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道昭
郑道昭
郑昭道(公元?—515年)北魏书家。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荥阳(今属河南省)人。官国子祭酒、光州刺史,后人秘书监,谥曰文恭。工书善正书,体势高逸,作大字尢佳。郑道昭书《郑文公碑》这是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郑道昭为了纪念其父所刻。当时郑道昭是光州刺史,刚开始刻在天柱山巅,后来发现掖县南方云峰山的石质较佳,又再重刻。第一次刻的就称为上碑,字比较小,因为石质较差,字多模糊;第二次刻的便称为下碑,字稍大,且也精晰,共有五十一行,每行二十九字,但并没有署名,直至阮元亲临摹拓,且考订为郑道昭的作品后才受至重视。 

简介

郑道昭(?~516)北朝魏诗人、书法家。字僖伯。荥阳开封(今属河南)人。北魏大臣郑羲幼子。孝文帝时,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太和十九年(495)随孝文帝南征,在悬瓠君臣联句作歌,传为佳话。宣武帝初,迁秘书监,因从弟郑思和事株连,出为光州刺史,转青州刺史。后复入为秘书监。死后追赠镇北将军、

郑道昭郑道昭作品
相州刺史,谥文恭。
郑道昭郑道昭

郑道昭出身荥阳世家。按北魏的门第制度,荥阳郑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李氏、赵郡王氏是山东汉世族中为首的五姓。因此,郑道昭也是个出身于名门望族,世代簪缨的人物。他生在中国南北分立和动乱的时代,长于大江以北的中原地区。这时中原地区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主,各民族的文化发生了融合变化。仅就文字和书法艺术方面来讲,这时候的文字从篆隶体转向楷书字体。北朝的楷书字体受少数民族的影响,在钟太傅完型的楷书字体上出现了繁体和简体,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偏傍揉杂的新字,形成了许多后世所称谓的“六朝别字”。在书法艺术上虽然保存和沿续了篆、隶的笔法,但在古茂朴质之中增添了粗犷、豪放的气息,发展了显明的出方入圆的笔法。这时期的南朝的文字和书法艺术,虽同样地是承袭汉魏两晋以来的传统,但由于地域的不同,在文字方面很少出现“别字”。书法方面宗法卫夫人(茂漪)和二王(羲之和献之)的体系,以流便婉丽为主。形成了北朝书法雄强,宜于碑志榜额;南朝隽逸,宜于书帖函读的迥然有别的两种风格。这是在时代共性中出现的地域差异,也是地域共性反映的自然规律。在我们探讨郑道昭书法艺术时,就可看出他的地域性是很明显的。郑文公碑的笔画有方也有圆,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混合篆势、分韵、草情在一体,刚劲姿媚于一身,堪称不朽。另外南方瘗鹤铭和此碑的风格相似,而且同是摩崖书,刻于江苏丹徒之焦山上,但可惜后来因为石崩碎裂,已无法再见全貌。

在北朝文学开始兴起之际,郑道昭是较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其诗长于写景,略具清拔之气,风格与南朝的谢灵运和鲍照相近,跟其他北朝诗人模仿齐梁不同。如《与道俗□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的"双阙承汉开,绝□虹萦□;涧□禽朝迷,窦狭鸟过亟",《登云峰山观海岛》的"山游悦遥赏,观沧眺白沙",笔力劲健,较有气势。他的文章,两篇是章表,无甚特色,仅《天柱山铭》尚有文采。《魏书·郑羲附道昭传》说他"好为诗赋,凡数十篇",但

郑道昭郑道昭作品
今仅存诗4首,文3篇。辑入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郑道昭喜欢修身养性,炼气化丹,曾于延昌元年(512年)在莱州大基山依车、西、南、北、中虚设"青烟寺"、"白云堂"、"宋阳台"、"玄灵宫"、"中明坛"等炼气之处,并刻字志之,还做了一首《置仙坛诗》题刻于壁。从此,莱州云峰山、大基山光彩大增,名扬四海。熠熠生辉的石刻,使海内外游人墨客向往。

