄙手段获取告密材料,以为自己升官发财进身之阶。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文字狱频兴,学者渐惴惴不自保,凡学术之触时讳者,不敢相讲习。”鲁迅也说:“为了文字狱,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

在这种文化专制恐怖主义之下,曹雪芹写《红楼梦》时不得不声明,此书大旨言情,不敢干涉朝廷,都是些“贾雨(假语)村言,甄士(真事)隐去”,其良苦的用心都是为了躲过残酷的森严文网。当时的士人绝大多数也终日战战兢兢,提心吊胆过日子,更不敢言创新和改革,只能谨守“祖宗之法”,终日揣摩上意,歌功颂德,唯唯诺诺。

军事

(图)乾隆乾隆
乾隆利用清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两次平定西北的准噶尔部,一次平定新疆回部,两次征服西南的大小金川,一次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次出征缅甸,一次出征越南和两次出征尼泊尔的廓尔喀。其中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西北方面的军事行动,密切了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


西北战事

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被康熙击败后,他的侄子策布阿拉布坦在西北仍拥有很大的势力,控制了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煽动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清廷为敌。策布阿拉布坦死后,其子噶尔丹策零继续统领其众。乾隆时代,遇上蒙古准噶尔部内乱的大好时机,公元1755年,乾隆亲率大军,前往西北镇压一贯时服时叛的准噶尔部叛乱。由于乾隆准确判明形势,分兵而进,准噶尔军纷纷投降。清军兵不血刃进入伊犁,随后在南疆维吾尔族人民支持下,将逃往南疆叛乱首领达瓦齐抓获。乾隆将其押往京城,却在痛斥其叛乱行经后,不但赦免其罪行,还封其为亲王,并留他在京城居住。此举得到西北各少数民族拥戴。

但噶尔丹策领外甥阿睦尔撒纳降而复叛,清廷在1757年第二次出兵,终于完全清除了准噶尔部的反叛势力。这场战争,从噶尔丹时代算起,已持续了近70年。

准噶尔部平定之后,维吾尔族的首领大和卓木、小和卓木回到新疆,策动维族各部反清。乾隆被迫第三次对西北用兵,这场战争延续了三年,终于迫使大、小和卓木逃亡国外。

随后,乾隆设置伊犁将军,并在喀什等地设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职位,同时大幅减轻了维族地区的赋税负担。西北19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终于巩固在中央政权之下。


西南战事

公元1747年和公元1766年,乾隆先后对大小金川用兵(大金川、小金川),都取得胜利;但是也打得十分艰辛,两次反叛总共持续了近30年,贯穿了乾隆统治期的中段。乾隆两杀主帅,耗银七千万,才压服了这里的藏民。
乾隆反对对西藏用兵,坚持以达赖喇嘛管理西藏地区,并派遣军队以维持主权。此后清军曾远征缅甸和尼泊尔,迫使其承认自己的宗主国地位。

公元1791年,廓尔喀(今尼泊尔)进犯西藏,到处烧杀抢掠,使西藏僧俗人民遭受了极大灾难。乾隆立即派福康安和海兰察率军迎击,并很快将廓尔喀逐出西藏。事后,乾隆反思西藏行政体系弊端,逐命福康安与达赖,班禅共同制定西藏善后章程,这就是著名的《钦定西藏章程》。

乾隆对西藏的治理是康乾盛世一项主要的内容,它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进步谱写了动人的乐章.从乾隆治理西藏的做法和特点入手,可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借鉴。


对越战争

1787年,越南爆发西山三兄弟起义,末代黎朝国王出逃,寻求帮助以恢复他在升龙府(今河内)的统治。乾隆应允了他的要求并派出大批军队帮助他平定起义。1788年,清朝军队攻克了升龙府,但几个月后的春季,便遭到了阮惠及其所部发动的强烈攻势而再次沦陷。此后的90年中,对于越南事务和黎王及其家族,清政府只是作出了外交上的保护。

乾隆的军事扩张给清朝增添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也带来了许多少数民族——回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族、鄂温克族和蒙古族。军事扩张也占用了帝国庞大的国库开支,这也成为清末国力衰弱,面对西方列强时清政府束手无策的一个间接的原因。

对苗疆事务处理
雍正年间,在鄂尔泰主持下,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广等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这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原是极具意义,然则后果难测。“改土归流”后,原有土司的势力仍是存在,而地方官征粮不善,雍正十三年便发生了大规模苗乱。

为平息这次苗乱,雍正下旨成立了办理苗疆事务处,并调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六省兵进行围剿,然而,因文武将官不睦,指挥欠佳,日久无功,苗患日炽,鄂尔泰因此引咎辞职,削去伯爵。雍正本人对“以安民之心,而成害民之举”的结局,亦有些犹豫不定,“大兵云集,却旷日无功”的局面甚至是他准备接受张照所提出的“弃置”的想法,直到他驾崩,问题未得解决。

弘历登基伊始,便表明决不"弃置"的态度,把扭转苗疆形势当做最紧迫的大事,立即着手部署。他于雍正去世的第二天曾言:“目前要紧之事,无有过于西北两路及苗疆用兵者!”表明他对苗疆用兵的特别关注。弘历原就会同亲王、大臣在苗疆事务处办理,其中情形原委尤为熟悉,很快就上手,且决心平定叛乱,告诫前线将帅速速平叛,若不然,“则伊等之身家不足惜,而贻误国家军务之罪甚大,朕必按法究治,断不姑贷”。

八月二十八日,弘历降旨招回抚定苗疆大臣张照,命湖广总督张广泗前往贵州料理苗事。

十月初二,又授张广泗为经略,诏“自扬威将军哈元生、副将军董芳以下,俱听张广泗节制调遣”,使清军前线指挥权完全由张广泗统一掌握。

十一月,张广泗抵贵州战场,经一番调整后,向弘历奏报清军用兵数月未能进展的原因,弘历接到张广泗的奏折后,立即将张照、董芳、元展成撤职查办,哈元生罢扬威将军,以提督听命张广泗调遣,命张广泗兼任贵州巡抚,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十二月,张广泗率大军至凯里,命副将长寿出空稗,总兵王无党出台营,自率大兵出清江之鸡摆尾,三路大军每路各五千余人,同时并发。清军连破上九股、卦丁等苗寨,烧毁叛苗巢穴。

乾隆元年正月,余苗退入牛皮大箐。

弘历继位后,仅用一年的时间便彻底平定遍及贵州全省的苗乱。

乾隆深知苗疆叛乱是有一点官逼民反的意味,攻苗疆容易,守苗疆难,要想苗疆安定,必须先收买苗族人心。他收复苗疆后采取了几项措施以抚慰苗人之心:第一,免除苗赋;第二,尊重苗俗。第三,实行屯田;第四,慎选苗疆守令,责令今后委任的官吏,必须公正无私,以减少苗民的抵触情绪。乾隆这些因地制宜的措施,使得贵州苗疆基本上安定下来。

外交关系


欢迎土尔扈特部的回归

乾隆非常重视和欢迎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伊犁。有的大臣却认为:“自弃王化,按之国法,皆千严谴,事属可伤,实则孽由自作”(《癸巳存稿》卷六、《书西域闻见录后》)。不主张抚慰。有的大臣说:“以抢伊犁之故,其部众悼于远徙。”认为渥巴锡想趁准噶尔新亡,利用真空来抢伊犁,所以东归。作为清政府也有这样一种考虑,担心返归土尔扈特部众重返故地后,会扰犯边地,破坏边疆刚刚获得的安宁。

1771年5月10日(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乾隆在得悉土尔扈特部来归消息的两天后,增派正在返京途中参赞大臣舒赫德,命其“在何处接旨就此立即返回伊犁,协助伊勒图(时为伊犁将军)办事,此去伊犁,不必声张,务必谨慎,伊到彼处,真有其事,可细心从事(《满文土尔扈特档案》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二十二日折,第四十二件)”。

乾隆得知渥巴锡率土尔扈特十六万余人从伏尔加河出发,而到达伊犁仅剩七万余,不足其半,并且牲畜衣物尽失,“冻馁尪瘠之形,时悬于目而恻于心”。他感到对土尔扈特部万里来归,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给予欢迎,而且还应当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生活困难。他说:“夫以远人向化,携孥挈属而来,其意甚诚,而其阽危求息,状亦甚惫。即抚而纳之,苟弗为之赡其生,犹弗纳也。赡之而弗为之计长久,犹弗赡也。”乾隆说自己为此寝食不安,昼思夜想,了解困难详情,商讨赈济之方,“无暇无辍”,终于想出比较周密的解决办法。在乾隆的亲自布置下,清政府从陕西藩库贮银中调用二百万两运往甘肃购买物资。具体来讲,从游牧于伊犁、塔尔巴哈台、察哈尔的厄鲁特牧民中购买马牛羊九万五千五百多只,又从清政府直辖的达哩刚爱、商都达布逊牧群拨出牛羊十四万,要求张家口都统常青负责将牲畜送往伊犁。又调官茶两万余封,屯田仓米四万一千石,从甘肃边内外及南疆各城购羊裘五万一千件,布六万一千匹,棉花五万九千余斤,毡庐四百余具,命陕甘总督吴达善和陕西巡抚文绶具体负责购买和运送这些物资,伊犁将军伊勒图负责物资发放事宜。乾隆要求伊勒图务必做到“口给以食,人授之衣,分地安居,使就米谷,而资耕牧”,保证归来的广大牧民建立起新的家园。以上赈济,共用白银二十万两。
并连续8年免除赋税。直到1871年,国家百年未征土尔扈特部兵丁。

为土尔扈特部落回归祖国,清政府和俄国政府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早在1771年4月(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俄国政府致函清政府,如土尔扈特叛逃到大清,要求送还。乾隆作了认真考虑后指出,土尔扈特部为清朝臣子和人民,清朝理应安置,我们也绝不会送还给你们。

清政府在这次外交斗争中,义正辞严,不怕威胁,致使俄国的无理要求彻底失败。


马戛尔尼入觐

乾隆面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强硬的态度,断然拒绝殖民者的无理要求。对于诚意谴使来华的国家,乾隆则采取友好态度,但仍然一律拒绝通商。

整个十八世纪中叶,乾隆面临着日益强大的西方列国和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的压力,但依然盲目沉浸在自己“中央之国”的地位中。在这种情况下,中英两国一次较大的文化冲突来临。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9月,由前驻俄公使、孟加拉总督马戛尔尼率领的由科学家、作家、医官及卫队等90人组成的使团,携带天文仪器、车船模型、纺织用品和图画等600箱礼品 ,乘船自朴次茅斯启程 。使团带有英王庆贺乾隆帝83岁寿辰的信函和国书。

乾隆帝对英使首次来华极为重视。1793年8月,马戛尔尼一行抵达大沽,旋由接待大员陪同经北京前往热河(今河北承德)行宫。关于觐见礼节 ,马戛尔尼拒绝行跪拜礼。军机大臣和珅在热河约见使团,马戛尔尼称病不见,只派副使斯当东前往要求举行谈判。乾隆帝称该使“妄自骄矜”,对其来华别有所图,更具戒心,但仍表示可“顺其国俗”,行免冠屈一膝深鞠躬礼。

