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
陆机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故世称“陆平原”。 

介绍

陆机陆机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故世称“陆平原”。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其实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

人物简介

陆机(261~303)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祖陆逊是东吴丞相,父陆抗是东吴大司马。陆抗去世时,陆机14岁,即与其弟兄分领父兵,为牙门将。20岁时,吴灭,与其弟陆云退居旧里,闭门勤读。太康十年(289),陆机与陆云来到洛阳,拜访太常张华。张华大为爱重,说:“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广为称扬,使陆氏兄弟享誉京师,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当时贾谧当权,开阁延宾,一时文士辐凑其门,其中著名的有24人,号“二十四友”,陆氏兄弟亦入其列。历任国子祭酒太子洗马著作郎等职。永康元年(300),赵王伦专擅朝政,以陆机为相国参军。次年,赵王伦阴谋篡位,以陆机为中书郎。伦败,陆机涉嫌,收付廷尉,赖成都王颖、吴王晏等救理,得减死,徙边,遇赦而止。后入成都王幕,参大将军军事,又表为平原内史。太安二年(303),成都王举兵伐长沙王,以陆机为前将军前锋都督。兵败,为怨家所谮,被杀,夷三族。

文学成就

陆机是西晋太康、元康间最著声誉的文学家,被后人誉为“太康之英”。就其创作实践而言,他的诗歌“才高词赡,举体华美”(钟嵘《诗品》),注重艺术形式技巧,代表了太康文学的主要倾向;就其文学理论而言,他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陆机《文赋》
陆机流传下来的诗,近半数是乐府诗拟古诗。这类作品中有不少是敷衍旧题、摹拟前人之作,与古诗词旨无殊,达到了“思无越畔,语无溢幅”的程度;其失在于缺乏个人情感的抒写,所以被后人讥为“束身奉古,亦步亦趋”(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不过,其中也不乏寄兴颇深的作品。如《君子行》中写道:“天道夷且简,人道险而难。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环境的复杂和人生祸福无常的体会。《长安有狭邪行》中说:“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守一不足矜,歧路良可遵。”《长歌行》中说:“容华夙夜零,体泽坐自捐……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都反映了诗人强烈的政治追求和仕途蹭蹬、大志不遂的苦闷心情。除乐府之外,陆机还有为数不多的纪行诗和亲朋赠答诗,情感真挚,较少雕饰,艺术成就较高。如《赴洛道中作》二首抒发去国离乡的悲苦心情,极为凄楚动人,是陆机五言诗的代表作。其中“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山泽纷纡余,林薄杳阡眠”、“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等,都是情景交融的佳句。又如他的四言诗《赠弟士龙》:“昔我斯逝,族有余荣。今我来思,堂有哀声。我行其道,鞠为茂草。我履其房,物存人亡。”写邦家颠覆、亲故丧亡,极其沉痛。再如《赠尚书郎顾彦先》(其二)描写暴雨成灾的景象,表达了对国事的关心和对灾民的同情,在西晋诗歌中比较少见。此外,个别诗篇中也不乏优美的意境和佳句,所以东晋孙绰说:“陆文如排沙简金,往往见宝。”(《世说新语·文学》篇)

在艺术风格上,陆机诗的主要特点是讲求形式的华美整饬,以其深厚的学力、繁缛的辞藻、纯熟的技巧,表现一种雍容华贵之美。这种艺术追求,极大地影响了西晋诗坛的艺术倾向,形成“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文心雕龙》·明诗》)的局面。陆机诗虽然以词藻典雅见长,但是像“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激楚伫兰林,回芳薄秀木”(《招隐诗》)这类诗句,着意避俗,刻炼太过,见出斧凿之痕,反伤自然之美。这是陆诗的主要缺点,即使是他的名篇《赴洛道中作》也不免于此病。再则,陆诗大量运用对偶句式,有的几乎通篇对偶,“开出排偶一家”(沈德潜《古诗源》),虽然工整圆稳,却无空灵矫健之气,流于孱弱呆滞。另外,陆诗过于追求辞藻富赡,失于裁剪,导致繁芜之累。所以孙绰称“陆文深而芜”,《《文心雕龙》·才略》篇也说:“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

