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chǎng), 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人。生卒年不详。 魏将。王昶著有《治论》、《兵书》等数十篇论著。死后谥号穆侯。
人物简介
王昶少时知名,初为曹丕的文学侍从,曹丕继位之后,王昶由散骑侍郎转任洛阳典农、兖州刺史。魏明帝继位,出任扬烈将军、徐州刺史,封关内侯、武观亭侯。伐吴之后升任征南大将军,晋封京陵侯。讨伐毋丘佥之乱之后升任骠骑将军,又因平定诸葛诞有功而升任司空。王昶著有《治论》、《兵书》等数十篇论著。死后谥号穆侯。
简明演义传记
魏将。担任征南大将军,率领十万军马进攻东吴南郡,可是由于敌将丁奉在东兴取得胜利,作出再攻之无益的判断,然后就撤退了。
三国志王昶传
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凌年长,昶兄事之。文帝在东宫,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文帝践阼,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时都畿树木成林,昶斫开荒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迁兖州刺史。明帝即位,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釐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乃著治论,略依古制而合於时务者二十馀篇,又著兵书十馀篇,言奇正之用,青龙中奏之。其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谦实,以见其意,故兄子默字处静,沈字处道,其子浑字玄冲,深字道冲。遂书戒之曰:
夫人为子之道,莫大於宝身全行,以显父母。此三者人知其善,而或危身破家,陷于灭亡之祸者,何也?由所祖习非其道也。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行之而立,身之本也。孝敬则宗族安之,仁义则乡党重之,此行成於内,名著于外者矣。人若不笃於至行,而背本逐末,以陷浮华焉,以成朋党焉;浮华则有虚伪之累,朋党则有彼此之患。此二者之戒,昭然著明,而循覆车滋众,逐末弥甚,皆由惑当时之誉,昧目前之利故也。夫富贵声名,人情所乐,而君子或得而不处,何也?恶不由其道耳。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咨。语曰:“如不知足,则失所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览往事之成败,察将来之吉凶,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厌,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禄者也。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古者盘杅有铭,几杖有诫,俯仰察焉,用无过行;况在己名,可不戒之哉!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戒阙党也。若范匄对秦客而武子击之折其委笄,恶其掩人也。
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则掩人,矜则陵人。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故三郄为戮于晋,王叔负罪於周,不惟矜善自伐好争之咎乎?故君子不自称,非以让人,恶其盖人也。夫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鲜不遂矣。夫毁誉,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是以圣人慎之。孔子曰:“吾之於人,谁毁谁誉;如有所誉,必有所试。”又曰:“子贡方人。赐也贤乎哉,我则不暇。”以圣人之德,犹尚如此,况庸庸之徒而轻毁誉哉?
昔伏波将军马援戒其兄子,言:“闻人之恶,当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而闻,口不可得而言也。”斯戒至矣。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於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於身,又何反报焉?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脩己也。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脩。”斯言信矣。若与是非之士,凶险之人,近犹不可,况与对校乎?其害深矣。夫虚伪之人,言不根道,行不顾言,其为浮浅较可识别;而世人惑焉,犹不检之以言行也。近济阴魏讽、山阳曹伟皆以倾邪败没,荧惑当世,挟持奸慝,驱动后生。虽刑於鈇钺,大为蜅戒,然所污染,固以众矣。可不慎与!
若夫山林之士,夷、叔之伦,甘长饥於首阳,安赴火於绵山,虽可以激贪励俗,然圣人不可为,吾亦不原也。今汝先人世有冠冕,惟仁义为名,守慎为称,孝悌於闺门,务学於师友。吾与时人从事,虽出处不同,然各有所取。颍川郭伯益,好尚通达,敏而有知。其为人弘旷不足,轻贵有馀;得其人重之如山,不得其人忽之如草。吾以所知亲之昵之,不原儿子为之。北海徐伟长,不治名高,不求苟得,澹然自守,惟道是务。其有所是非,则讬古人以见其意,当时无所褒贬。吾敬之重之,原儿子师之。东平刘公干,博学有高才,诚节有大意,然性行不均,少所拘忌,得失足以相补。吾爱之重之,不原儿子慕之。乐安任昭先,淳粹履道,内敏外恕,推逊恭让,处不避洿,怯而义勇,在朝忘身。吾友之善之,原儿子遵之。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汝其庶几举一隅耳。及其用财先九族,其施舍务周急,其出入存故老,其论议贵无贬,其进仕尚忠节,其取人务实道,其处世戒骄淫,其贫贱慎无戚,其进退念合宜,其行事加九思,如此而已。吾复何忧哉?