9月14日,马戛尔尼在承德避暑山庄万树园觐见乾隆帝,正式递交国书并参加万寿节活动。马戛尔尼多次想与和讨论两国贸易和建交问题,均无结果。10月3日,英使提出书面要求6点:

马戛尔尼归国后将自己满清一行写成游记,内对乾隆治下人民生活穷困,思想愚昧多有记载,其得出结论:“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负有关,它很想凌驾各国,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一个专制帝国,几百年都没有什么进步,一个国家不进则退,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状态。”

十全老人

乾隆本身具有优秀的文学功底,但除了炫耀他的“绝世文才”外,还挖空心思渲染他的“盖世武功”。乾隆曾得意的自封为“十全老人”,有如下功绩:
1747年:平大小金川;
1755年:平准部;
1757年:再平准部;
1759年:平回部;
1769年:平缅甸;
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
1788年:平台湾;
1789年:平越南;
1791年:平尼泊尔;
1792年:再平尼泊尔。
乾隆最大的功绩是征服准噶尔汗国,开辟新疆省。在十全武功中分为三个——平准部、再平准部、平回部。一百九十万平方公里辽阔疆土的开辟,仅此就足以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而其对待准噶尔部的种族灭绝政策也一直为后世所诟病。

重要事迹

(图)乾隆乾隆战衣

文字狱

清朝文字狱的兴起旨在震慑反清势力,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其特征是:罪状由权力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起,证据也由权力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成。一个单字或一个句子一旦被认为诽谤元首或讽刺政府,即构成刑责。清王朝的历史中,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字狱”还只是个别现象,到五任帝雍正在位时则成为一种暴虐的“制度”。在文字狱浪潮中表现得最为癫狂的人物则是乾隆皇帝


六下江南

乾隆仿效祖父康熙,六下江南考察民情。康熙皇帝的六次南巡旨在查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的社会和民生疾苦,每次都很俭朴。而乾隆南巡,虽然不能完全否定其对巩固政治的作用,但他更偏重游山玩水,奢侈豪华,所花费用超过了康熙10倍,不仅加重了百姓负担,还造成了奢靡的社会风气。
乾隆皇帝和七世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君杨广有一个同样的爱好:那就是喜好去繁华似锦的江南游玩。


平反袁崇焕

乾隆49年(1772年)乾隆帝下诏为袁崇焕平反。《清高宗实录》载:“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案情始末终于真相大白。这些书都被乾隆帝统统烧掉或者改掉了,只保留他亲自修订的《明史》。

身世之谜


乾隆帝生母疑案

——有四种说法

清末民初,反清排满的风气很盛,出现了很多有关清帝的野史传说。乾隆帝生母疑案,更是被炒得街谈巷议,沸沸扬扬。我归纳一下,主要有四说:

第一,南方傻姐说。民国时期曾任国务总理的熊希龄,从“老宫役”口中,听到乾隆帝生母的故事,并对胡适讲道:“乾隆帝之生母为南方人,浑名‘傻大姐’,随其家人到热河营生。”这种传说因《胡适之日记》而流传甚广。

第二,承德贫女说。晚清湖南王闿运曾经做过曾国藩的幕僚,还做过大学士肃顺的西席(家庭教师),交游甚广,熟谙掌故,又是晚清著名诗人。王闿运在《湘绮楼集·今列女传》中说乾隆之母“家贫无奴婢”,13岁时与姐妹们一起被选秀进入宫中。

第三,海宁陈家说。这个故事来自清末天嘏所著《清代外史》,书中《弘历非满洲种》写道,在康熙年间,海宁陈家和雍亲王胤禛两家同时生孩子,且生日时辰都相同,雍亲王命陈家将孩子抱进王府自己要看看,结果抱进去的是男孩,抱出来的却是女孩!陈家怕引来灭门之祸,不敢声张。

第四,汉女李氏说。曾做过热河都统幕僚的近代作家、学者冒鹤亭说:乾隆帝生母是热河汉人宫女李佳氏。上海沦陷时作家周黎庵写了《清乾隆帝的出生》(载《古今文史》半月刊1944年5月1日)一文,援引冒鹤亭的说法,披露雍正有一年随父皇康熙帝到承德打猎,射得一鹿,因饮鹿血而躁急不能自持,身边无从妃,“适行宫有汉宫女,奇丑,遂召而幸之”,不料这露水姻缘却种下了龙种。第二年李氏女子临产,康熙帝急召雍正来承德诘问,雍正承认不讳,乾隆帝生后乃成为皇裔。


乾隆帝亲生母亲

首先应当查官书《玉牒》和《实录》的记载。

其一,《玉牒》记载。《玉牒》就是清朝皇家的家谱。现在可以查到,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玉牒》和生卒记录底稿上,都清楚地写着:“世宗宪皇帝(雍正)第四子高宗纯皇帝(乾隆),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凌柱之女,诞生于雍和宫。”就是说,乾隆皇帝的生母是钮祜禄氏,外祖父是凌柱。

其二,《清世宗宪皇帝实录》记载:“奉皇太后圣母懿旨:侧妃年氏,封为贵妃;侧妃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钮祜鲁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懋嫔;格格耿氏,封为裕嫔。”就是说,雍正帝继承皇位以后,乾隆帝的生母钮祜鲁氏(即钮祜禄氏),从品级较低的格格被封为熹妃。

其三,《清史稿·后妃传》记载“孝圣宪皇后,钮祜鲁氏,四品典仪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十三),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进封熹贵妃。”

上面讲了三条官方历史记载,但是档案、文献的记载,与官方文献记载有差异,这就出现乾隆帝生母的历史疑案。

根据这些官方记载和档案资料,乾隆帝的生母出现了三种记载:第一,钮祜禄氏,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之女。第二,熹妃钱氏。第三,齐妃李氏。

养生之术

乾隆皇帝是中国封建帝王中享年最高的一位———活到88岁。他的长寿与丹药无关,他靠的是自己的养生之术。这个养生术也就是他后来告诉其大臣的“十六字诀”,即: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所谓“吐纳肺腑”是指早上不睡懒觉,黎明即起,到户外作呼吸运动。“活动筋骨”是指多参加体育锻炼,并要四肢勤快,坚持不久坐,久立、久卧、久视。“适时进补”则强调进补时应随季节变化,年龄大小和健康状况而异;同时要药补和食补结合。尤其要注意食补的良好作用。

在十六字诀中,“十常四勿”是乾隆帝日常坚持的保健动作或行为,其大部分对今人保健仍有很大意义。所谓十常四勿是: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发常梳,足常摩,腹常旋,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负面评价

(图)和珅和珅

虚荣浮华

纵观乾隆的“十大武功”,绝大多数都是自我宣传的结果:大金川(四川靖化)和小金川(四川懋功)是西藏民族部落间的纷争,清政府加以干涉;台湾是汉人林爽文的抗暴革命;这三大武功都是血腥的对内镇压,不能称之为“武功”。平缅甸、平越南和平尼泊尔都是丑剧和败仗,更称不上“武功”。其实乾隆的武功只有一个——征服准噶尔汗国,开辟新疆省,可乾隆却把这一个分为三个——平准部、再平准部、平回部。一百九十万方公里辽阔疆土的开辟,仅此就足以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可乾隆非要凑足十项不可

乾隆皇帝的虚荣心还体现在帝国的“外交”上。乾隆的外交理念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进贡”。凡是肯向中国“进贡”的国家都是小国和穷国。中国和这些国家“建交”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益处”,他们向中国进贡的目的很少是出于“友好”的动机,而是贪图中国的“赏赐”。乾隆皇帝为了鼓励中国以外的国家向他“进贡”,对前来“进贡”的“藩属国”的“赏赐”十分丰


恶直好谀,重用大贪官和珅

对部下的阿谀奉承有狂热的爱好,这一嗜好直接导致了中国历史上前于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贪官和珅的出场。
和珅是一位侍卫出身的满洲花花公子,因为特殊的机缘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在他统治的后期把帝国的行政大权交给他,擢升他为宰相(大学士·军机大臣)兼首都治安总司令(九门提督)。和珅有着绝顶的小聪明,熟谙做官技巧,用肉麻的谄媚和恭谨的外貌,把自以为英明盖世的乾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上。和珅的全部行政才能是贪污和弄权,对乾隆重用他的回报是在全国建立一个史无前例的贪污系统,把清帝国的墙基掏空。全国官员发现,如果不向上级行使巨额贿赂,就要被无情地淘汰出局,甚至被投入监狱,他们不得不适应这一形式。乾隆死后,和珅也跟着倒台,查抄他的家产折合白银九亿两,相当于全国十二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如果包括他挥霍掉的和亲人贪污的款项,总数应该不下二十年的财政收入,和珅当权刚好二十年。

乾隆帝年表大事记

康熙五十年(1711) 一岁

青年乾隆青年乾隆

八月十三日(9月25日),生于雍亲王府邸(今雍和宫),宗人府循例起名“弘历”。父,胤禛,即雍亲王;母,钮祜禄氏,时为格格。
十一月二十七日,异母弟弘昼生。
康熙五十五年(1716) 六岁
在雍亲王府,自此就傅受学,实为启蒙教育。
康熙五十八年(1719) 九岁
开始入学读书,塾师为翰林院庶吉士福敏。又学射于贝勒允禧,学火器于庄亲王允禄
康熙六十一年(1722) 十二岁
正月,祖父康熙帝举行千叟宴,奉命与诸皇孙向老臣执爵献酒。
三月,康熙帝两次临幸圆明园,受召见,携至宫中养育。
四月至九月,随康熙帝至热河避暑山庄。在那里读书、参加木兰秋狝,并入围场。
十一月,康熙帝逝世,父胤禛即位,是为雍正皇帝,由皇孙变为皇子。
雍正元年(1723) 十三岁
正月,受教于徐元梦张廷玉朱轼嵇曾筠等老师,同学的有兄弘时,弟弘昼。
八月十七日,父雍正帝秘密建储,书“弘历”之名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从此成为密立的储君。
雍正二年(1724) 十四岁
开始写作,一边读书,一边将心得写成诗文。
雍正三年(1725) 十五岁
雍正帝命逮川陕总督年羹尧下狱,定九十二条大罪。
雍正四年(1726) 十六岁
正月,削除允禩、允禟宗籍,分别改其名为阿其那、塞思黑,旋皆死于囚所。
雍正五年(1727) 十七岁
七月,赐成大婚,与出身满洲名门的富察氏结为夫妻。
是年,弘时因放纵不谨,削宗籍。
雍正六年(1728) 十八岁

