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书法欣赏
阿房宫赋 法帖 (八开) 水墨纸本
历史年代:
尺  寸:28×16 厘米
钤 印:钤印:子瞻
款 识:款识: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元丰六年九月二日书 轼  
浏览量:54
数据统计:
预展上拍量:1
拍卖成交量:12
拍卖成交量:6,562,411RMB
草书醉翁亭记 绢本
历史年代:
书法材质:绢本
内容介绍:356×41cm;83.5×30.5cm
浏览量:13
数据统计:
预展上拍量:1
拍卖成交量:12
拍卖成交量:6,562,411RMB
书法 立轴 水墨绢本
历史年代:
尺  寸:183×88 厘米
浏览量:33
数据统计:
预展上拍量:1
拍卖成交量:12
拍卖成交量:6,562,411RMB
书法 立轴
历史年代:
尺  寸:138×63 厘米
浏览量:51
数据统计:
预展上拍量:1
拍卖成交量:12
拍卖成交量:6,562,411RMB
书法 手卷 水墨纸本
历史年代:西夏
创作年代:公元 1091 年
书法材质:水墨纸本
书法形式:手卷
尺  寸:43×279 厘米
钤 印:钤印:眉山苏氏、子瞻、之谦印信、赵伪叔、袁励准印、跋尾书、太夷、裴景福印、壮陶阁主、裴景福收之壮陶阁秘籍、墨弼 收藏印:心柏秘玩、苕水轩、卞氏藏之、墨林山人、项子京家珍藏、项墨林鉴赏章、项墨林笈秘籍之玺、子京父氏、墨林、项元汴印、项氏子京、项德宁、仙客、竹墨、墨林秘玩、天籁阁、广陵李书楼珍赏图书、裴勜审定金石、汴令之鉴定、式古堂书画、漱石书庄藏印、金石精舍二镫 
内容介绍:说明:赵之谦、戴仁、邓文原、董其昌、裴景福、郑孝胥、袁劢准、仇远、四明藏仁长僧本畅等题跋。引首:诗情三昧。元佑六年十月二日眉山苏轼书。
浏览量:20
数据统计:
预展上拍量:1
拍卖成交量:12
拍卖成交量:6,562,411RMB
书法 手卷 水墨纸本
历史年代:西夏
创作年代:公元 1088 年
书法材质:水墨纸本
书法形式:手卷
尺  寸:37×322 厘米
钤 印:钤印:赵郡苏氏、郑元祐印、郑氏明德、乔氏篑成、敬仲、宣父阁鉴书画博士印、鲜于、困学斋作、陆氏季道、致味斋 收藏印:铁笛道人 
款 识:款识:元祐戊辰夏五月,梅雨连朝,几砚润泽,磨墨濡笔,偶书唐人排律以遣兴,苏轼。
内容介绍:说明:柯九思、郑元祐、乔篑成、鲜于松、方壶、陆季道题跋。
浏览量:19
数据统计:
预展上拍量:1
拍卖成交量:12
拍卖成交量:6,562,411RMB
书法 手卷
历史年代:
尺  寸:36×251 厘米
浏览量:17
数据统计:
预展上拍量:1
拍卖成交量:12
拍卖成交量:6,562,411RMB
书法 水墨纸本
历史年代:
尺  寸:104×39 厘米
浏览量:15
数据统计:
预展上拍量:1
拍卖成交量:12
拍卖成交量:6,562,411RMB
书法 水墨纸轴
历史年代:
尺  寸:149×81 厘米
浏览量:14
数据统计:
预展上拍量:1
拍卖成交量:12
拍卖成交量:6,562,411RMB
拓稿 册页 纸本
历史年代:
内容介绍:说明:文物商店旧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浏览量:25
数据统计:
预展上拍量:1
拍卖成交量:12
拍卖成交量:6,562,411RMB
行书《长安帖》 镜芯 水墨纸本
历史年代:
书法材质:水墨纸本
尺  寸:26×63 厘米
钤 印:钤印:眉山苏子
款 识:款识:熙宁八年四月二十有六日,眉公苏轼书于京师侨居之雪寮。 
内容介绍:释文:长安间宫闭门户,南溪老人忽相遇。神中示我墨竹图,谈笑清风生回座。与可落笔称奇绝,斜干疏枝三两节。托根无乃渭川移,拂练浑疑湘水裂。余家本住云溪滨,密迩此君真囗人。红尘别去已十载,白眼对此惜偏囗,君归南溪偏栽沃,迟我竹间月一局,持怀边酬子猷魂,擎节高歌武公曲。说明:本幅入刻《平远山房法帖》第三卷。特别提示:竞买此件拍品需办理特殊号牌作者简介:苏东坡,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国之瑰宝 苏轼《长安帖》及《平远山房法帖》国豪/文长安闲官闭门户,南溪老人忽相遇。袖中示我墨竹图,谈笑清风生四座。与可落笔称奇绝,斜干疏枝三两节。托根无乃渭川移,拂练浑疑湘水裂。余家本住云溪滨,密迩此君真故人。