陆机《文赋》
陆机的赋今存27篇,或感时节之代谢,或悲故旧之丧亡,或抒思乡之情愫,大多篇幅短小,文笔清灵。如《叹逝赋》中写道:“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把亲故凋零的哀伤写得回环往复,曲折情深。陆机的赋中有不少咏物之作,如《瓜赋》,300字左右,咏物寄怀,体现了作者的道德观;《漏刻赋》写景而兼以想象,夹叙夹议,将抽象的时间描写得十分生动。陆机的赋中最有名的是《文赋》。这是文学史上最早采用“赋”的体裁而写成的文学理论著作。其中既总结了以前作家的经验,也融合了陆机本人创作的甘苦。陆机的文,思想内容比诗、赋更为充实,时有峭健之笔。其中著名的有《辨亡论》,论东吴兴亡之由,归于能否得人,议论滔滔,笔势流畅,可称为西晋论文中最为博大的篇什,《吊魏武帝文》,是看到曹操遗令有感而作,文中肯定了曹操的事功,又对这位叱咤风云的豪杰在死亡面前不能摆脱对家庭琐务的牵挂之情而暗含讥刺,文笔时而峭拔豪放,时而委婉细腻。又有《汉高祖功臣颂》,文辞闳丽。刘勰称:“陆机积篇,惟《功臣》最显;其褒贬杂居,固末代之讹体也。”(《《文心雕龙》·颂赞》)刘勰前两句评语十分精当,后两句认为陆机“褒贬杂居”的写法,不甚合“颂赞”之体,是不正确的。“褒贬杂居”正是陆机对“颂赞”一体的革新。陆机还有《演连珠》50首,每首8句,以自然界或人类社会某种现象为喻,经过推衍阐发,再关合到政治与人生中的某种道理。运思巧妙,说理精深,辞丽言约,气韵圆转,有流丸之妙。“连珠”一体始于汉代,扬雄班固以后多有拟作,而《《文心雕龙》·杂文》篇皆讥为“欲穿明珠,多贯鱼目”,独推陆机的《演连珠》为“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广于旧篇”。另外,他的《豪士赋序》讽刺齐王矜功自伐、受爵不让,比起汉魏文章来,句式更为整饬,声律更为谐美,典故更为繁密。陆机是骈文的奠基者。像上面提到的《叹逝赋序》、《豪士赋序》、《吊魏武帝文》等,以情带理,是西晋骈体文的典型。

据《晋书·陆机传》载,陆机所作诗、赋、文章,共300多篇,今存诗107首,文127篇(包括残篇)。原集久佚。南宋徐民瞻得遗文10卷,与陆云集合刻为《晋二俊文集》,明代陆元大据以翻刻,即今通行之《陆士衡集》。明代张溥所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有《陆平原集》。

书法成就

陆机文名盖世,书名自然被文名所掩,南齐王僧虔云:”陆机书,吴士书也。无以较其多少。“《宣和书谱》云:”机自归晋,闭门十年,笃志儒学,无所不窥,书特其余事也。“以故虽能章草,以才长见掩耳”。

陆机《平复帖》
陆机的传世书法作品不多,宋内府收藏的墨迹有草书《平复帖》、行书《望想帖》。据目前书法界多数人观点,《平复帖》为中国历史上目前发现的第一件存世法书真迹。古代书家在陆机之前者,均无可靠的墨迹流传;古代墨迹在《平复帖》之前者也不少,但它们的作者都没有留下名字。因此,陆机被公认为第一位让后人一睹风采的文士书法家。