弘历古装行乐图页弘历古装行乐图页

五月,长子永璜生,母为庶妃富察氏(即哲悯皇贵妃)。
雍正七年(1729) 十九岁
六月,朝廷为征准噶尔,设军机房,后演变为军机处,参予机务。
雍正八年(1730) 二十岁
六月,雍正帝病,庄亲王、果亲王、和亲王及大学士、内大臣等被召入见,面谕遗诏大意。是月,次子永琏生。
是年,又加派鄂尔泰蒋廷锡顾成天等名臣侍皇子读书。
是年夏,将所著论赋诗词等编成十四卷之《乐善堂集》。
雍正九年(1731) 二十一岁
二月,河南祥符、封丘等处平民沿途乞食,逼勒富民借贷,地方官无能为力,雍正帝为之骇异。
四月,清靖边大将军傅尔丹至科布多前线西征,与准噶尔大战于和通淖尔,惨遭失败。
雍正十年(1732) 二十二岁
清额驸策凌于额尔德尼昭战胜准噶尔等,以功被封亲王,驻守科布多。
雍正十一年(1733) 二十三岁
二月,受封为和硕宝亲王。弟弘昼被封为和硕和亲王。
从本年起,经常奉命祭陵、祭孔、祭关圣帝君、享太庙、祭地、祭太岁、祭大社大稷等。
冬,噶尔丹策零因战败,人力物力损失惨重,向清求和。
雍正十二年(1734) 二十四岁
参与讨论准噶尔议和,咨决大计。
雍正十三年(1735) 二十五岁
二月,与弘昼、鄂尔泰等共同办理苗疆事务。
五月,三子永璋生,母纯惠皇贵妃
八月二十二日,五十八岁的雍正皇帝去世,揭开十三年的秘密,嗣位,以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四人为辅政大臣,不久改为总理事务王大臣。
九月初三日,即皇帝位于太和殿,颁登极诏书,大赦天下,以明年为乾隆元年。
九月二十七日,移居养心殿。免民欠丁赋及额赋。
十月,宣布宽严相济的为治之道。令各省呈报虚垦地亩,始行裁除各省杂税;赏阿其那、塞思黑子孙红带,收入玉牒。
十一月,左都御史孙嘉淦上疏除“三习”、杜“三弊”。
十二月,严禁各省工程摊派;赈济安徽、湖北等地水灾。以“大逆不道”罪处死曾静、张熙。上皇太后钮祜禄氏徽号为崇庆皇太后。
乾隆元年(1736) 二十六岁
二月,定世宗山陵名曰泰陵。达赖喇嘛遣使朝贡。
三月,释汪景琪、查嗣庭亲族回籍。免广东归善等四县加增渔税及通省逋赋。
四月,赐金德瑛等三百三十四名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七月,宣谕密书建储谕旨,以皇二子永琏为太子。
九月,大学士朱轼卒,亲临赐奠。御试博学鸿词一百七十六人于保和殿,取中十五人,各授官职。
十月,送世宗梓宫于泰陵。
乾隆二年(1737) 二十七岁
四月,疏浚清口并江南运河。
七月,命顾琮勘察永定河冲决各工。
八月,命鄂尔泰详勘直隶河道水利。
十一月,恢复军机处,以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尚书讷亲海望,侍郎纳延泰、班弟为军机大臣。
十二月,册立嫡妃富察氏为皇后。
乾隆三年(1738) 二十八岁
二月,始举经筵,自是每季仲月举行一次。
四月,停督抚贡献。
五月,张广泗讨平贵州苗乱。
七月,免福建、浙江等地额赋及漕欠。
九月,赈台湾旱灾。
十月,皇储永琏病殁,谥端慧皇太子。添设八旗养育兵一万余名。赈陕西、山东、直隶、江苏、安徽、江西、河南等地灾区,并免其额赋、漕欠等。
十二月,准噶尔部酋长噶尔丹策零之使哈柳等,随侍郎阿克敦至北京,召见哈柳等。
乾隆四年(1739) 二十九岁
正月,皇四子永珹生,母金氏。
二月,噶尔丹策零请以阿尔泰山为界,为议和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月,赈甘肃、江苏、直隶、沧州、湖南、湖北等地灾荒,并免其额赋及盐课。
四月,西藏巴勒布部库库木、颜布、叶楞三汗入贡。
七月,额驸策凌奏率兵驻鄂尔海西拉乌苏,并分兵驻鄂尔坤河、齐齐尔里克、额尔德尼昭、塔密尔及乌里雅苏台,防范准噶尔叛乱。
八月,以张湄奏诸大臣堵塞言路召满汉大臣,意广开言路。张广泗经理苗疆有功,授三等轻车都尉。江苏金坛县贡生蒋振生向乾隆帝进献手抄十三经,赐其国子监学正衔。
十月,庄亲王允禄、理亲王弘皙结党营私案发,革允禄议政大臣、理藩院尚书职,弘皙削爵圈禁,贝勒弘昌等革降、停俸有差。
十二月,晋西藏贝勒颇罗鼐为郡王。
乾隆五年(1740) 三十岁
二月,与准噶尔部议和成功。
四月,御史禇泰以受贿罪论斩。礼部尚书任兰枝、太常寺卿陶正靖等坐朋党罪,下部严议,不久被革职。
六月,福州将军隆升因受贿罪剥夺职务。
七月,禁售旗地,令全国开垦闲旷地土。
十二月,张广泗率军彻底平定广西、湖南苗叛。
乾隆六年(1741) 三十一岁
正月,命参赞大臣阿岱驻乌里雅苏台。下诏征求遗书。
二月,皇五子永琪生,母为珂里叶特氏。
三月,命侍郎杨嗣璟审理山西学政喀尔钦贿卖生员一案。
四月,议政大臣、步军统领鄂善因受贿处死。
六月,命王安国调查广东征粮积弊。
七月,首次举行秋狝典礼。奉皇太后至避暑山庄,免除所经过地区额赋之十分之三,减行围所经过州县额赋,岁以为常。
八月,木兰行围。此后大约隔年一次。
十一月,御史李源因陈奏甘肃饥灾不实革职。庆祝皇太后五十岁寿辰,举行盛典。
十二月,左都御史刘统勋请停张廷玉近属升转,减讷亲所管事务。
是年,全国人口达一亿四千三百一十万。

弘历鉴古图弘历鉴古图

乾隆七年(1742) 三十二岁
正月,挑蒙古兵约一万五千名援应北路军营,并于额尔德尼昭沿途置驼马备用。准噶尔入贡。
三月,以旱求言,并饬九卿大臣体国尽职。噶尔丹策零遣吹纳木喀进贡。
四月,准噶尔贡使吹纳木喀入见。谕八旗汉军可出旗为民,以广谋生之路。
五月,定移驻满兵屯垦拉林、阿勒楚喀事宜,设副都统,以巴灵阿为之。禁奏章称蒙古为“夷人”。
六月,谕地方官实心办理买卖粮食。
七月,命资送日本遭风难民归国。禁贩米出洋。
十月,对朝鲜金时宗等越境犯法宽大处理,以表“柔远之恩”。
十二月,左副都御史仲永檀鄂容安以泄漏机密,逮交内务府慎刑司。命庄亲王鞫治。命宽鄂尔泰党庇仲永檀罪。
乾隆八年(1743) 三十三岁
正月,免鄂容安发军台,仍在上书房行走,仲永檀死于狱中。
四月,命试行区田法。
七月,自热河首次诣盛京谒陵,沿路行围,免经过之直隶、奉天等地钱粮。谒永陵、福陵、昭陵。
十月,免盛京、兴京等十五处旗地本年额赋。作《盛京赋》,返京。
十二月,皇六子永瑢生,母为苏佳氏。
乾隆九年(1744) 三十四岁
正月,以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恭顺,赐使臣图尔都宴。
三月,讷亲奏报查阅江南、河南营伍废弛,为表示防止外省大吏所欺,必“惩一警百”。
九月,山东登州镇总兵马世龙以科派兵丁论绞。允准噶尔贡使哈柳等随带牛羊等物在肃州贸易。
乾隆十年(1745) 三十五岁
四月,发江南帑银五十六万两濬河道。大学士鄂尔泰逝世。
六月,首次普免全国钱粮。以讷亲为首席军机大臣。
七月,至多伦诺尔,免经过州县额赋十分之四。开始进剿四川瞻对地区的叛乱。
九月,收复上瞻对,进剿下瞻对。
十一月,噶尔丹策零死,子策旺多尔济那木札勒袭为准噶尔台吉。命西北两路筹备边防。
乾隆十一年(1746) 三十六岁
正月,命庆复声援李质粹进剿瞻对。
二月,赐宴策旺多尔济那木札勒之使臣哈柳。
四月,戒军机处漏泄军机。
五月,顾琮查明南河虚糜之款,令白钟山赔补。瞻对之役结束。
六月,命送还俄罗斯逃人于恰克图。
七月,高斌赴江苏察看黄、运工程。刘于义署直隶河道总督。清查云、贵、川、楚白莲教。宥被扑之天主教二千余人。皇八子永璇生。
九月,巡幸五台山,免五台县次年额赋十分之三。
十一月,河南学政汪士鍠考试徇私革职。
十二月,准噶尔部使玛木特入觐,召见。
乾隆十二年(1747) 三十七岁
正月,命玉保办理准噶尔使赴藏事务。赐准噶尔台吉策旺多尔济那木札勒敕书,允许所遣西藏念经人在哈集尔得卜特尔之地过冬及贸易。
二月,大、小金川骚动,申谕整饬守备。
三月,召庆复入阁办事,调张广泗为川陕总督。西藏郡王颇罗鼐逝世,次子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袭爵。命张广泗进剿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给讷亲钦差大臣关防,往山西同爱必达审议安邑、万泉二县民人反对欠粮一事。
四月,同意大学士等议清理乾隆元年以来江苏积欠钱粮。
五月,命刑部清理庶狱,减徒以下罪。以福建、山东、江南、广东、山西迭出民众抗拒地方官案,谕各地督抚谆切化导,使民有所敬畏。
六月,小金川土司泽旺率众降。清军进攻大金川。
七月,命高斌等疏濬江苏六塘等河道。张广泗进驻小金川美诺寨,定小金川。
九月,江苏崇明潮灾,淹死一万二千余口人,免明年额赋,并赈之。
十二月,皇七子永琮殇,年二岁。
乾隆十三年(1748) 三十八岁
正月,命讷亲赴浙江会同高斌审理常安贪污案。
二月,东巡,驻曲阜,诣阙里,谒孔林,祭少昊、周公,登泰山。福建瓯宁老官斋会起义,旋被镇压。
三月,减直隶、山东监候、缓决及军流以下罪。至德州登舟,皇后富察氏于舟中逝世。命讷亲经略四川军务。以岳钟琪为征四川提督。
六月,御试翰林、詹事等官,擢齐召南等三人为一等。谕禁廷臣请立皇太子,并责皇长子永璜、皇三子永璋于皇后之丧无“哀慕之诚”,不得继承大统。
七月,谕讷亲速奏进兵方略。皇九子生。
闰七月,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湖广总督塞楞额以皇后丧期剃发,被逮下狱,旋皆处死。
八月,谕抚恤四川打箭炉地震灾民。
九月,简亲王神保住以凌虐兄女,夺爵位。添设八旗健锐营。谕责讷亲、张广泗贻误军机,饬讷亲交经略印,以傅恒代之。
十月,调满洲兵五千名赴金川军营。命各省巡抚皆兼右副都御史衔。以用兵金川劳费,密谕傅恒息事宁人。
十二月,定内阁大学士满、汉各二员,协办大学士满、汉一员或二员,改所兼四殿二阁为三殿三阁。亲审张广泗,处斩。命于军前斩讷亲。
乾隆十四年(1749) 三十九岁
正月,以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土舍郎卡投降,命傅恒班师,特封忠勇公。
二月,以岳钟琪亲赴勒乌围,招莎罗奔来降,谕特嘉奖之。
三月,封岳钟琪为三等公,加兵部尚书衔。
四月,御太和殿,册封娴贵妃乌拉那拉氏为皇贵妃,摄六宫事。
七月,命傅恒、陈大受译西洋等国番书。
八月,行围巴颜沟,蒙古诸王设宴。
九月,瞻对土司班滚降,原大学士庆复以奏班滚自焚不实罪,赐死。
十月,赏傅清都统衔,同纪山驻藏,掌钦差大臣关防。
十一月,削致仕大学士张廷玉宣勤伯爵,仍准配享太庙。

