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人物简介


生平概述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称臣纳贡,苟安于江南一隅。性格软弱的李煜,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975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至汴京,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李煜李煜的墨迹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李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第二子。李弘冀为人“为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参与政事,每天只是读书为乐。

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景遂后不久也死了。李璟打算立李煜为太子,钟谟说“从嘉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从善果敢凝重,宜为嗣。”李璟怒,找了个借口把钟谟贬为国子司业,流放到饶州。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其住在东宫。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李煜李煜
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为了表示他不对抗宋,对宋称臣,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

973年,宋太祖命令李煜去开封时他托病不去。宋太祖就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

974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

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据宋代王铚的《默记》记载,因其“故国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而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药有人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而《宋史》等正史均未说是毒死,记载为“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 李煜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死。


大事年表
后晋天福二年 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 1岁 七月七日,李煜生。
后周显德元年 南唐保大十二年(公元954年) 18岁 娶娥皇。
后周显德五年 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 22岁 长子仲寓生。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 23岁 九月太子弘翼卒,李煜自郑王徙封吴王。
北宋建隆二年 (公元961年) 25岁 二月,立为太子。
七月,继位于金陵.尊母钟氏为圣尊后,立娥皇为皇后。遣使如宋表陈袭位。
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 26岁 三月,遣使赴宋朝贡。
六月,遣使赴宋朝贡。
十一月,遣使赴宋朝贡。
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 27岁 三月,宋平荆南,遣使犒师。
 十一月,宋改元。
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 28岁 三月,始行铁钱。
十一,次子仲宣卒。
十一月,皇后娥皇卒,亲撰 。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 29岁 正月,葬昭慧后于懿陵。
四月,宋灭蜀。贡银绢万计 。
九月,母圣尊后钟氏卒。
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 30岁 奉诏匡胤命,约南汉俱宋事,未成。宋始决议伐南汉。
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 32岁 南唐大饥。 
六月,遣弟从谦赴宋朝贡。 
十一月,娶小周后并立为皇后。
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 33岁 校猎青龙山,录囚大理寺,诸郡普渡僧尼。
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 35岁 遣弟从谦入宋,贡珍宝数倍于前。   
十月,遣弟从善入宋朝贡。上表请去南唐国号,印文改为江南国,自称江南 国主。
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 36岁 正月,贬损仪制,改诏为教,衣紫袍见宋。 
闰二月,宋留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于汴梁建礼贤馆,待李煜降。 
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3年) 37岁 上表愿受宋爵命,宋不许。杀名将林仁肇。
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 38岁 上表宋,求从善归国,宋不许。遣使诏李煜入朝,不行,遂伐南唐。
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 39岁 六月,宋军与吴越兵围金陵。赵匡胤谕降。 
十一月二十七日,城破。李煜率子弟及官属4人出降。北上汴梁,南唐亡。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 40岁 正月,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十一月,进封陇西公。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 42岁 七月七日,被赵光义毒杀。追封吴王。 
 十月,以王礼葬于北邙山。小周后亦卒于此年,于李煜同葬。







































艺术成就

李煜《菩萨蛮》

李煜在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书画

他能书善画,对其书法:陶谷《清异录》曾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对其的画,宋代郭若虚的《图书见闻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惜无书画传世于后。



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

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还有一类是在宋朝的压力下感受到无力摆脱的命运时所流露的沉重哀愁,如《相见欢》。

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如《虞美人》、《浪淘沙令》

王国维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而且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此最后一句乃是针对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道:“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王氏认为此评乃扬温、韦,抑后主。而学术界亦有观点认为,周济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词句的工整对仗等修饰方面不如温庭筠、韦庄,然而在词作的生动和流畅度方面,则前者显然更为生机勃发,浑然天成,“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浣溪沙》《浣溪沙》

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后世尊称他为“词圣”。

李煜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现在: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等名句,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见谭献《复堂词话》 )《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兼有刚柔之美,确是不同于一般婉约之作,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正如纳兰性德所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 《渌水亭杂说》 )
李煜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四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他的旧臣说他有《文集》30卷及“杂说”百篇。 《郡斋读书志》载《李煜集》10卷,《宋史·艺文志》也载《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 《直斋书录解题》中载《南唐二主词》1卷,现能见到的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墨华斋本,录李煜词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为二首。后清代邵长光又录得 1首,近代王国维为《南唐二主词》补遗,增加了9首,不过其中有问题的似不少。据近代多数学者的意见,能确定为李煜词的不过32首。其词集注本有清刘继增的《南唐二主词笺》、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词汇笺》、王仲闻的《南唐二主词校订》等。詹安泰的《李璟李煜词》,注释颇详。事迹见《新五代史》《宋史》及马令、陆游二家《南唐书》,今人夏承焘《南唐二主年谱》。

