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迈书法欣赏
行书新茗帖 镜心 纸本
历史年代:
创作年代:公元 2009 年
尺  寸:25×32 厘米
钤 印:鉴藏印:李琪家藏子子孙孙永为宝贮、公孙父、闲素生泰恒吉、项氏、子京、项氏所藏、霜柏轩、季子、谢稚柳鉴赏印、秋兰室藏书画
著 作:出版:《宋元明清法帖墨迹》P6,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4月。
内容介绍:释文:迈少禀,适得嘉邸新茗,颇佳。仰恃眷予之素,辄以十片分纳燕几,聊备虞晏之须。傥蒙台慈阔略轻微之罪,特赐容留,不胜幸甚。迈已拜禀劄之敬,兹不敢复缕陈,伏乞台察。右谨具申呈。五月廿四日,门生洪迈劄子。 备注:曾经李琪、项元汴递藏。李琪:明初大臣李善长之子。洪武九年(1376), 明太祖朱元璋以长女临安公主婚配之,因称李琪驸马。家藏颇富,传世有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北宋拓,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称李琪驸马本。 洪迈与《容斋随笔》 郑献成 洪迈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洪皓、哥哥洪适,都是著名的学者、官员,洪适官至宰相。洪迈其父洪皓官至礼部尚书,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奉命出使金国,由于毅然拒绝接受金人所授的官职,被扣留十余年。其间虽不似西汉苏武“噬毛茹血”,亦饮受凌辱,尝尽辛酸,然始终不失气节。后因金国大败,方被遣归宋,于绍兴十三年(1142年)回到临安。洪迈是洪皓的季子,23岁时考中博学鸿词科进士,从此开始步入仕途。历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人为左司员所删定官。后因其父洪皓斥责秦桧与金勾结一事遭贬而受牵连,被降调为福州教授,召入左司员外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洪迈奉命出使金国,书用敌国礼仪,金人令他改“陪臣”二字,他坚决不从,为金国所困辱。后遣归,知赣州(今江西赣州)、婺州(今浙江金华),迁敷文阁待制,参与修撰《四朝国史》。宋宁宗时,以端学士致仕。 洪迈学识渊博,著书极多,文集《野处类稿》、志怪笔记小说《夷坚志》,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笔记《容斋随笔》等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作。 作为一个博学多识的士大夫,洪迈一生涉猎了大量的书籍,并养成了作笔记的习惯。读书之际,每有心得,便随手记下来,洪迈穷40余年之功编纂而成了巨著《容斋随笔》。《容斋随笔》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5篇74卷。内容广涉历代治乱兴衰、纵横韬略、处世为人、文坛趣事、历史珍闻等,被誉为是补《资治通鉴》之不足,集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之精粹的珍品。 《容斋随笔》是关于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笔记,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内容。既有宋代的典章制度,更有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风云和文坛趣话,以资料丰富、格调高雅、议论精彩、考证确切等特点,卓然超越众多的同类著作之上,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读这部书,就象是在书林中穿行,在文海中畅游,在史坛上俯瞰,在政界中视察。 《容斋随笔》不仅在中国历史文献学上有着重要的价值、贡献、地位和影响,对中国历代经史典籍的重评发展亦意义重大。宋代的笔记小说数以百计,此书问世近800年来堪称是其中的出类拔苹之作,从此成为历代皇室所必藏的珍籍。受到了皇帝,高官,幕僚,学者及普通百姓的普遍青睐。 明代河南巡抚、监察御史李瀚曾对此书有一番评论:“此书可以劝人为善,可以戒人为恶;可使人欣喜,可使人惊愕;可以增广见闻,可以澄清谬误;可以消除怀疑,明确事理;对于世俗教化颇有裨益!” 明人李翰盛称读此书可“洞彻天下之理”,此言实际指出了历代治国者为何对《容斋随笔》如此珍爱。 据称,蒋介石幼年在私塾学堂也曾唱读此书,推崇备至。这位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也迷恋此书。 从战争年代到共和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一直将此书带在身边,精心研读40余年。毛泽东每次离京到外地开会、视察,总是将此书随身携带,以便空闲时翻阅。《容斋随笔》陪伴毛泽东走遍了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直至临终前13天,他仍向工作人员索阅此书,足见其至爱之深。珍藏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其生前不断阅读研究的《容斋随笔》,不少篇章布满了毛用黑铅笔划上的圈圈、点点、杠杠。可见毛择东对此书研读的用心之深。 在毛泽东与谢觉哉的书信往来中,也提到了毛送谢《容斋随笔》一事。(见附图) 我们无法知道反复阅读此书的毛泽东从中领会到多少哲理,受到什么借鉴。但可以肯定的是,一部让人百读不厌的书,无疑会影响他的思想和行动。 洪迈一门昆仲有“三洪”之称。书法成就极高,但为文名所掩,故传世墨迹稀见而尤为珍贵。 此墨迹为一信札,受书人及年代均待考。但从信的内容可推知,受书人的地位应高于洪迈,且涉及谢忱问候受书人母亲诸事,故书者一变平日“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轼《石苞舒醉墨堂》诗句)的率意书风,临纸落笔,如对至尊。为了表达书者真切的感铭之情,洪迈在书写此札时神闲气定,字字精到,行行入栏,点画交待清晰、丝丝入扣但了无刻意造作,结体雍容端庄却毫不拘谨板滞。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书作经意或不经意间传递了前贤大书家杨凝式《韭花帖》的神韵,其间如“赐”、“蒙”、“甚”、“陈”、“伏”、“察”等字,深得《韭花帖》中诸相同字形神之三昧,既体现了洪迈深厚的书法传统功力和融会贯通,“古化为我”的才华。作书能做到“推求”而又能“信手”,实在是坡翁作书的初衷。 本帖高古灵秀,在洪迈平
浏览量:41
数据统计:
预展上拍量:
拍卖成交量:1
拍卖成交量:3,248,000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