他书刻于青、光二州山崖的众多题刻,总称“云峰刻石”(包括掖县的云峰山、太基山,平度县的天柱山,益都县玲珑山)。清嘉庆道光间山东云峰山、天柱山等处,发现郑道昭所书40多处,成为北魏书法艺术的三大宝库之一。其中以《郑文公上碑》、《郑文公下碑》、《论经书诗》、《观海童诗》等摩崖刻石最为著名。从郑道昭的这些书法艺术代表作来赏析,他的书艺风格特点是,下笔多用正锋(偶用侧锋),大起大落;起落转折,处处着实;间用侧锋取势,忽而峻发平铺,既有锋芒外耀,尤多筋骨内含。妙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或体方而用圆,或用方而体圆。故能给人以结体宽博,笔力雄强的感受。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把郑道昭云峰刻石42种列于“妙品”上。称“云峰山刻石,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

郑道昭“少而好学,综览群言”,以诗赋著名于当世,常常与皇帝对座饮酒赋诗,颇得皇帝赏识。早年在朝廷做官,当过国子祭酒(教育部长),多次上书北魏孝文帝,请求“招集英儒,广开学校”。后出任地方官,任青州刺史、平东将军,他为政宽厚,不任威刑,为吏民所爱。同时,郑道昭对书法艺术和文字研究也很有造诣。郑道

郑道昭郑道昭书法
照留在世上的40余处碑刻,在山东主要集中在青州、平度、莱州等地。在青州有3处,都在玲珑山,山顶有两处,山下有一处。

山顶的两处,一处叫《白云堂题名》,全文是“荥阳郑道昭白云堂中解易老也”13个字,刻在山前通天洞内的西壁上,字径4厘米,笔墨遒劲有力,古朴浑穆;另一处在山顶祠宇东北门侧,称《北峰山题名》,据志书记载,原有“荥阳郑道昭解衣冠处”9个字,可惜年代久远,风雨浸蚀,祠宇毁坏,现在已经找不到了,现仅有碑上半部的拓片传世,极为珍贵。山下的一处在北麓山谷内,称《白驹谷题名》,最大,也最为知名。巨大石壁上刻有“中岳先生荥阳郑道昭游槃之山谷也”、“此白驹谷”共19个大字,字径一尺见方,整个题名结构宽博,笔意苍老。《白驹谷题名》不仅是郑道昭40余处碑刻之最,也堪称1500年前中国榜书之最。

郑道昭郑道昭书法
郑道昭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化的年代,文字和书法也在这个时期逐渐地由汉隶向楷书演变,并且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魏碑”体。郑道昭留在世上的40多处碑铭,玲珑山上就有3处,山顶2处,山下1处。山顶的两处,一曰《白云堂题名》,一曰《北峰山题名》。《白云堂题名》全文是“荧阳郑道昭白云堂中解易老也”13字,刻在山前通天洞内的西壁,苍劲朴茂。《北峰山题名》全文9字:“荧阳郑道昭解衣冠处”。据志书载,它在“山巅祠宇东北门侧”。山下的一处最为著名,那就是镌刻在北峰溜内一块巨大石壁上的《白驹谷题名》。

《白驹谷题名》是郑道昭最后一次游玲珑山时留下的。当时,他在青州刺史任上,接到朝廷的命令,要他回京都洛阳再次担任秘书监(秘书省长官,管理图书著作等事)。已是晚年的郑道昭对自己待过一些时间的地方颇有些留恋。启程之前,他再一次来到玲珑山,饱览那里的风光,告别那里的“仙山琼阁”。晚上借宿“逄公祠”,应祠中住持道人之求,挥毫泼墨,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白驹谷题刻。

书法艺术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任何伟大的艺术也都不会离开当时的时代和地域的影响,更不会没有继承就产生新的创造。在我们探讨郑道昭的书法艺术时,有必要看看他对传统的继承,看看有哪些前辈书法家对他起着影响,以及在同时代同地域的书法风

郑道昭郑道昭作品
格对他的影响,才容易评价他自己在书法艺术上有什么发展。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不论民族血缘,社会结构还是文化生活各个方面,都在起着变化和发展,这就是总的时代性。它同以前的战国时代和秦汉之际,有着相似的骤变状态,一切事物都在急剧的更新。现在只谈谈关于汉族文字的书法艺术。北朝的书法艺术是继承东汉末期的篆隶和三国两晋时期的锺繇卫罐这个体系的楷书而发展起来的。