红尘别去已十载,别眼对此情偏亲。君归南溪偏栽沃,迟我竹间同一局。持杯边酬子猷魂,擎节高歌武公曲。熙宁八年四月二十有六日眉山苏轼书于京师侨居之雪寮。钤印:眉山苏子(白)宋神宗熙宁三年,苏轼经历了政治生涯上的第一次挫折。由于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遭到变法派的排斥与诬陷,年少气盛的进取之心不免使他郁结难展。后在好友欧阳修的帮助之下,才免于被贬偏远小郡,在熙宁四年乞得杭州通判差事的转机。这也是命运为他拉开了迁徙流离的序幕。在杭州担任通判的四年里,苏轼虽然生活清贫,但充分领略了湖山之乐。隐居的向往,也许已在某时某刻生根发芽,也促使了他在熙宁七年到元丰元年这五年间的北游之旅,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北游帖》,在律动感极强的运笔中流露出对尘俗厌烦的心迹。接下来他先后知密州、徐州等地,穷于繁冗的公务,才能无从施展。熙宁八年,天不造美,密州蝗、盗蜂起,徐州水患难平,苏轼手中的息壤即使抚平了汹涌的水灾,但后面还有接踵而来的祸患:会天大旱,两浙饥馑,民益憔悴……此《长安帖》书于熙宁八年四月,为苏轼北上侨居于京师开封所作,诗中描述了偶遇南溪老人(柴中行,字与之,宋代学者,讲学于南溪,人称南溪先生)的情景,戏剧性地得观藏于其袖间的文与可的墨竹图,刹那间的触动,使他回忆起文同写墨竹的种种过往,连对家乡的眷恋,也在举杯擎节的描述里呼之欲出。文同(1018-1079),字与可,世称石室先生,自号笑笑先生、锦江道人。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善诗文词,又长于书法,在绘画上以墨竹著称,因赴任湖州太守,故被后世称为“湖州竹派”。他与苏轼为中表兄弟,又是亲密无间的好友,苏轼爱竹亦画竹,他们之间诗词往来,互相酬唱,确立了梅、兰、竹、菊的文人画传统题材。苏轼对他这位表兄的情感可谓偏爱有加,翻开《苏轼全集》,为文同墨竹的题诗就将近二十首,提到跟文同交往的事情竟多达六十多处,不得不说文同“湖州竹派”的兴起,与苏轼崇高文学地位的介入与背后的吹捧有着莫大的关联。然而这种偏爱并非有悖情理,在苏轼眼中,文学、书法、绘画三者在某种程度上本应是毫无隔阂的存在,贯穿于其中的文人思想才是它们最本质的灵魂。于是文同的竹子便成为他诗文书法超以像外的物化延伸,每有文字触及不到的角落,那些疏淡而重叠的墨影,都会为无法安置的情感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归宿。苏轼不仅在赞赏中提升了文与可墨竹的绘画史地位,而且以文人画的标准为其梳理出一套画竹的理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便是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画竹之前的意识活动:“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虵蚹,以至于拔剑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孰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即逝矣。”元丰元年(1078年)文同奉命任湖州(今浙江吴兴)太守,途中病故。苏轼继任湖州太守,画派从此声名远扬。熙宁八年四月书《长安帖》,只是众多赞美诗中的一首,作为奠定湖州竹派地位过程当中一个小小的铺垫。苏轼的《长安帖》与《北游帖》的创作年代相近,但由于创作背景的差异,从二帖在取势格趣上看出,《北游帖》显得任情纵意,字体的重心普遍向左倾斜,往右上方倾侧的幅度较为明显,同时通过字形大小的变化展现出节奏与律动,仿佛在不经意间向世人传递悠扬而兴奋的状态;而《长安帖》在整体上相对显得匀称且平缓,依然保持着往右上方倾斜的体势,然而行笔速度较前者为慢,有可能属于文稿存在这个前提之下的二次创作,其精彩的部分,蕴含在行书点划的微妙运转之中。虽然二帖的形态迥然有别,但始终脱离不了同一时期的运笔特征:横画起笔的锋芒从不收敛,或以上扬的方式外露,或逆向起笔形成翻转状的回锋;兼之笔画转折时往往会带出方折而略带棱角的块面。这两个特点都有着王羲之《兰亭序》用笔的影子。苏轼对二王的推重,是终其一生的。