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锴书法欣赏
行草卷 (一件) 手卷 纸本 历史年代: 书法材质: 纸本 书法形式: 手卷 尺 寸: 26×162 厘米 钤 印: 钤印:李氏、焦明子、臣锴和印 钤印:李氏(白)、焦明子(白)、臣锴私印(白) 款 识: 题识:乾隆乙丑秋七月廿有一日书应石憧,豸靑山人李锴。 内容介绍: 说明:李锴(1686—1755),号眉山,又号廌青山人,晚号焦明子、后髯生,清代铁岭人,隶属汉军镶白旗,出身铁岭名门望族李氏,为明太傅宁远伯李成梁后裔。清代著名历史学家和田园诗人,与同时文人戴遂堂、陈石间齐名,素有“辽东三老”之称。由笔帖式,举博学鸿词,复举经学。晚隐于盘山,筑斗室曰睫巢,与陈梓称“南陈北李”。通四声,辨小篆,性倜傥,勤读书,不事生产。好游览山水。工诗古文,书法王羲之,尤工草书,旁及术数。乾隆八年(一七四三)尝临黄庭经册。卒年七十。李锴是朝野相闻的著名隐士。著有《睫剿集》、《睫剿后集》、《含中集》、《原易》、《春秋通义》、《尚史》、《南史稿》上百万言,辑入《四库全书》之中。此书卷书写于乾隆10年(1745),正是作者60岁之际,隐身乡村之时所书。原装旧裱,惜卷首已缺失,卷后却留有三米以上空白旧纸。藏家已传承几代人上百年之久,可惜保存不够完善,卷轴两头镶有旧气十足的碧玉阴阳法轮雕,十分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