历史评价

胡应麟《诗薮·杂篇》:
后主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盖温韦虽藻丽,而气颇伤促,意不胜辞。至此君方为当行作家,清便宛转,词家王、孟。

王世贞《弇州山人词评》:
花间犹伤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

沈谦徐釚《词苑丛谈》引语):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李煜李煜

沈谦(沈雄《古今词话·词话》卷上引语):
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南面王。觉张郎中、宋尚书,直衙官耳。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余怀《玉琴斋词·序》:
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周之琦《词评》:
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及。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
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后主词思路凄惋,词场本色,不及飞卿之厚,自胜牛松卿辈。(卷一)
余尝谓后主之视飞卿,合而离者也;端己之视飞卿,离而合者也。(卷一)
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情不胜而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卷七)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微造极,得未曾有。宋初诸家,靡不祖述二主,宪章正中,譬之欧唐禇薛之书,皆出逸少。

王鹏运《半塘老人遣稿》:
莲峰居士(后主别号)词,超逸绝伦,虚灵在骨。芝兰空谷,未足比其芳华;笙鹤瑶天,讵能方兹清怨?后起之秀,格调气韵之间,或月日至,得十一于千首。若小晏、若徽庙,其殆庶几。断代南流,嗣音阒然,盖间气所钟,以谓词中之帝,当之无愧色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及永叔、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红颜知己

李煜多情而贤慧

周后,名娥皇,生于公元九三六年,比后主大一岁。她在文史记载中,确是个多情而贤慧的女人,因为古代帝王们,多是后宫佳丽三千人,很少能将全部灵魂寄托在一个后妃身上的,更很少不变迁其爱情,而表现于文学的。周后之能得到一个多情帝王的专宠,且使将爱情流露于文学,当然她是一个资质佳惠,美艳多才的女子了。周后的多情,感动了后主的词笔,后主的词笔,介绍了多情的周后给千古瞻仰。后主二十八岁那年,周后生病了。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如侍父母之痴。然而,周后终被秋风吹去了,其时,后主哀苦骨立,杖而后起,亦如其丧考妣,且将投井以殉,赖救之获免。又自制诔词数千言,皆极酸楚。后主自失了他的爱妻,这种痛苦,这种刺激,已深种在他底心灵深处,把他从温柔沉醉的大国,拖到悲哀凄惨的境域里来,于是他的词也从“烂嚼红茸”而转变为“为谁和泪倚栏杆”、“秋风多……夜长人奈何”的凄惨调子,以后家破国亡,更给他许多词的材料。

周后去世,李煜又娶了周后之妹小周后为皇后。

窅娘,李煜的宫嫔。据传为女子缠足的第一个人。 陶宗仪《辍耕录·缠足》引《道山新闻》:“ 李后主 宫嫔 窅娘 ,纤丽善舞。 后主 作金莲,高六尺……令 窅娘 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部分诗词鉴赏

李煜《虞美人》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李煜《破阵子》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上片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下片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浪淘沙】
浪淘沙令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的,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李清照《声声慢》中这样写“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情毕现。“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此处表达情感更显委婉含蓄。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莫”一作“暮”。“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暮”也暗指词人人生之暮。两说都可通。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一说“天上人间”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 

影视文学

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剧照

编剧:邓月辉
导演:吴丽骀
主演:吴奇隆--饰李煜;刘涛--饰周娥皇;黄文豪--饰赵匡胤;吴越--饰赵光义潘虹--饰南唐钟太后;刘真--饰窅娘
剧情概要:
后汉隐帝干佑元年,赵匡胤一把火烧掉昏皇的观花楼,而后怀着雄心万丈,四处谋求出路。他于滁州巧遇寻找“霓裳羽衣曲”的周娥皇,两人一见互生情意。娥皇慧眼识英雄,要其往南唐一展长才,并留绣帕作定情信物。
当李煜以皇子之身,备办108样聘礼往宰相府订亲之时,正是赵匡胤千里迢迢,手执绣帕至相府会佳人之日。李煜的才情让赵匡胤佩服,他自惭形秽,梦碎南唐,转向北方,投后汉郭威麾下。赵匡胤一路大展身手,屡立战功,助柴荣称帝,逼南唐中主去帝号。公元959年柴荣薨,幼帝即位。翌年初,赵匡胤率军陈桥,被兄弟赵匡义及部属赵普等黄袍加身,拥立为帝,建宋。中主迁都,国政交予李煜,赵匡胤下诏李煜夫妇汴京面圣,泄露娥皇与他的因缘。李煜如梦初醒,为南唐国祚,以生病为由,拒绝北上。此举惹恼赵匡胤,却让他思及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继而实行“杯酒释兵权”、拢络人心等措施。
李煜无力沉重国事,躲以诗词及后宫歌舞寻慰藉。娥皇之妹嘉敏进宫探亲,嘉敏率真获李煜共鸣,一首《手提金缕鞋》的偷情词传开。词传北宋,赵匡胤震惊,带两亲信化成商人南下,欲带娥皇走,娥皇泪阻,以南唐国后之名要求大宋皇帝勿掀战火。
公元974年,赵匡胤为统一中国出兵江南,行前交待“不得枉杀百姓,尤须保李煜全家。”。圣旨为尊,宋军只围不攻,直至金陵粮尽,李煜开城降。李煜被俘至汴京,风采不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亡国之痛化成一首首旷古绝今的词作。赵匡胤抬眼看向天际,为自己创造出一伟大词人得意。