然而其“我书意造本无法”的道白正与苏轼存世作品相印证,他的作品在各个阶段都有其具体的审美内涵。从客观上来说,他对唐代书法基本持否定态度,尤其是对怀素一类的狂草有着局限的偏见;但从主观来说,如果没有他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苏轼也无法成为宋代书风的肇始者与旗手。《长安帖》的创作在气息上颇为收敛,多用偃笔扁形,圆润饱满之中蕴含着劲健的骨力。但因其流畅的行气与布白,使质朴,厚重的书风增添了活泼、流丽的韵致。可谓刚柔相济,一派率真气象。更近与元丰元年(1078)前后《黄楼帖》与《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的结字与运笔。苏轼这一时期的书风,是对二王体系储备的完善,以便进一步融合各家笔法和自身个性强烈书法语言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据目前所知,《长安帖》一项重要的著录是经历“平远山房”入刻,并收录于《平远山房法帖》的第六卷之中;后于清中后期辗转于海外,经日本藏家庋藏有年。围绕着平远山房和其主人李廷敬,这部法帖完成有着积淀深厚的背景。18世纪初期,上海经济复苏,地方官绅开始扶植文化教育事业,在此风气的推动之下,一些附庸风雅的富贾与官绅与书画家的来往日益频繁,客观上提高了艺文在社会体系里受重视的程度。至19世纪初,上海出现了书画会的组织活动,有着不同于传统雅集和画派活动的新特点。最早的书画会活动是由上海驻军长官,曾十次连任苏松太道的李廷敬(?-1806)发起主持的,称为“平远山房书画会”。李廷敬,字景叔,又字味庄,号宁圃,沧州(今河北省仓县)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李廷敬工诗文,能书,在其任职上海的十二年(约1792-1804)间,“乐成义举,崇尚风雅”,“于书画士尤多奖进”,“海内名流咸归之”(《海上墨林》)书画家高邕为《海上墨林》所写的序文,曾经追溯到上海书画会的缘起:“尚雅既同,类聚斯广,此风兴起,盖在百年以前。闻昔干、嘉时,沧州李味庄观察备兵海上,提倡风雅,有诗、书、画一长者,无不纳延平远山房。坛坫之盛,海内所推。”由于李廷敬的社会地位和对海上书画组织活动的创始之功,以其发起的艺事必会在圈子里形成影响广泛的号召,刊刻《平远山房法帖》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平远山房法帖》共六卷,约始刻于乾隆末年,嘉庆七年(1802)刊毕。整帖均由李廷敬摹勒,并请当时宣州刻帖家汤铭等镌刀,可谓良工名手,集一时之盛。此帖名为篆书,未刻卷数,集唐宋元明人书之大成。六卷主题分别如下:第一卷《唐咸通二年范氏诰》、《宋元佑三年范纯仁诰》;第二卷为唐颜真卿及宋苏黄米蔡书,其中赫赫有名的颜真卿《祭侄文稿》、黄庭坚《书华严疏卷》便刊刻在内;第三卷为宋元明人书,有米芾《异石帖》;第四卷赵孟頫书;第五卷祝允明,董其昌书;第六卷文徵明书。后李敬廷之题识道出了刻帖之缘起:“因获范氏唐、宋二诰及随轩家兄所藏鲁公《祭侄文稿》,皆稀世之珍,不可不摹勒以存,复检平日所得宋、元、明各家墨迹,择其清雅,勒字家塾,以为学书津梁,非敢言精鉴也。李廷敬刻成此帖之时仍在上海任职期间,故“平远山房书画会”纳延之名者,座上之佳客,定悉此盛况,如改琦、康绶、康恺、瞿中溶、钱杜等,作为李廷敬的好友,可能都为此帖内容和辑取提出了各自的善见。《平远山房法帖》在海上最早书画会的平台之上,奠定了广泛的知名度,并为其中的名迹标识上刻帖者的权威。如今,该帖中的不少名作,如《祭侄文稿》(故宫博物院)、《书华严疏卷》(上海博物馆),已成为各大公私博物馆中之珍品。苏轼的《长安帖》作为记载与文同间深厚友谊的文本,在“湖州竹派”兴起与浮沉之间,默默地经历着岁月的流转。对比著原迹和刻本,点划在刀笔之间的转化里交映成辉,如同文同笔下那一杆杆坚韧墨竹,在幽幽的历史天空中清晰的播泛着依然在目的清翠。
浏览量:49
数据统计:
预展上拍量:1
拍卖成交量:12
拍卖成交量:6,562,411RMB
行书册页 册页 (二十四开) 水墨纸本
历史年代:
书法材质:水墨纸本
书法形式:册页
尺  寸:27×20 厘米
浏览量:19
数据统计:
预展上拍量:1
拍卖成交量:12
拍卖成交量:6,562,411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