《平复帖》,冷金笺本,草书,无款。纵二三·八厘米,横二零·五厘米。凡九行。约八七字,仅存八四字,由于年久纸糜,有数字不辨,安歧《墨缘汇观》称:“其文苦不能尽识。”张丑《真晋斋记》仅释出十四字。启功先生精于书艺,博通文史,寻其残笔,作出全帖通读释文。此卷前有“平原内史陆机士衡书”一行小字,其中“平”字已脱落,为唐人补书。并有宋徽宗赵佶的泥金题签,帖因首行有“平复”两字得名。

《平复帖》寥寥数行,字字珠玑,被誉为天下法书之祖。董其昌跋曰:“盖右军以前,元常以后,唯存此数行,为希代宝。”

陆机《平复帖》
很行时间以来,书法界提到《平复帖》,往往是谈及它作为“天下法书之祖”的历史价值,而很少涉及它的艺术价值。人们总是以神秘的眼光看待它,把它当作书法史上的特例。加之其字迹难辨,用笔草率,不合传统的挥洒流畅的审美口味,又无明显的师承渊源。因此在浩翰无垠的书法长河中孤立无援,奇特突兀。随着近些年来汉简纸,魏晋写经的发现,人们的视野扩大了,审美观点也随之变化。在看惯了华丽妍美的文人书法之后产生了强烈的返璞归真的心理。对《平复帖》朴素自然的风格产生了新的认识。

《平复贴》用笔古雅,点画苍劲有力,朴实雄厚。全帖字字独立,每字笔画粗细变化不大,没有出锋特长特细之笔,粗细之变化完全靠笔之提按来完成,说明陆机当时用的是秃毫之笔,因此笔画短促有力,苍劲古朴,如“平”字第一笔,凌空取势,迅速入纸,重按后提锋向右出尖,把一横变成一点,既体现了秃锋的特点,又流露出古雅苍劲的风致,再如“吾”字,几乎一气呵成,藏锋入笔,转锋向下,再折锋向左上,转笔后向下顿笔,再完成以下转折,全字无一长笔,却短促浑厚,骨力充盈。此外,《平复帖》多用圆笔,几乎字字可见,如“复”“初”等字的转折,如“来”字之钩,皆用圆笔。明张丑评价道:“《平复帖》最奇古,与索幼安《出师颂》齐名。惜剥蚀太甚,不入俗子眼。然笔法圆浑,正如太羹玄酒,断非中古人所能下手。”

《平复帖》在结字上迂回盘绕,如“赢瘵”两字,蜿蜒曲折,盘旋环绕,近人傅增湘赞其“笔力坚劲倔强,如万岁枯藤”。此外,《平复帖》还打破了传统章草重心稳定,平正和谐的结字特点,讲究斜中取正,险中求稳,增加了草书的流动感。如“初来”的“来”字,由于左边笔画较多,中间一竖又向右出弧度。所以显得左重右轻,于是最后一点离得较远,以使偏左的重心被矫正过来,产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拙中见巧的艺术效果。

陆机《平复帖》
《平复帖》章法潇洒率意,妙趣天成。行笔流畅而又遒劲,字不相连却气脉贯通。信笔而书,朴素自然,绝无半点迟疑造作之感。米芾赞其“火箸画灰”。

《平复帖》是章草向今草的转变过程中最为典型的杰作。一方面,它去掉了章草最大的特点--波磔。这与楼兰残纸中以秃笔所书章草相神似。此外,字形大小出现变化,字与字之间出现照应联系,这些都说明它已经具有今草的特点。另一方面,它的中锋圆转,不露圭角的用笔方法,又有明显的篆、隶意味,还没有完全脱离章草,清吴升在《大观录》中评道:“草书若篆若隶,笔法奇崛。”纵观全篇,如冬蛰初醒的龙蛇,乍盘乍行,不似今草之纵笔奔驰。由此可见,《平复帖》除了它的高超的艺术价值和“法书之祖”的历史价值之外,还可作为研究书法及字体演变的参考。同时,它简练古雅,圆转自然的书法风格还深深影响了后世书家,五代杨凝式根据这一书法风格创造了“削繁为简,破方为圆”的杨疯子书风。明顾复《平生壮观》中云:“(《平复帖》)古意斑驳,而字奇幻不可读,乃知怀素《千字文》、《苦笋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法》诸草圣,咸人此得笔。”