乾隆雪景行乐图乾隆行乐图

乾隆十五年(1750) 四十岁
正月,谕全免直隶、山西、河南、浙江未完耗羡。免江苏、安徽、山东耗羡十分之六。
二月,西巡五台,免经过地方额赋三分之一。
三月,皇长子永璜逝世,追封定安亲王。准噶尔内乱,喇嘛达尔札弑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自立。
四月,命班弟驻西藏,纪山驻青海。
五月,谕九卿科道直陈得失。
六月,以喀尔喀亲王成衮札布为定边左副将军。
七月,命刘统勋赴广东查核折米收仓积弊。
八月,册立皇贵妃乌拉那拉氏为皇后。巡幸嵩、洛。
九月,免河南经过地方额赋十分之三。准噶尔台吉策旺多尔济那木札勒被部人所杀,立其兄喇嘛达尔札为首领。
十一月,西藏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准备发动叛乱,驻藏都统傅清、左都御史拉布敦诱诛之。其党卓呢罗卜藏札什叛乱,傅清、拉布敦遇害。命策楞、岳钟琪率兵入藏,调尹继善赴四川经理粮饷,叛乱旋被平定。
十二月,命舒赫德察勘浙江海塘。以宝德为驻乌里雅苏台参赞。
乾隆十六年(1751) 四十一岁
正月,首途南巡。免江苏、安徽、浙江等地逋赋、额赋。
二月,阅河工闸堰。
三月,谕浙江士庶崇实敦让,子弟力田。命班弟掌驻藏大臣关防。定西藏善后章程。
四月,赈江南各省州县水灾,免江南及河南州县多年逋赋及额赋。
五月,结束南巡返京。皇十子生。
七月,秋狝木兰。河南阳武十三堡黄河决口。
八月,以硕色举发伪撰孙嘉淦奏稿,假造硃批一案发,谕方观承等密缉之。命高斌赴河南办阳武河工。
十一月,河南阳武黄河决口合龙。为崇庆皇太后六旬万寿举行庆典,上徽号,率王公大臣行庆贺礼。命高斌、汪由敦堪视天津河工。
乾隆十七年(1752) 四十二岁
正月,以准噶尔部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内讧,增兵阿尔泰边隘。
二月,皇十一子永瑆生。母金氏。
三月,以浙东灾重,谕地方官加赈,毋令流移。
四月,皇十二子永璂生。母乌喇纳氏。
六月,御试满洲由部院改入翰林、詹事等官,擢汪挺玙等三人为一等,其余各有升降。
七月,秋狝木兰。免所过州县钱粮十分之三。
八月,顺天乡试内簾御史蔡时田、举人曹詠祖作弊,处斩。
九月,岳钟琪平定四川杂谷土司苍旺之乱。
十二月,谕福建巡抚陈宏谋不许究捕天主教民。
乾隆十八年(1753) 四十三岁
正月,鄂昌等革职,逮问。
二月,命兆惠赴藏办事。阅永定河工。
四月,命永常、努三往安西,给钦差大臣关防。
五月,减秋审、朝审缓决三次以上罪。准噶尔台吉喇嘛达尔札与达瓦齐互相仇杀被执,达瓦齐自立台吉。
六月,浙江上虞人丁文彬以衍圣公孔昭焕揭发其制造逆书,审实,磔之。
七月,停各省分巡道兼布政司参政、参议,按察使司副使、佥事等衔,及升用鸿胪寺少卿。
八月,秋狝木兰。南河侵亏案起,命策楞同刘统勋查办。拨江西、湖北米各十万石赈江南灾。高斌因河工案被革职。
九月,舒赫德协办江南河工。
十一月,江西生员刘震宇以所著《治平新策》中有“更易衣服制度”等语,处斩。
十二月,命归降杜尔伯特台吉车凌等移居呼伦贝尔。以准噶尔台吉达瓦齐未遣使来京,谕暂停贸易。
乾隆十九年(1754) 四十四岁
正月,准噶尔台吉车凌入觐。
二月,准噶尔乌梁海库本来降。
三月,四川提督岳钟琪逝世。准各地驻防汉军出旗为民。
闰四月,蒙古色布腾入觐,命大学士傅恒至张家口迎接,封贝勒。
五月,以准噶尔内乱,命两路进兵取伊犁。再谒盛京祖陵。封准噶尔台吉车凌为亲王,车凌乌巴什为郡王。
七月,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率部来降,封亲王。
八月,驻跸吉林。诣温德亨山,望祭长白山、松花江。赈齐齐哈尔三城水灾,阅辉发城。以车凌孟克及车凌乌巴什、讷默库为西路参赞大臣;以达勒党阿、兆惠为北路参赞大臣;西路以萨喇勒、阿兰泰、玉保为参赞大臣。
九月,谒永陵、昭陵、福陵。免奉天府本年丁赋。自山海关外及宁古塔等处,已结、未结死罪均减等,军流以下悉免之。停本年秋决。谒文庙,御大政殿。盛京宗室、觉罗、将军等进御膳。
十月,移京城满洲兵三千驻阿勒楚喀等处屯垦,增副都统、协领各一名。
十一月,至避暑山庄,召见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杜尔伯特台吉纳默库等,分别封为亲王、郡王以及贝勒、贝子等。

乾隆万法归一图乾隆万法归一图

乾隆二十年(1755) 四十五岁
正月,命定边左副将军阿睦尔撒纳、定边右副将军萨喇勒各率参赞大臣,分别由北路、西路进征准噶尔。
二月,命兆惠留乌里雅苏台协办军务。
三月,驻跸吴家庄,阅视永定河堤。胡中藻《坚磨生诗抄》案发,处斩,张泰开刊刻、鄂昌唱和并获罪逮问,赐鄂昌自尽。鄂尔泰撤出贤良祠。
四月,致仕太保大学士张廷玉逝世,命遵雍正遗诏配享太庙。
五月,清军定伊犁,封赏有功大臣。
六月,获达瓦齐,准噶尔叛乱平。罗卜藏丹津等被解至京师,行献俘礼,御午门受俘。
八月,木兰行围。封准噶尔台吉伯什阿噶什为亲王。
九月,阿睦尔撒纳入觐,途中叛乱,掠额尔齐斯台站,并进攻伊犁,颁谕招抚之。封噶勒藏多尔济为绰罗斯汗,车凌为杜尔伯特汗,沙克都尔曼济为和硕特汗,巴雅尔为辉特汗。
十月,达瓦齐等解至京,行献俘礼,御门楼受俘,释之。命进剿阿睦尔撒纳,将军班弟、尚书鄂容安败于乌兰库图肋,死之,副将军萨喇勒被执。
十一月,宥达瓦齐罪,封亲王,赐第京师。
十二月,免伊犁贡赋。赈索伦、达呼尔水灾、霜灾。皇十三子永璟生,母乌拉纳喇氏。
乾隆二十一年(1756) 四十六岁
正月,以额驸科尔沁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贻误军机,夺爵禁锢。喀尔喀亲王额琳沁多尔济纵容阿睦尔撒纳,处斩。
二月,起程东巡。以奏报获阿睦尔撒纳(实为误传)改谒泰陵,再巡山东,谒孔林。
三月,至曲阜,谒孔子庙。清军收复伊犁,阿睦尔撒纳逃往哈萨克。
四月,命西路、北路进征哈萨克。命大学士傅恒赴额林哈毕尔噶整饬军务。
五月,免甘肃甘州等三府本年民屯额赋,赈甘肃皋兰等二十厅州县上年霜雹灾。
七月,喀尔喀蒙古郡王青衮杂卜叛乱,命舒明、成衮扎布等扑剿之。
八月,秋狝木兰,行围。杜尔伯特台吉伯什阿噶什入觐,召见行殿。
九月,土尔扈特部台吉敦多布达什遣使臣吹扎布入贡,召见并赐宴。免甘肃乾隆元年至十五年积年欠赋。
十月,回部霍集占叛乱,遣阿敏道进兵讨伐。辉特台吉巴雅尔叛掠,命宁夏将军和起讨之。
十二月,青衮杂卜就擒,叛乱平定,赏成衮扎布黄带,封一子为世子。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四十七岁
正月,二次南巡,免江苏、安徽、浙江累年逋赋。
二月,兆惠全师至乌鲁木齐,封一等伯,世袭。免江南乾隆十年以前漕项积欠。免两淮灶户乾隆十七年至十九年未完折价银两。
三月,噶勒藏多尔济占领伊犁,命成衮扎布进兵讨之。
四月,以夏邑生员段昌绪藏匿吴三桂伪檄,命方观承赴河南查办。以前布政使彭家屏私藏明末野史,革职逮问,旋皆处死。命刘统勋督修徐州石工,梦麟督修六塘以下河工,嵇璜督修昭关滚坝支河。
五月,阿睦尔撒纳从哈萨克逃往俄罗斯,旋出痘死,准噶尔叛乱平定。
六月,英商洪任辉赴津以榷政之弊告状。
七月,巡幸木兰,行围。皇十四子永璐生,母魏氏。
九月,命刘统勋赴山东、江南办理河工。
乾隆二十三年(1758) 四十八岁
正月,命兆惠、雅尔哈善等进征回部,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乱,命永贵、定长以钦差大臣关防办理屯田事务。
三月,御试翰林、詹事等官,擢王鸣盛等三人为一等,其余各有升降。
四月,免直隶霸州等三十三州县厅乾隆十年至二十年逋赋。
七月,雅尔哈善击败霍集占于库车。木兰秋狝,并行围。
九月,提督马得胜以攻库车失机,处死。命驻防伊犁大臣兼理回部事务。乌什城降。
十月,兆惠军孤军陷叶尔羌,即所谓黑水营之围。
十一月,以富德为定边右副将军,阿里衮、爱隆阿、福禄、舒赫德为参赞大臣增援兆惠。
乾隆二十四年(1759) 四十九岁
正月,免甘肃通省明年额赋及积年各项积欠。
二月,富德、阿里衮等与霍集占大战呼尔璊,大败之,解黑水营之围。
四月,以阿桂为富德军营参赞大臣,以农田望雨,步行祈祷。
五月,诏诸臣修省,直言得失,素服至社稷坛祈雨,由景运门步行祭方泽。
六月,以久旱,步行至圜丘行大雩礼。命兆惠进兵喀什噶尔,富德进兵叶而羌,收复之。谕李侍尧传集外商,颁布禁约。
闰六月,布拉呢敦弃喀什噶尔逃遁。霍集占弃叶尔羌逃遁。
七月,清军攻克喀什噶尔、叶尔羌,大、小和卓木逃至巴达克山部被杀,回疆叛乱平定。以捕蝗成效不佳,夺陈宏谋总督衔。
八月,申禁英商船逗留宁波。
九月,论剿叛军功。命阿桂驻阿克苏办事,除回城霍集占等苛敛。
十月,颁给阿桂钦差大臣关防,禁止各地捕蝗派累百姓。
十一月,命各回城首领轮班入觐。

