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一琦
乔一琦
乔一琦(1571~1619年)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乔中武举,受委把总,奉命练兵孟河。后任辽东广宁卫守备,不久移驻山海关东之滴水崖,乔书大字“镇星之精”于石。万历四十六年五月,乔升任辽东镇江卫游击,日夜练兵,从不懈怠,以防境外后金军入侵。是年,金兵攻抚顺,神宗帝惦念辽警,召刘为左府佥书。翌年二月,经略杨镐令大将军刘等率兵四路出师,刘为南路右翼,当时需挑选勇敢善战的人当先锋,大将军说:“谁也没有乔公子合适!”于是拜乔为游击将军,统领健卒500人先行开道,兼监督由姜弘立、全景瑞统帅的朝鲜军并肩进击。乔军进入宽奠口,与后金军遭遇,激战数十次,所向披靡。接着,乔与海盖道、康应乾所率朝鲜军合兵,军队集结于富蔡郊外,准备深入敌后进击。此时,刘所率南路主力败溃,几乎全军覆没。乔军陷入包围,转战退至滴水崖,乔中流矢,打算移据固拉库崖准备反击。不料,朝鲜军主帅姜弘立、全景瑞被俘投敌。乔腹背受敌,图谋恢复无望,又宁死不降,便面向京师跪拜后,从容投崖自殉,时年49岁。从死士卒有42人。
明熹宗临朝,兵科杨涟奏乔殉难之事,熹宗皇帝嘉奖其义,封赠乔为左府都督同知,袭陛四级,子本卫世袭百户。赐钱财建特祠于法华镇西三里处乔家宅,名乔一琦祠堂,朝廷每年派官致祭。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朝廷赐乔忠烈,加谥号太傅,入祀忠义祠。乾隆皇帝在苏州见到乔的后裔乔光烈时称赞说:“汝家真文武世家也!”
至今,遵义路街道仍有乔氏一脉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