青龙四年,诏“欲得有才智文章,谋虑渊深,料远若近,视昧而察,筹不虚运,策弗徒发,端一小心,清脩密静,乾乾不解,志尚在公者,无限年齿,勿拘贵贱,卿校已上各举一人”。太尉司马宣王以昶应选。正始中,转在徐州,封武观亭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豫诸军事。
昶以为国有常众,战无常胜;地有常险,守无常势。今屯宛,去襄阳三百馀里,诸军散屯,船在宣池,有急不足相赴,乃表徙治新野,习水军于二州,广农垦殖,仓谷盈积。
嘉平初,太傅司马宣王既诛曹爽,乃奏博问大臣得失。昶陈治略五事:其一,欲崇道笃学,抑绝浮华,使国子入太学而脩庠序;其二,欲用考试,考试犹准绳也,未有舍准绳而意正曲直,废黜陟而空论能否也;其三,欲令居官者久於其职,有治绩则就增位赐爵;其四,欲约官实禄,励以廉耻,不使与百姓争利;其五,欲绝侈靡,务崇节俭,令衣服有章,上下有叙,储谷畜帛,反民於朴。诏书褒赞。因使撰百官考课事,昶以为唐虞虽有黜陟之文,而考课之法不垂。周制冢宰之职,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又无校比之制。由此言之,圣主明於任贤,略举黜陟之体,以委达官之长,而总其统纪,故能否可得而知也。其大指如此。
二年,昶奏:“孙权流放良臣,适庶分争,可乘衅而制吴、蜀;白帝、夷陵之间,黔、巫、秭归、房陵皆在江北,民夷与新城郡接,可袭取也。”乃遣新城太守州泰袭巫、秭归、房陵,荆州刺史王基诣夷陵,昶诣江陵,两岸引竹为桥,渡水击之。贼奔南岸,凿七道并来攻。於是昶使积弩同时俱发,贼大将施绩夜遁入江陵城,追斩数百级。昶欲引致平地与合战,乃先遣五军案大道发还,使贼望见以喜之,以所获铠马甲首,驰环城以怒之,设伏兵以待之。绩果追军,与战,克之。绩遁走,斩其将锺离茂、许旻,收其甲首旗鼓珍宝器仗,振旅而还。王基、州泰皆有功。於是迁昶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京陵侯。毌丘俭、文钦作乱,引兵拒俭、钦有功,封二子亭侯、关内侯,进位骠骑将军。诸葛诞反,昶据夹石以逼江陵,持施绩、全熙使不得东。诞既诛,诏曰:“昔孙膑佐赵,直凑大梁。西兵骤进,亦所以成东征之势也。”增邑千户,并前四千七百户,迁司空,持节、都督如故。甘露四年薨,谥曰穆侯。子浑嗣,咸熙中为越骑校尉。
2、王昶(1725~1806)
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上海青浦县朱家角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土,学识广博,通经史考据之学。官至江西布政使,刑部右侍郎。生平宦游数千里,访求碑刻文字,兼收铜器、砖瓦铭文。上自周秦,下迄宋、辽、金。尤注意搜集新出土、新发现以及前人忽视的资料,从中选辑1500则,于嘉庆十年(1805年)汇编《金石萃编》160卷。王昶著作甚丰,有《湖海诗传》、《春融堂集》等50余种。藏书5万余卷,金石碑版1000余通。晚年居朱家角镇,建三泖渔庄,终年83岁。朱家角镇有王昶祠,祠内有王昶小像,“文化大革命”时被毁。
五代十国君主陵墓
君主 | 陵墓 | 地点 |
后梁肃祖—朱黯 | 兴极陵 | |
后梁敬祖—朱茂琳 | 永安陵 | |
后梁宪祖—朱信 | 光天陵 | |
后梁烈祖—朱诚 | 咸宁陵 | |
后梁太祖—朱温 | 宣陵 | 河南省洛阳市范登堡 |
后梁末帝—朱友贞 | 河南省洛阳市 | |
后唐懿祖—朱邪执宜 | 永光陵 | |
后唐献祖—朱邪赤心 | 长宁陵 | |