弘历行乐图弘历行乐图

乾隆二十五年(1760) 五十岁
正月,命乌鲁木齐屯田。以西师凯旋,免来岁甘肃额赋。
二月,至良乡欢迎兆惠凯旋。
三月,御太和殿,受凯旋朝贺。大兴西域屯田,如伊犁海努克、乌鲁木齐至罗克伦设屯田村庄。阿桂驻伊犁。奖励移民屯垦。
七月,以俄罗斯驻兵和宁岭等四路,声言分界,谕阿桂、车布登扎布以兵逐之。
八月,木兰秋狝。以阿桂总理伊犁事务,授为都统。
十月,皇十五子永琰(即后来的嘉庆帝)生。
十二月,西安将军松阿哩受属员馈赠,革职论绞。
乾隆二十六年(1761) 五十一岁
正月,浙江提督马龙图以挪用公项,解任问罪。西巡五台,免所过州县逋赋十分之三。
九月,明瑞代阿桂驻伊犁。山东曹县黄河及运河各漫口均合龙。
十月,贵州巡抚周人骥奏仁怀等处试织茧紬,得到嘉奖。
十一月,以皇太后七旬庆典,率王大臣行庆贺礼。
乾隆二十七年(1762) 五十二岁
正月,第三次南巡,免江苏、安徽、浙江逋赋。命清查俄罗斯疆界。
二月,渡河,过江,阅视清口东坝、惠济闸。
三月,至海宁阅海塘。与皇太后临视织造机房。命濬筑直隶各河堤,以工代赈。
四月,阅高家堰,谕济运坝至运口接建砖工。回程,太后由水路,自走陆路,由徐州阅河。祭孟子庙,谒先师庙及孔林。
八月,在伊犁建二城,赐名绥定、安远。
九月,在乌鲁木齐建城堡,赐城名宁边、辑怀,堡名宣仁、怀义、乐全、宝昌、惠徕、屡丰。
十月,命筑科布多城。奉天府府尹通福寿纵容属员高锦勒索商人,解职逮治。
十一月,设伊犁参赞大臣。谕方观承仿河南浚道路沟洫。皇十六子生,母魏氏。
是年全国人口二亿四十七万二千四百六十一名。
乾隆二十八年(1763) 五十三岁
正月,御紫光阁,赐爱乌罕、巴达克山、霍罕、哈萨克各部使臣宴。命方观承赴河南勘漳河工程,裁西宁办事大臣。改乌鲁木齐副将为总兵。
五月,命阿桂、裘曰修等往直隶霸州督办水利。果亲王弘瞻因干预朝政削王爵为贝勒,和亲王弘昼因仪节僭妄,罚俸三年。秋狝木兰。
八月,赐乌鲁木齐城名为迪化,特讷格尔城名为阜康。木兰行围。
乾隆二十九年(1764) 五十四岁
五月,谕粤海关官员贡不许进献珍珠等物。
七月,木兰秋狝。
九月,命刑部侍郎阿永阿等审理湖南新宁县民传帖罢市案。
十月,湖南巡抚乔光烈因新宁县罢市案,革职。
十一月,在塔尔巴哈台筑瑚图毕城,赐名景化。
乾隆三十年(1765) 五十五岁
正月,第四次南巡,免江苏、安徽、浙江历年因灾未完丁漕及所过州县额赋十分之三。
闰二月,乌什回族人民起义,杀办事大臣素诚,明瑞镇压之。赐伊犁新筑驻防城名曰惠远,哈什回城曰怀顺。
三月,追论素诚贪淫激变罪,籍没家产,戍其子于伊犁。
五月,和阗办事大臣和诚索勒回疆百姓,夺职逮问,正法。
六月,晋封令贵妃魏氏为皇贵妃。
八月,减朝审、秋审缓决三次以上刑。木兰行围。
十一月,封皇五子永琪为荣亲王。
十二月,缅甸大举入犯,逼近思弟内地,云贵总督刘藻御之。

乾隆行乐图乾隆行乐图

乾隆三十一年(1766) 五十六岁
正月,诏自本年始普免各省漕粮一次。
二月,陕甘总督和其衷以弥补段成功亏空罪,夺职逮问。
三月,云贵总督刘藻御缅无方,被革职,后畏罪自杀。
四月,和其衷论斩,段成功处死。
五月,皇十七子永璘生,母魏氏。
六月,予故西洋人郎世宁侍郎衔。
七月,皇后乌拉纳喇氏逝世,命丧仪照皇贵妃例。
八月,木兰行围。
十一月,云贵总督杨应琚奏报缅甸各部头人内附。以杨应琚病,命杨廷璋赴永昌接办抵御缅军。
乾隆三十二年(1767) 五十七岁
正月,清军征缅失利,谕杨廷璋回广东。
二月,底瓦江之战,清军征缅失利,提督李时升下狱。巡幸天津。
三月,阅子牙河堤。免直隶全省逋赋。阅天津驻防满洲兵及绿营兵。以缅军入寇,宣示杨应琚贻误罪状,革职。
四月,因云南边境瘴盛,暂停进兵。
五月,清军征缅在木邦失利。谕举人蔡显以刊刻逆书,处以斩决。
七月,秋狝木兰。
闰七月,赐杨应琚自尽。缅军入寇云南。
九月,谕明瑞率师征缅。
十二月,清军渡大叠江攻锡箔,波龙等处土司头人内附。
乾隆三十三年(1768) 五十八岁
二月,谕用兵缅甸,轻敌致败,引为己过,令明瑞班师。明瑞败于猛育,阵亡。令傅恒赴云南,经略征缅事宜。
四月,御试翰林、詹事等官,擢吴省钦等三人为一等,余各有升降。
五月,因两淮盐务积弊匿而不报,尹继善、高晋均下刑部严议。
七月,秋狝木兰。纪昀因泄漏籍没前运使卢见曾谕旨,革职,谪戍乌鲁木齐。
八月,允俄罗斯于恰克图通商。木兰行围。
十一月,以缅甸贡使所带敕书不逊,谕阿里衮备剿。
乾隆三十四年(1769) 五十九岁
正月,命阿桂、阿里衮协助傅恒剿缅。败缅军于南底坝。
三月,命伊尔图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命阿桂署云贵总督。
八月,木兰行围。
十一月,副将军、户部尚书阿里衮死于军中。傅恒督师征缅,以缅甸地烟瘴,清军损失大半。缅酋乞降,命班师,缅酋猛驳称臣纳贡。
十二月,巡幸天津,免经过州县乾隆三十五年钱粮十分之三。

郎世宁 弘历哨鹿图郎世宁 弘历哨鹿图

乾隆三十五年(1770) 六十岁 
正月,因六十寿辰,明年皇太后八十万寿,下诏普免全国额征地丁钱粮。
三月,巡幸天津,免经过州县及天津府属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积欠地丁银,常借、灾借谷石,直隶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积欠地丁银及折色银两。
闰五月,命裘曰修赴蓟州、宝坻一带捕蝗,旋以扑蝗不力免刑部尚书职。
六月,发帑银二万两抚恤古北口地水灾,并开仓赈糶。
七月,小金川与沃克什土司相勾结挑衅,命阿尔泰劝谕小金川。和亲王弘昼、大学士傅恒相继逝世。至木兰围场。
十一月,土尔扈特蒙古脱离俄国羁绊,返回祖国。
乾隆三十六年(1771) 六十一岁
正月,免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等部分地区额赋。
二月,阿贵率军大举征缅。东巡,登泰山,至曲阜,谒孔庙、孔林。
六月,直隶北运河决口。土尔扈特部进入中国境内,命巴图济尔噶勒赴伊犁办理安置事宜。
七月,谕四川总督阿尔泰督兵进攻小金川。永定河决口。巡幸木兰,沿途武职懈忽,有关官员下部严议。
八月,命两江总督高晋查勘永定河工,旋合龙。木兰行围。
九月,土尔扈特渥巴锡等于热河入觐,封渥巴锡为汗,以下封亲王、郡王等爵。
十月,命高晋等查勘南运河。
十一月,举行皇太后八旬万寿庆典。
十二月,温福进驻大金川日隆宗之地,董天弼收复沃克什土司各寨。
乾隆三十七年(1772) 六十二岁
正月,征求天下遗书。建乌鲁木齐城,驻兵屯田。命尚书裘曰修协同直隶总督周元理浚永定河、北运河。
三月,河南罗山县在籍知县查世柱因藏匿《明史辑要》,处死。温福、阿桂连克大小金川诸寨。
十二月,以温福为定边将军,阿桂、丰昇额俱为副将军,分路占小金川全境,驱师大金川。
乾隆三十八年(1773) 六十三岁
正月,以小金川平定,免四川额赋。以阿尔泰贪赃,赐死。
三月,开馆纂修《四库全书》。
闰三月,命刘统勋充办理《四库全书》总裁。
六月,清军大败于木果木,温福等主要将领俱死,以阿桂为定边将军,洗劫小金川。
八月,任阿桂为定西将军。木兰行围。
九月,充户部开金川军需捐例。
十一月,阿桂克复小金川全境,再攻大金川。军机大臣刘统勋逝世。再次秘密建储,以皇十五子永琰为储君。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六十四岁
二月,命丰昇额等助阿桂进攻大金川之勒乌围。
五月,秋狝木兰。
七月,以于敏中等未奏太监高云从嘱托公事,下部严议,高被处斩。
八月,令全国查缴违碍书籍。金川头人绰窝斯甲降,献叛首僧格桑尸。
九月,山东寿张县民王伦起义,命山东巡抚徐绩等镇压。
十一月,四川成都等一百四十府厅州县因有行军运粮,免除历年额赋。
乾隆四十年(1775) 六十五岁
三月,蠲江南、沧州等地旱灾额赋。
四月,和硕亲王、固伦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逝世。
八月,霸州等三十余州县水灾,拨直隶藩库银五十万两赈之。阿桂奏克金川之勒乌围,进剿大金川最后据点噶喇依寨,命优叙其功。
九月,蠲湖北旱灾额赋。图思德劾知府苏墧收贿勒索,命严审。
闰十月,苏墧以侵税诬讦罪,处死。
十一月,福禄因立塔尔一案未能审实,革职,戍边伊犁。
十二月,清军齐剿噶喇依,头人达固拉得尔瓦等降。
乾隆四十一年(1776) 六十六岁
正月,定郡王绵德因与礼部司员交结而削爵,命其弟绵恩承袭。
二月,大金川土司索诺木等出降,两金川平。命画平定金川前后五十功臣像于紫光阁,阿桂为首功。
三月,以东巡山东,免泰安、曲阜本年额赋,邹平等州县各项民欠。登泰山,谒孔林,命和珅为军机大臣。
四月,命刘墉、陈辉祖查勘湖北沔阳州冲溃堤工。命阿桂仍为军机大臣。
五月,富德因诬讦阿桂悖逆,处死。
八月,木兰行围。
十月,命三宝查浙江漕粮积弊。
十一月,命四库全书馆详核违禁各书,分别改毁。
十二月,命于国史中立贰臣传。
乾隆四十二年(1777) 六十七岁
正月,御阅武楼阅兵,命诸王、大臣、外藩蒙古及回部、库车、哈萨克使臣、金川土司等从观。崇庆皇太后逝世,上尊谥为孝圣宪皇后,葬泰东陵。普免全国钱粮一次。
四月,缅甸复叛,命阿桂办理。
五月,以普蠲全国钱粮,免福建台湾府属官庄租息十分之三。
十月,命袁守侗、周煌分别赴浙江归安、四川大足查审各该知县被控案。王锡侯《字贯》案发。
十一月,江西巡抚海成因庇护王锡侯革职。
十二月,甘肃旱灾,赈济。
乾隆四十三年(1778) 六十八岁
正月,追复睿亲王多尔衮封爵及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克勤郡王岳托原爵,配享太庙。
四月,河南旱,命先免河南四十五年田赋。
五月,命山西巡抚兼理河东盐政。
六月,以九江关监督全德浮收,逮治。
七月,河南仪封考城黄河决口。命袁守侗会同河督姚立德、巡抚郑大进查办河工。三次诣盛京谒陵,免经过直隶、奉天各州县本年额赋十分之三。
八月,命奉天、吉林、黑龙江各属已结未结死罪均减等,军流以下悉宽宥。
九月,东巡回程路上,锦县生员金从善上言建储立后,纳谏施德,以妄肆诋毁处斩。公布归政之期。兴徐述夔诗狱。
十月,以四十五年七十万寿,巡幸江、浙,命举行恩科乡会试,普蠲钱粮。
十一月,禁止贡献整玉如意及大玉。定驿传事务归巡道分管。
十二月,河南仪封堤工塌坏,两江总督高晋等下部严议。谕山东巡抚国泰严惩山东冠县义和拳起事者。本年徐述夔、王尔扬、黎大本等文字狱频发。
乾隆四十四年(1779) 六十九岁
正月,大学士、两江总督高晋逝世,命阿桂赴河南查勘河工。
二月,命辑明季诸臣奏疏,择其切中时弊者编录,名为《明季奏疏》。
三月,暂停中俄贸易,次年,恢复。
四月,智天豹“万年书”案发。
五月,秋狝木兰,免经过地方丁赋十分之三。
六月,免甘肃乾隆二十七年至三十七年逋赋银二十三万五千两,粮一百零五万石。建吐鲁番满城。
八月,木兰行围。建宁寿宫成。
十月,免陕西延安等三府州属乾隆二十年至三十七年民欠社仓谷。
十一月,杭州将军嵩椿因沉湎于安逸享受革职。伍弥泰护送班禅至热河,给钦差大臣关防。