东汉末期大书法家蔡邕,善篆隶。熹平中兴奏定六经文字,亲书凿碑立于太学门外,后世称谓“鸿都石经”。他的书法“骨气洞达,爽爽有神”。杜度,善草书,时称“神妙”。杜度的弟子崔瑗和张芝,能继师钵。崔瑗“出体甚浓”而“点画之间,莫不调畅”。与杜书“微瘦”有别,故时称之为“草贤”。张芝书“精熟神妙”,更过杜度。他又创今草,“劲骨丰肌”,“字皆一笔而成”,看了有“凭虚欲仙”之感,故时称“草圣”。据说张芝家里人著的衣服素缣,都先经过他书写然后上染,他每次“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同时期的颖川人刘德升,以行书擅名。他的行书“风流婉约,独步当时”,后人称他为“行书之祖”。

三国时期的钟繇,仕魏官至太傅,人称钟太傅。先从刘德升学书法,为其入室弟子。后又师法曹喜、蔡邕,故兼善各体,集众所长,尤精于隶、楷和行书。梁袁昂在《书评》中称道:“锤繇书意气密丽,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行间茂密,实亦难过。”唐张怀罐称锺繇“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敌,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锺繇在书法史上的功绩,不仅使楷体笔法完备起来,而且对汉字的定型有很大贡献。锺繇的行书对王羲之的影响很大。与钟繇同时的胡昭,也是刘德升的弟子,与锤繇齐名:善行草书,有“胡肥锺瘦”的世评。东吴有皇象,师法杜度,最工章草。笔势沈着痛快,纵横自然。魏之韦涎,诸书并善,尤精题署。袁昂评他的书法是“龙威虎振,剑拔弩张”。以上诸家是对我国北方书法有较大影响的。他如卫茂漪、王羲

郑道昭郑道昭作品
之等人,他们是对我国南方书法有大影响的(这里从略)。由于南北两派的风格有别,擅长亦自不同。如北方书法家均长于碑榜、志铭,书体古茂密实,豪迈浑穆;南方书法家善于…书札函读,书体流便婉丽,潇散飘逸。如春兰秋菊,是各有千秋的。虽在同一时期,由于地域的不同而出现了地域性的差别,形成了后人称谓的“南帖北碑”。

此外,再从敦煌发现的十六国、北朝的写经中,还可印证北方的书法风格。我们从西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所写的《波罗经》真迹中,可以看到晋人的书法,还非常显著地受到汉代木简字体的影响,结体端庄,笔法古茂。到了十六国时期,如前秦甘露元年(公元359年)所写的《譬喻经》,西凉李嵩建初七年(公元4U年)所写的《妙法莲华经》,北凉沮渠氏承平十五年(公元457年)所写的《佛说菩萨藏经》这些真迹,还是继承并发展了汉魏这一系统的风格。它们大都微参隶法,结体古茂朴厚。

北朝的写经真迹,是在十六国的书法基础上有所发展的。这时的楷书参以隶法的成分日益淡薄,而笔法却参用篆籀,结体就在茂密之中,又宕以逸气。如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所写的《大般涅盘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所写的《大智度论》,延昌元年(公元513年)所写的《摩诃衍经》、《华严经》等,大都是结体庄茂,笔力骏放,达到了高度艺术水平的书法作品。