后唐太祖—李克用 | 建极陵 | 山西省代县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雍陵 | 河南省新郑 |
后唐惠祖—李聿 | 顺陵 | |
后唐毅祖 | 衍陵 | |
后唐烈祖—李琰 | 奕陵 | |
后唐德祖—李霓 | 庆陵 | |
后唐明宗—李嗣源 | 徽陵 | 河南省洛阳市 |
后唐闵帝—李从厚 | 河南省洛阳市 | |
后唐末帝—李从珂 | 河南省洛阳市 | |
后晋靖祖—石璟 | 义陵 | |
后晋肃祖—石彬 | 惠陵[后晋] | |
后晋睿祖—石昱 | ||
后晋献祖—石绍雍 | 昌陵 |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河南省洛阳宜阳县 | |
后晋出帝—石重贵 | 辽宁省开原 | |
后汉文祖—刘湍 | 懿陵 | |
后汉德祖—刘昂 | 沛陵 | |
后汉翼祖—刘僎 | 威陵 | |
后汉显祖—刘琠 | 肃陵 | |
后汉高祖—刘知远 | 睿陵[后汉] | 河南省登封测景台 |
后汉隐帝—刘承祐 | 颖陵 | 河南省禹县玉桥 |
后周信祖—郭璟 | 温陵 | |
后周僖祖—郭谌 | 齐陵 | |
后周义祖—郭蕴 | 节陵 | |
后周庆祖—郭简 | 钦陵[后周] | |
后周太祖—郭威 | 崇陵 | 河南省新郑廓店 |
后周世宗—柴荣 | 庆陵[后周] | 河南省新郑廓店 |
后周恭帝—柴宗训 | 顺陵 | 河南省新郑廓店 |
吴太祖—杨行密 | 兴陵 | |
吴烈宗—杨渥 | 绍陵 | |
吴高祖—杨隆演 | 肃陵 | |
吴睿帝—杨溥 | 平陵 | |
蜀高祖—王建 | 四川省成都市老西门 | |
蜀后主—王衍 | 陕西省西安市三赵村 | |
楚武穆王—马殷 | 湖南省衡阳市 | |
楚废王—马希广 | 湖南省衡阳市 | |
楚恭孝王—马希萼 | ||
楚后主—马希崇 | ||
吴越太祖—钱镠 | 浙江省萧山区矛山 | |
吴越世宗—钱元瓘 | 浙江省杭州市玉龙山 | |
吴越成宗—钱弘佐 | 浙江省杭州市玉龙山 | |
吴越忠逊王—钱弘倧 | 浙江省绍兴市秦望山 | |
吴越忠懿王—钱弘俶 | 河南省洛阳市 | |
闽太祖—王审知 | 宣陵 | 福建省福州市莲花峰 |
闽太宗—王延钧 | 福建省福州市莲花峰 | |
闽康宗—王昶 | 福建省福州市胭脂山 | |
闽景宗—王延曦 | 福建省福州市 | |
汉太祖—刘安仁 | 广东省广州市兴王府 | |
汉代祖 | 海曲陵 | |
汉烈宗—刘隐 | 德陵[南汉] | |
汉高祖—刘䶮 | 康陵[南汉] | 广东省广州市兴王府 |
汉中宗—刘晟 | 昭陵 | 广东省广州市 |
汉后主—刘鋹 | 广东省曲江越王山 | |
南平武信王—高季兴 | 湖北省江陵龙山 | |
南平文献王—高从诲 | 湖北省江陵龙山 | |
南平贞懿王—高保融 | 湖北省江陵龙山 | |
蜀高祖—孟知祥 | 和陵 | 四川省成都市磨盘山 |
蜀后主—孟昶 | 河南省洛阳市 | |
唐义祖—徐温 | 兴陵 | |
唐烈祖—李昪 | 永陵[南唐] | 江苏省南京市牛首山 |
唐元宗—李璟 | 江苏省南京市牛首山 | |
唐后主—李煜 | 金陵 | 河南省洛阳市北邙山 |
汉世祖—刘旻 | 山西省太原市交城县 |
三国时期曹操的所有谋士
曹操的谋士真叫一个字--多。到底有多少呢,细数之下,102位,不要为此惊叹了,看看都是那些吧。智囊中包含:骨干谋士、重要谋士、以及各级掾属,直到曹操去世为止,共有一百零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