乾隆朝服写字像轴乾隆朝服写字像轴

乾隆四十五年(1780) 七十岁
正月,五次南巡江、浙。免沿途经过地方本年额赋及往年逋赋。修浙江仁和、海宁塘工。
二月,令舒常同和珅查办李侍尧贪赃案。李侍尧革职,逮问,孙士毅革职。
四月,山东寿光魏塾妄批江统《徙戎论》,以著书悖妄,处斩。
五月,以大学士、九卿改和珅所拟李侍尧监候为斩决,谕各督抚各抒己见,定拟题奏,终如和珅拟。木兰秋狝。
七月,班禅额尔德尼自后藏入觐。御万树园,赐班禅及王、公、大臣、蒙古王等宴。
八月,举办七旬万寿庆典。
十二月,命阿桂、陈辉祖等勘视海塘。
乾隆四十六年(1781) 七十一岁
正月,甘肃循化厅撒拉族苏四十三起义。
二月,命阿桂勘视江南、河南之河工。西巡五台山,免经过地方本年额赋十分之三。
三月,尹嘉铨文字狱起,旋被处绞。命西安提督马彪同勒尔谨镇压苏四十三起义。
五月,谕阿桂等督率镇压回民(撒拉族)起义。
六月,甘肃出现捐监冒赈奇贪案,命刑部严审总督勒尔谨,逮捕王亶望,皆处死。苏四十三被害。
七月,甘肃布政使王廷赞,以冒赈浮销,革职逮治,旋处绞。
八月,木兰行围。
十二月,御史钱沣劾毕沅原署陕甘总督瞻徇畏避,降级留任。
乾隆四十七年(1782) 七十二岁
正月,建盛京文溯阁。第一份《四库全书》缮写告成。
四月,山东巡抚国泰于易简亏空库帑案发,和珅等查办,革职逮问,旋皆处死。
七月,命阿桂仍督办河工。以李侍尧、国泰案为例,谕各督抚洁清自矢,毋专以进贡为能。令续缮《四库全书》三份,分庋文汇、文宗、文澜三阁。
八月,木兰行围。
九月,建浙江文澜阁。闽浙总督陈辉祖贪赃案发,旋被处死。
十月,新疆库尔喀喇乌苏城,名为庆绥,晶河城名为安阜。
乾隆四十八年(1783) 七十三岁
二月,赐明辽东经略熊廷弼五世孙熊泗先为儒学训导。
八月,赐达赖喇嘛玉册玉宝。四诣盛京谒陵。
九月,免盛京户部各庄头仓粮。诣盛京崇政殿受贺,诣大政殿赏赐扈从皇子、王、公、大臣,诣清宁宫祭神,赐皇子王公大臣等食胙。申谕建储之不可行。
十一月,命刘峩查办南宫县义和拳起事。
十二月,福康安赴广东会同永德审查盐商案。
乾隆四十九年(1784) 七十四岁
正月,第六次南巡江、浙。免直隶、山东经过地方本年钱粮十分之三。
二月,途经曲阜,谒先师庙,至孔林酹酒。
三月,曾孙奕纯得子载锡,五世同堂。
闰三月,阅江宁府驻防兵。
四月,甘肃新教回民田五继续发动起义。
五月,木兰秋狝,江南巡抚郝硕以勒派属员银两被逮捕审问,并处死。命福康安赴甘肃镇压起义,继命阿桂领火器、健锐两营兵镇压甘肃回民起义,经激战,起义失败。
八月,河南睢州黄河决口,命阿桂督办。木兰行围。
十二月,谕参加千叟宴官民年九十以上者,许其子孙一人扶掖,大臣七十以上,如步履稍艰,亦许其子孙一人扶掖。
乾隆五十年(1785) 七十五岁
正月,举千叟宴礼,亲王以下三千余人参加。
三月,截河南、山东漕粮三十万石赈河南卫辉旱灾。
五月,免河南等地新旧额赋积欠。拨两淮运库银一百万两为河南备赈。
八月,命阿桂赴河南勘灾,兼赴江南、山东查办河运。木兰行围。
十一月,以乾隆六十年乙卯正旦推算日食,宣谕来年归政。山东旱灾,甘肃水、雹灾,皆赈之。
十二月,禁广东洋商及粤海关监督贡献。
乾隆五十一年(1786) 七十六岁
正月,命户部拨银一百万两解往安徽备赈。
二月,西巡五台山,免经过地方额赋十分之三。
四月,以嘉兴、海盐、平阳三县仓储亏空逾十万,命浙江学政窦光鼐同曹文埴严查。
五月,秋狝木兰。
七月,御史曹锡宝劾和珅家人刘全,反以不实革职留任。
十一月,台湾彰化县民林爽文起义,攻占县城,命闽浙总督常青徐嗣曾等镇压。
乾隆五十二年(1787) 七十七岁
三月,林爽文攻占诸罗、凤山,进逼台湾府,所占县城随即失去。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以贻误军机被革职。
五月,湖南凤凰厅的苗民起义,被清总兵尹德禧镇压。
八月,木兰行围。命福康安为将军,赴台进剿林爽文起义。
十月,明阿桂赴江南勘察高堰等处堤工。
十二月,福康安以镇压林爽文之功,晋公爵。
乾隆五十三年(1788) 七十八岁
正月,免兵差经过的福建晋江等县本年额赋。福建陆路提督柴大纪革职逮问,福州将军常青因庇护柴大纪革职。
二月,台湾起义首领林爽文、庄大田被捕。晋和珅三等伯爵。巡幸天津。
五月,蠲直隶保安等七州县民田旗地额赋。秋狝木兰。赈台湾难民。
六月,廓尔喀入侵后藏,据守济咙、聂拉木等地,以鄂辉为将军,成德为参赞大臣剿之。安南内乱,阮惠等反,逐国王黎维祁,命两广总督孙士毅办理安南事。
七月,安南国王黎维祁之母及子来奔,命抚恤之。
八月,以木兰大水,停行围。
十月,孙士毅率师征安南,于寿昌江、市球江连胜。
十二月,清军收复黎城,复立黎维祁为安南国王。孙士毅班师。
乾隆五十四年(1789) 七十九岁
正月,阮惠率师击败清军,复占黎城,黎维祁来奔,安置广西。阮惠旋遣使乞和,许之。参赞大臣成德等率军收复宗喀、济咙、聂拉木等地。
三月,停中俄互市,严禁大黄、茶叶出口。免甘肃积年逋赋及未完籽种口粮。刘墉因在上书房旷职,降侍郎衔。
四月,免奉天广宁、凤凰二城属上年水灾额赋。命阿桂复勘荆州堤工。
闰五月,木兰秋狝。
六月,册封阮光平(即阮惠)为安南国王。
八月,河南、安徽、直隶等地区水灾,命赈济。
九月,廓尔喀贡使入觐,封拉特纳巴都尔王爵,巴都尔萨野公爵。
十二月,追夺故大学士冯铨等谥,命镌“八征耄念”之宝。
乾隆五十五年(1790) 八十岁
正月,普免全国各直省钱粮。
三月,巡幸山东,至曲阜,谒孔庙、孔林。命封孟陨为缅甸国王。
四月,谕伍拉纳查办浙江浮收漕粮事宜。命吉庆同嵩椿一起勘察英额至叆阳边墙。
五月,免西藏所属三十九部落钱粮。
七月,安南国王阮光平入觐。直隶、天津、奉天、锦州、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水灾,赈济之。
八月,举办八旬万寿庆典。
十一月,尹壮图以上言各省仓库多有亏空,命庆成同尹壮图往山西盘查仓库。
乾隆五十六年(1791) 八十一岁
三月,赈奉天锦州等处水灾旗地人户,并蠲其租。
八月,木兰行围。廓尔喀再犯后藏,陷定日各寨,据济咙。命四川总督鄂辉、将军成德剿之。
十月,安南开关通市,改广西龙州通判为同知。谕王大臣不必兼议政虚衔。
十一月,令福康安率军赴藏,征廓尔喀。
乾隆五十七年(1792) 八十二岁
正月,免奉天、直隶、安徽、湖南、广东逋赋。谕达赖喇嘛停止私同廓尔喀议和。
闰四月,谕台湾及沿海各省详审命盗各案。
五月,定安南国两年一贡,六年遣使一朝。
六月,福康安败廓尔喀军,出境作战。
八月,命孙士毅驻前藏督粮运。廓尔喀战败乞降,福康安班师。
九月,令福康安、孙士毅等定西藏善后事宜。定金奔巴瓶抽签制度。
十月,《十全武功记》写成。
是年,与俄签订《恰克图市约》。
乾隆五十八年(1793) 八十三岁
正月,改杭州织造为盐政兼管织造事,改盐道为运司,定南北两关税务归巡抚管理。定西藏善后章程。
三月,通谕设金奔巴瓶于北京雍和宫,饬理藩院堂官、掌印札萨克喇嘛等共同掣出蒙古所出之呼毕勒罕。
六月,英使马戛尔尼来华。
七月,命和琳稽核藏商出入。
八月,于热河接受马戛尔尼使团入觐。
乾隆五十九年(1794) 八十四岁
正月,吉林将军恒秀以侵吞帑银革职。
七月,停木兰行围。
八月,以御宇周甲,普免各省漕粮。谕各省捕拿白莲教徒起义群众。
十月,荷兰入贡。
十二月,普免各省积年欠赋。
是年,全国人口达到三亿一千三百万。