陆机墓

据旧县志载:福泉山头丞相坟,通波曲曲绕墓门,日落青枫不知路,寻春来吊墓中魂。陆机墓又称丞相坟,将军墓。旁有庵,在福泉LLI脚下,通波塘西畔,系县古迹,常有文人学士来竭墓凭吊。

作品欣赏

拟古七首

拟西北有高楼
高楼一何峻。苕苕峻而安。绮窗出尘冥。飞阶蹑云端。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草随风结。哀响馥若兰。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伫立望日昃。踯躅再三叹。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拟东城一何高
西山何其峻。层曲郁崔嵬。零露弥天坠。蕙叶凭林衰。寒暑相因袭。时逝忽如遗。三闾结飞辔。大耋悲落晖。曷为牵世务。中心怅有违。京洛多妖丽。玉颜侔琼蕤。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长歌赴促节。哀响逐高徽。一唱万夫欢。再唱梁尘飞。思为河曲鸟。双游丰水湄。

拟兰若生春阳
嘉树生朝阳。凝霜封其条。执心守时信。岁寒不敢雕。美人何其旷。灼灼在云霄。隆想弥年时。长啸入风飘。引领望天末。譬彼向阳翘。

拟苕苕牵牛星
昭昭天汉晖。粲粲光天步。牵牛西北向。织女东南顾。华容一河冶。挥手如振素。怨彼河无梁。悲此年岁暮。跂彼无良缘。睆焉不得度。引领望大川。双涕如沾露。

拟青青河畔草
靡靡江蓠草。熠熠生河侧。皎皎彼姝女。阿那当轩织。粲粲妖容姿。灼灼华美色。良人游不归。偏栖独只翼。空房来悲风。中夜起叹息。

拟庭中有奇树
欢友兰时往。迢迢匿音徽。虞渊引绝景。四节游若飞。芳草久已茂。佳人竟不归。踯躅遵林渚。惠风入我怀。感物恋所欢。采此欲贻谁。

拟涉江采芙蓉
上山采琼蘂。穹谷饶芳兰。采采不盈掬。悠悠怀所欢。故乡一何旷。山川阻且难。沉思钟万里。踯躅独吟叹。

为周夫人赠车骑

碎碎织细练。为君作褠襦。君行岂有愿。忆君是妾夫。昔者得君书。闻君在高平。今时得君书。闻君在京城。京城华丽所。璀璨多异端。男儿多远志。岂知妾念君。昔者与君别。岁聿薄将暮。日月一何速。素秋坠湛露。湛露何冉冉。思君随岁晚。对食不能飱。临觞不能饭。

艳歌行

扶桑升朝晖。照此高台端。高台多妖丽。洞房出清颜。淑貌耀皎日。惠心清且闲。美目扬玉泽。娥眉象翠翰。鲜肤一何润。彩色若可餐。窈窕多容仪。婉媚巧笑言。暮春春服成。粲粲绮与纨。金雀垂藻翘。琼佩结瑶璠。方驾扬清尘。濯足洛水澜。蔼蔼风云会。佳人一何繁。南崖充罗幕。北渚盈軿轩。清川含藻景。高岸被华丹。馥馥芳袖挥。泠泠纎指弹。悲歌吐清音。雅舞播幽兰。丹唇含九秋。姘迹凌七盘。赴曲迅惊鸿。蹈节如集鸾。绮态随颜变。澄姿无定源。俯仰纷阿那。顾步咸可欢。遗芳结飞飙。浮景映清湍。

平复帖

陆机陆机


平复帖西晋陆机书章草纸本纵23.8厘米,横20.5厘米藏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