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彦良
桂彦良
桂彦良简介
桂彦良(?-1387),名德,以字行,号清节,浙江慈谿人。明初儒者。
桂彦良生平
桂彦良草书
桂彦良(1321-1387)
名德,号清节,以字行,元末明初慈溪人。元乡贡进士,为包山书院山长,后改平江路教授,罢归。洪武六年(1373)征诣公车,授太子正字,迁晋王府右傅,朱元璋称其“江南大儒,惟卿一人”。卒谥文裕。《中国历代书法鉴赏大辞典》称其“善书法,行草书学晋二王和唐怀素笔法,奔放秀美”。著有《清节集》、《清溪集》等多种。《明史》卷一百三十七有传。
张世诚、方国珍交相征辟,均不就。洪武六年(1368)应诏赴阙,授太子正宗,与宋濂、孔克袁同为太子诸王及功臣子弟师。迁晋王府右傅。后钦定王府官制,改左长史。入朝京师,上《太平治安十二策》,太祖称其为“通达事体,有裨治道”的“通儒”。洪武十八年(1385)告归。越二年卒。
桂彦良善书,尤工草书,其书学孙过庭《书谱》上溯二王,颇得其真谛。
虽然桂彦良在明朝初期的书坛上名声不大,但此帖中字画使转起落,用笔枯涩浓淡,章法参差掩映,使人看上为之-亮。《比到京帖》曾经淮安周氏和鉴藏家张葱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