老年乾隆帝老年乾隆帝

乾隆六十年(1795) 八十五岁
正月,湘黔苗民起义爆发,至嘉庆二年平定。
二月,陈用敷以查拿要犯刘之协办理错谬,革职逮问。
五月,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浦霖以办理灾赈不善,革职审问,旋处死。以于敏中营私玷职,革轻车都尉世职。
九月三日,御勤政殿,宣示建储密旨,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定明年归政,改为嘉庆元年。
十月,颁嘉庆元年时宪书。普免明年地丁钱粮。
嘉庆元年(1796) 八十六岁
正月,举行归政大典,自为太上皇帝,军国重务仍奏闻,秉训裁决,大事降旨敕。举千叟宴以太上皇莅之。白莲教起义爆发,数月间遍及川、陕、楚、豫、甘五省,至嘉庆七年平定。
嘉庆二年(1797) 八十七岁
八月,阿桂逝世,和珅为首席军机大臣。
十月,乾清宫、交泰殿失火,谕急修复。
嘉庆三年(1798) 八十八岁
五月,避暑木兰。
八月,得知农民起义领袖王三槐被擒,侈谈“武功十全之外”,又“成此巨功”。
嘉庆四年(1799) 八十九岁
正月,逝世,终年八十九岁,嘉庆皇帝亲政。逮和珅于刑部狱,旋赐死。以成亲王永瑆为军机大臣。
三月,赦乾隆间文字狱各案涉及人员。
四月,上尊谥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
九月,葬于裕陵。

乾隆帝后宫年表

雍正三年 佐领翁果图之女富察氏入侍潜邸为格格。
雍正五年七月十八日 册封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富察氏为皇子福晋,奉旨成婚。赐封河道总督高斌之女高氏为皇子侧福晋,戴敏之女黄氏入侍潜邸为格格。
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日 格格富察氏生皇长子永璜。十月初二 福晋富察氏生皇长女。苏召南之女苏氏入侍潜邸为格格,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珂里叶特氏入侍潜邸。
雍正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福晋富察氏生皇二子永琏,陈廷璋之女陈氏入侍潜邸。
雍正九年四月二十日 总管王朝卿等差司房太监卢玉堂传说,四阿哥下官女子一人遇喜,每人外添肉一斤,姥姥一人每日添肉一斤。《宫内等处添减女子嫫嫫妈妈里底帐》此官女子姓氏不详,后也未见生育记载。二十七日 格格富察氏生皇二女。五月二十四日 福晋富察氏生皇三女。
雍正十年七月三十日 总管陈福传说,四阿哥下官女子一人病故。《宫内等处添减女子嫫嫫妈妈里底帐》此女子姓氏不详。赐封佐领那尔布之女乌拉那拉氏为皇子侧福晋。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初五 苏培盛等差司房太监张福寿传说,宝亲王下官女子一人遇喜。《宫内等处添减女子嫫嫫妈妈里底帐》此官女子姓氏不详,后也未见生育记载。
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 格格富察氏薨逝。九月初三 宝亲王继皇帝位。二十四日 诏立福晋富察氏为皇后。诏封皇子侧福晋高氏为贵妃,皇子侧福晋乌拉那拉氏为娴妃;诏封格格黄氏为仪嫔;格格苏氏为纯嫔;赐封珂里叶特氏为海常在;陈氏为陈常在。
乾隆元年九月二十八日 仪嫔黄氏薨.十月 行哲妃、仪嫔追封礼。同年赐封上驷院卿三保之女金氏为贵人;海常在晋封海贵人;赐封裕常在。
乾隆二年 晋封纯嫔苏氏为纯妃;诏封贵人金氏为嘉嫔;晋封陈常在陈氏为贵人。十二月初四 行皇后册立礼。贵妃、娴妃、纯妃、嘉嫔册封礼。
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 嘉嫔生皇四子永珹。
乾隆六年二月初七 海贵人生皇五子永琪。十三日 晋封嘉嫔为嘉妃;册封海贵人为愉嫔;柏士彩之女贵人柏氏为怡嫔。赐封兵部左侍郎永寿之女叶赫那拉氏为贵人。十一月 行嘉妃等晋封礼,同时册封贵人叶赫那拉氏为舒嫔。
乾隆八年十二月初四 纯妃生皇六子永瑢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 晋封贵妃为皇贵妃;娴妃为娴贵妃;纯妃为纯贵妃,愉嫔为愉妃。二十四日 追晋哲妃为皇贵妃。二十五日 皇贵妃高氏薨。二十六日 册谥皇贵妃高氏为慧贤皇贵妃;皇贵妃富察氏为哲悯皇贵妃。四月 行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册谥礼。赐封内管领清泰之女魏氏为魏贵人。册封魏贵人为令嫔。十月十四日 秀贵人卒;十八日 张常在卒。十一月十七日 行娴贵妃、纯贵妃、愉妃、令嫔晋封礼。十二月初二 纯贵妃生皇四女。
乾隆十一年四月初八 皇后富察氏生皇七子永琮;七月十五日 嘉妃生皇八子永璇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 皇后富察氏薨;二十二日 册谥大行皇后为孝贤皇后。四月十二日 赐封陆士隆之女为陆贵人;都统兼轻车都尉纳亲之女巴林氏为贵人,拜唐阿佛保之女林氏为林常在。五月二十一日 行孝贤皇后册谥礼。七月初一 晋封娴贵妃为娴皇贵妃,摄六宫;嘉妃为嘉贵妃;舒嫔为舒妃;令嫔为令妃;陈贵人为婉嫔。
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 行娴皇贵妃、嘉贵妃、舒妃、令妃、婉嫔晋封礼。
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 册立娴皇贵妃为皇后。同年 赐封慎贵人、白常在、揆常在、甘肃巡抚鄂乐舜之女西林觉罗氏为鄂常在。
乾隆十六年正月初二 册封贵人陆氏为庆嫔;贵人巴林氏为颖嫔。五月十九日 舒妃生皇十子;六月初八 行庆嫔、颖嫔册封礼。晋封林常在为林贵人。
乾隆十七年二月初七 嘉贵妃生皇十一子永瑆;四月二十五日 皇后生皇十二子永璂
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皇后生皇五女。七月二十日 总督那苏图之女戴佳氏入宫诏封为嫔。
乾隆十九年四月 册封戴佳氏为忻嫔。
乾隆二十年七月十七日 忻嫔戴佳氏生皇六女;十一月十五日 嘉贵妃金氏薨,十六日 追晋皇贵妃,十七日 册谥淑嘉皇贵妃。十二月二十一日 皇后生皇十三子永璟。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 令妃魏氏生皇七女。
乾隆二十二年六月初九 赐封二等侍卫兼佐领穆可登之女钮祜禄氏为兰贵人。七月十七日 令妃魏氏生皇十四子永璐。十二月初七 忻嫔戴佳氏生皇八女。十一月之前 怡嫔柏氏、揆常在薨。
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日 令妃魏氏生皇九女。十一月十七日 赐封塞桑根敦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多贵人。
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 赐封德穆齐塞音察克之女拜尔噶斯氏为伊贵人;台吉乌巴什之女霍硕特氏为郭常在,礼部尚书德保之女索绰罗氏为瑞常在。十一月二十一日 晋封令妃为令贵妃;庆嫔为庆妃、颖嫔为颖妃;多贵人为豫嫔。十二月十八日 行令贵妃、庆妃、颖嫔、豫嫔晋封礼。
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初四 赐封台吉和扎麦之女和卓氏为和贵人;三月二十四日 晋封纯贵妃为纯皇贵妃;四月十一日 行晋封礼,十九日 纯皇贵妃苏氏薨。五月 册谥纯皇贵妃苏氏为纯惠皇贵妃。十月初六 令贵妃生皇十五子永琰。十二月十四日 赐封苏州民籍陆氏为禄常在。同年 晋封郭常在、瑞常在为贵人。
乾隆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六日 郭贵人霍硕特氏薨,二十七日追封恂嫔。
乾隆二十七年正月初二 册封伊贵人为慎嫔、和贵人为容嫔。五月二十一日 行慎嫔、容嫔册封礼。六月二十七日 赐封新常在,十一月三十日 令贵妃生皇十六子。
乾隆二十八年九月初十 晋封忻嫔为忻妃、豫嫔为豫妃。十月初三 赐封福常在、十八日赐封都统四格之女汪氏为永常在、二十五日 赐封宁常在。
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日 赐封柏氏为那常在,二十二日 赐封武常在 晋封福常在为福贵人。四月二十八日 忻妃戴佳氏薨,以贵妃礼治表。六月初四 慎嫔拜尔噶斯氏薨。七月初四 行豫妃晋封礼。八月初五 福贵人薨。
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十八日 皇后乌拉那拉氏忤旨截发失宠。五月初十 晋封令贵妃为令皇贵妃,十四日收缴皇后历次册宝夹纸。六月十一日 行令皇贵妃晋封礼,九月之前瑞贵人索绰罗氏薨。
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一日 令皇贵妃生皇十七子永璘。六月二十六日 赐封总督爱必达之女钮祜禄氏为常贵人。七月十四日 皇后乌拉那拉氏薨。十一月十六日 赐封扬州民人陈廷伦之女陈氏为明常在。
乾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 赐封平常在。 六月初五 晋封庆妃为庆贵妃、容嫔为容妃、常贵人为顺嫔。十月初六 行庆贵妃、容妃、顺嫔晋封礼。
乾隆三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 晋封永常在为永贵人,十月初十 册封永贵人为惇嫔,十一月二十八日 行惇嫔册封礼。
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豫妃博尔济吉特氏薨。
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五日 庆贵妃陆氏薨。九月晋封惇嫔为惇妃,十一月 行惇妃晋封礼。
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 惇妃生皇十女,二十九日 令皇贵妃魏氏薨。二月十一日 册谥令皇贵妃为令懿皇贵妃。 晋封禄常在陆氏为禄贵人,明常在陈氏为明贵人。闰十月之前 新贵人薨。
乾隆四十一年五月初八 赐封金常在 ,六月晋封顺嫔为顺妃。十一月十四日 册封总督桂林之女伊尔根觉罗氏为循嫔,十八日 册封兰贵人为诚嫔。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 舒妃叶赫那拉氏薨。九月十一日晋封金常在为金贵人。九月之前 慎贵人薨。
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初三 惇妃因杖毙宫女,降封为嫔。九月之前 金贵人、平常在薨。
乾隆四十四年十月初八 行顺妃、诚嫔、循嫔晋封礼。腊月之前 惇嫔复封为妃。
乾隆四十五年 晋封武常在为武贵人。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之前 武贵人、宁常在薨。
乾隆四十九年四月十一日 诚嫔钮祜禄氏薨。
乾隆五十三年正月二十九日 降封顺妃为顺贵人。二月 顺贵人钮祜禄氏薨。四月十九日 容妃和卓氏薨。同年禄贵人陆氏薨。
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愉妃珂里叶特氏薨,以贵妃礼治表。复封那答应为那常在(约于此年)
乾隆五十九年十月二十四日 晋封白常在为白贵人。十二月二十二日 晋封婉嫔为婉妃;循嫔为循妃;林贵人林氏为恭嫔;明贵人陈氏为芳嫔;鄂常在为鄂贵人;那常在为寿贵人。二十九日 行婉妃、循妃、恭嫔、芳嫔晋封礼。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 册谥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十月 行孝仪皇后册谥礼。
嘉庆三年四月十五日 晋封颖妃为颖贵妃、芳嫔为芳妃。十月 行颖贵妃、芳妃晋封礼。
嘉庆四年正月初四 册谥庆贵妃陆氏为庆恭皇贵妃。
嘉庆五年二月十九日 颖贵太妃巴林氏薨。
嘉庆六年正月初八 晋尊婉妃为婉贵太妃,四月十五日行晋尊礼。八月十三日 芳妃陈氏薨。
嘉庆八年八月以后 白贵人薨。
嘉庆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恭嫔林氏薨。
嘉庆十一年正月十七日 惇妃汪氏薨。
嘉庆十二年二月初二 婉贵太妃陈氏薨。
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鄂太贵人西林觉罗氏薨。
嘉庆十四年二月十一日 寿太贵人柏氏薨。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册尊主事德克精额之女晋贵人富察氏为皇祖晋妃。十二月二十日 行晋太妃册尊礼。
道光二年十二月初八 皇祖晋太妃富察氏薨。