五代十国君主陵墓

 君主 陵墓 地点
后梁肃祖—朱黯 兴极陵
后梁敬祖—朱茂琳 永安陵
后梁宪祖—朱信 光天陵
后梁烈祖—朱诚 咸宁陵
后梁太祖朱温 宣陵 河南省洛阳市范登堡
后梁末帝朱友贞 河南省洛阳市
后唐懿祖—朱邪执宜 永光陵
后唐献祖—朱邪赤心 长宁陵
后唐太祖—李克用 建极陵 山西省代县
后唐庄宗李存勖 雍陵 河南省新郑
后唐惠祖—李聿 顺陵
后唐毅祖 衍陵
后唐烈祖—李琰 奕陵
后唐德祖—李霓 庆陵
后唐明宗李嗣源 徽陵 河南省洛阳市
后唐闵帝李从厚 河南省洛阳市
后唐末帝李从珂 河南省洛阳市
后晋靖祖—石璟 义陵
后晋肃祖—石彬 惠陵[后晋]
后晋睿祖—石昱
后晋献祖—石绍雍 昌陵
后晋高祖石敬瑭 河南省洛阳宜阳县
后晋出帝石重贵 辽宁省开原
后汉文祖—刘湍 懿陵
后汉德祖—刘昂 沛陵
后汉翼祖—刘僎 威陵
后汉显祖—刘琠 肃陵
后汉高祖刘知远 睿陵[后汉] 河南省登封测景台
后汉隐帝刘承祐 颖陵 河南省禹县玉桥
后周信祖—郭璟 温陵
后周僖祖—郭谌 齐陵
后周义祖—郭蕴 节陵
后周庆祖—郭简 钦陵[后周]
后周太祖郭威 崇陵 河南省新郑廓店
后周世宗柴荣 庆陵[后周] 河南省新郑廓店
后周恭帝柴宗训 顺陵 河南省新郑廓店
吴太祖—杨行密 兴陵
吴烈宗—杨渥 绍陵
吴高祖—杨隆演 肃陵
吴睿帝—杨溥 平陵
蜀高祖—王建 四川省成都市老西门
蜀后主—王衍 陕西省西安市三赵村
楚武穆王—马殷 湖南省衡阳市
楚废王—马希广 湖南省衡阳市
楚恭孝王—马希萼
楚后主—马希崇
吴越太祖—钱镠 浙江省萧山区矛山
吴越世宗—钱元瓘 浙江省杭州市玉龙山
吴越成宗—钱弘佐 浙江省杭州市玉龙山
吴越忠逊王—钱弘倧 浙江省绍兴市秦望山
吴越忠懿王—钱弘俶 河南省洛阳市
闽太祖—王审知 宣陵 福建省福州市莲花峰
闽太宗—王延钧 福建省福州市莲花峰
闽康宗—王昶 福建省福州市胭脂山
闽景宗—王延曦 福建省福州市
汉太祖—刘安仁 广东省广州市兴王府
汉代祖 海曲陵
汉烈宗—刘隐 德陵[南汉]
汉高祖—刘䶮 康陵[南汉] 广东省广州市兴王府
汉中宗—刘晟 昭陵 广东省广州市
汉后主—刘鋹 广东省曲江越王山
南平武信王—高季兴 湖北省江陵龙山
南平文献王—高从诲 湖北省江陵龙山
南平贞懿王—高保融 湖北省江陵龙山
蜀高祖—孟知祥 和陵 四川省成都市磨盘山
蜀后主—孟昶 河南省洛阳市
唐义祖—徐温 兴陵
唐烈祖李昪 永陵[南唐] 江苏省南京市牛首山
唐元宗—李璟 江苏省南京市牛首山
唐后主—李煜 金陵 河南省洛阳市北邙山
汉世祖—刘旻 山西省太原市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