书法艺术成就

从碑刻和传记里只能看到郑道昭好为诗赋,长于吏治的描述,就是没有提到他工于书法。在上面举出的山东汉世

郑道昭郑道昭
族里为首五姓中,就有见于传记的名书法家。如西晋末年有范阳的卢谌,清河的崔悦。卢师法钟太傅,崔师卫罐,又都学索靖的草书,皆成为当代的名书法家,而且家学递传,代有传人。卢谌传子偃,偃传子邈,邈传子玄,玄传子度世,度世传子伯源。崔悦传子潜,潜传子宏,宏传子浩。故北魏初年工书者,称崔卢二门。由于北朝书法受到崔、卢两家的影响、也就是说北方书法还是在钟繇和卫瓘的书法体系内发展的。崔卢两家虽以书法名世,但作品传世罕见;荥阳郑氏以经济起家以文章名世,故道昭父子之善书不见于传记。由此看来,似为政名所掩。如《魏书,郑道昭传》及《郑文公之碑》中都没提到他会书法的事。传载“道昭好为诗赋,凡数十篇,其在二州,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吏民所爱”。及碑云:“季子道昭,博学明镌,才冠秘颖,研图注篆……”为此,中国书法史就淹没了郑道昭的大名,幸而有云峰诸山摩崖刻的存在,使我们今天还能够看到他那精湛的书法艺术。

北方书法名家都长于榜书,如魏之韦诞,诸书并差,尤善题署。他的书法有“龙威虎振夕剑拔弩张”之势,这种书风一直传留下来。列了周齐之际,赵文深的书法名极一时:“文深少学楷隶……雅有钟王之则,笔势可观。当时碑榜,唯文深及冀隽而已……至于碑榜,王褒亦每推先之……世宗令至江陵书《景福寺碑》,江南人士亦以为工。”由此可见,北朝的书法艺术是以碑榜题署见长的。以上所举二人,韦诞在前,赵文深在后,北朝书法主流

郑道昭郑道昭书法
未更。郑道昭生于韦氏之后,赵氏之先,他们的书法体系自当并入其间。再从云峰诸山刻石来看,郑氏书法的结体庄严朴茂,浑实古厚而又潇疏飘逸。在用笔方面是雄强有力,出方入圆,篆、隶笔法兼收并使。是在锺繇、卫璀的楷书体系方面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应当说郑道昭的书法艺术是北朝书法体系中的一个典型。因为他是上承自东汉末期到三国两晋以来,各大书法家的集大成者。与蔡邕、韦诞、锺繇、卫罐诸人是血脉相通,源渊有自的。

其生性闲适散逸,喜游山水,好为诗赋,尤工书法。在光州各地题刻甚多,计有莱州城南云峰山摩崖石刻大小20处,城东大基山15处,天柱山(今属平度市)8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字由汉隶向楷书发展变化时期,郑道昭融百家之长于一体,刻意创新,笔力圆劲苍健,结构严谨,运笔娴熟自然。其代表作为“郑文公上碑”和“郑文公下碑”。此二碑刻于天柱、云峰二山,碑文颂扬其父才智功德,被誉为“隶楷之极”。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赞为“文苑奇珍”,康有为则称其“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仰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不尽”。祝嘉先生把郑道昭与王羲之并列为“北方书圣”,刘海粟则赞其为“一代文宗”。

郑道昭郑道昭作品
郑道昭喜欢修身养性,炼气化丹。曾于延昌元年(512)在大基山依东、西、南、北、中虚设“青烟寺”、“白云堂”、“朱阳台”、“玄灵宫”、“中明坛”等炼气之处,并刻字志之,还作诗一首《置仙坛诗》题刻于壁。后任青州刺史兼平东将军,复为秘书兼加平南将军。熙平元年(516)卒,谥号文恭。

按现在存世的摩崖刻石与郑氏书法最为接肩并躯相似的有《石门铭》与《瘗鹤铭》。康有为称:“北碑中若《郑文公》之神韵……《石门铭》之疏逸。”又说:“高美则有《郑道昭碑》;”“爱精丽之碑,莫若《郑文公》、《石门铭》……以其为隶楷之极则也。”又说:“《石门铭》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欲仙,源出《石门颂》、《孔宙》等碑。皆夏殷旧国,亦与中郎分疆者,非元常所能牢笼也。《六十人造像》、《郑道昭》、《瘗鹤铭》乃其法乳,后世寡能传之。”我认为康氏此论确属至确。评价郑道昭的书法艺术要从他继承的传统来看他的发展成就。正如李瑞清在他写的《书跋》中说:“不知篆隶而高谈北碑,妄也。所以我们研究郑道昭的书法艺术,要从他的笔法源流和字体间架结构,篇幅的分章布白上去认识,才会评论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