后妃与子女


后妃
高宗孝贤纯皇后富察氏(1712-1748)-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高宗孝贤纯皇后富察氏(1712-1748)-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继皇后:乌喇纳喇氏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
纯惠皇贵妃苏氏
庆恭皇贵妃陆氏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婉贵妃陈氏
颖贵妃巴林氏
忻贵妃戴佳氏
愉贵妃珂里叶特氏
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 

晋妃富察氏
容妃和卓氏
舒妃叶赫那拉氏
惇妃汪氏 

高宗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令皇贵妃,嘉庆生母,1727-1775)-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高宗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令皇贵妃,嘉庆生母,1727-1775)-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顺贵人钮祜禄氏
贵人西林觉氏
贵人柏氏
瑞贵人索绰络氏
多贵人博尔济吉特氏
武贵人
金贵人
新贵人
福贵人 

白常在
揆常在
金常在
福常在
宁常在
平常在
那常在

高宗纯惠皇贵妃朝服像高宗纯惠皇贵妃朝服像

皇子

定安亲王永璜(母哲悯皇贵妃)
端慧太子永琏(母孝贤纯皇后)
循郡王永璋(母纯惠皇贵妃)
履端亲王永珹(母淑嘉皇贵妃)
荣纯亲王永琪(母愉贵妃)
质庄亲王永瑢(母纯惠皇贵妃)
哲亲王永琮(母孝贤纯皇后)
仪慎亲王永璇(母淑嘉皇贵妃)
皇九子(早殇,母淑嘉皇贵妃)
皇十子(早殇,母舒妃)
成哲亲王永瑆(母淑嘉皇贵妃)
贝勒永璂(母继皇后)
永璟(早殇,母继皇后)
永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
嘉庆帝永琰(母孝仪纯皇后)
皇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
庆僖亲王永璘(母孝仪纯皇后)


皇女 
高宗淑嘉皇贵妃金氏高宗淑嘉皇贵妃金氏

皇长女(早殇,母孝贤纯皇后)
皇二女(早殇,母哲悯皇贵妃)
固伦和敬公主(母孝贤纯皇后)
和硕和嘉公主(母纯惠皇贵妃)
皇五女(早殇,母继皇后)
皇六女(早殇,母忻贵妃)
固伦和静公主(母孝仪纯皇后)
皇八女(早殇,母忻贵妃)
和硕和恪公主(母孝仪纯皇后)
固伦和孝公主(母惇妃)


养女

和硕和婉公主(父弘昼,母福晋乌札库氏)

乾隆裕陵

裕陵是清入关后第四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陵寝,位于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

乾隆裕陵
乾隆裕陵

    裕陵明堂开阔,建筑崇宏,工精料美,气势非凡,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其规制既承袭了前朝,又有展拓和创新。

清朝皇帝

姓名 年号 庙号 谥号 相关人物 生卒年份(公元)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天命 太祖 初谥武皇帝,改谥高皇帝 袁崇焕 额亦都 扈尔汉 费英东 何和里 安费扬古  1559年-1626年
爱新觉罗•皇太极 天聪
崇德
太宗 文皇帝 孝端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 多尔衮 多铎 洪承畴 1592年-1643年
爱新觉罗·福临 顺治 世祖 章皇帝 董鄂氏 董小婉 济尔哈朗 汤若望 1638年-1661年
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 圣祖 仁皇帝 鳌拜 葛尔丹 索额图 佟国纲 索尼 苏克萨哈 遏必隆 尚可喜 耿精忠 吴三桂 钮祜禄氏 姚启圣 施琅 魏东亭 明珠 于成龙 李光地 周培公 郎世宁 张廷玉 1654年-1722年
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 世宗 宪皇帝 吕四娘 隆科多 吕留良 年羹尧 1678年-1735年
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 高宗 纯皇帝 孝贤纯皇后 纪昀 戴震 姚鼐 刘墉 和珅 1711年-1799年
爱新觉罗·颙琰 嘉庆 仁宗 睿皇帝 孝淑睿皇后 和裕皇贵妃 1760年-1820年
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 宣宗 成皇帝 林则徐 邓廷桢 关天培 琦善 端悯固伦公主 穆彰阿 耆英 1782年-1850年
爱新觉罗·奕宁 咸丰 文宗 显皇帝 洪秀全 杨秀清 曾国藩 左宗棠 慈禧 慈安 杜受田 1831年-1861年
爱新觉罗·载淳 同治 穆宗 毅皇帝 载垣 端华 肃顺 李鸿章 1856年-1874年
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 德宗 景皇帝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珍妃 袁世凯 李莲英 1871年-1908年
爱新觉罗·溥仪 宣统

载沣 张勋 鹿钟麟 婉容 文秀 谭玉龄 1906年-1967年

中国历史上的15位太上皇

太上皇帝的分布,北朝五人、唐朝四人、南宋四人、明朝一人、清朝一人,总计15人。这在中国历史上332个皇帝中,毕竟是少数。但它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却值得研究者重视。
吕光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帝
拓跋弘  北朝时期,后魏献文帝拓跋弘,12岁即帝位。
高湛  北齐武成帝高湛于大宁元年(公元561年)即皇帝位。
高纬  北齐后主高纬,隆化二年(公元577年),21岁。自晋阳战败回邺,以周师渐逼,乃传位年仅八岁的太子高恒,改隆化二年为承光元年,尊后主为“太上皇帝”。
宇文贇  北周宣帝宇文贇,大象元年(公元579年),21岁,传位给年方七岁的皇太子于是,自称“天元皇帝”,所居称天台,皇帝衍称正阳宫。朝廷政事,乃由宣帝宇文贇处分,翌年死。
李渊  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兴唐代隋,即皇帝位于长安太极殿。
李旦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八月,李旦传位于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帝,五日一度受朝于太极殿,自称曰朕,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狱,并自决之,其处分事称诰、令。皇帝每日受朝于武德殿,自称曰予,三品已下除授及徒罪并令决之。其处分事称制、敕《旧唐书》卷7《睿宗纪》。
李隆基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玄宗入御宣政殿,授肃宗传国受命宝及符册,号曰“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肃宗又上玄宗尊号曰“圣皇帝”。
李诵  唐顺宗李诵,是唐德宗长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以皇太子身份即皇帝位。但自即位后,积疾不复,乃立广陵王李纯为皇太子,下诏令皇太子全权处理军国政事。
赵佶  宋徽宗赵佶在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以金兵之逼,先命皇太子赵桓为开封牧。旋又下诏“内禅”;令皇太子即皇帝位,自称道君皇帝。
赵构 至淳熙十四年(1187 年),高宗死,终年81岁,凡为太上皇帝者24年,孝宗行三年之丧。
赵眘 宋孝宗赵眘在淳熙十五年(1188年)四月,因为高宗服丧,下诏自今御内殿,令皇太子赵惇侍立。明年二月,下诏传位太子。
赵惇 宋光宗赵惇自绍熙四年(1193年)七月以后,因病不能朝重华宫。明年孝宗疾甚,光宗仍不能朝。孝宗死后,亦不能过宫行丧,乃立子嘉王赵扩为皇太子。赵汝愚密请太皇太后,于禫祭日命皇太子即位,尊光宗为太上皇。
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的“土木之变“中,被瓦剌部也先所俘。皇太后命立皇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明史》卷10《英宗前纪》。命英宗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后议者谓时方多难,宜立长君。皇太后也遣太监金英传旨,郕王宜早成大位。九月,郕王朱祁钰即帝位,是为景帝。景帝“ 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弘历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举行授受大典,太子侍乾隆皇帝诣奉先殿堂子行礼,遣官祭太庙后殿。乾隆皇帝御太和殿,亲自将皇帝宝授予太子颙琰,太子跪受宝,即位受贺,是为清仁宗,即嘉庆皇帝。嘉庆帝奉太上传位诏书,颁行天下,尊乾隆皇帝为“太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