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山人,字汝贤,自号刚峰。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罢官抗逆显于后世的明代廉吏海瑞任诸暨知县;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挤,革职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两年后病死于南京。
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先生把海瑞视为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僚”。他那种“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宛若污水横流中的一脉清泉,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也有点另类。电视剧《大明王朝》较真实地展现了嘉靖45年(1566年)以前海瑞的一段经历,不过它提供给人们的都是台前的海瑞形象,现在让我们从幕后来看几眼这个清官。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户部主事、六品官海瑞上书直斥皇帝的荒怠,被下狱。当时,满朝文武多认为独揽乾纲的皇帝不会放过他,必杀之而后快。但此时有一个叫何以尚的户部司务却窥出皇帝没有杀海瑞的意思,他上书请求赦免海瑞。除此之外他还打着救人的幌子,想拍一下皇帝的马屁,没想到竟被皇帝觉察了。嘉靖极为恼火,下旨先将他杖了一百下,之后关进了镇抚司狱,并命昼夜用刑。嘉靖原以为,何以尚会很快死掉,没料到自己竟死在了何以尚前面。1567年,隆庆改元,何以尚与海瑞同时被赦出狱,官复原职。在紧接着的“捍徐(徐阶)倒拱(高拱)”斗争中,何以尚再次与海瑞站到了一边(见《明史·海瑞传》、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按常理海瑞应该感谢这个人,但是后来海瑞是怎么对待何以尚的呢?
万历十四年(1586年),海瑞出任南京右都御史,何以尚以部郎的身份前去拜见,令他伤心的是海瑞竟将他的座位设在了靠边的角落里。何以尚说:“如果按名位,你这样安排座位我没有意见,不过我们曾经并肩战斗,结有情谊,难道你不能以客礼待我吗?”何以尚此去并非公事,应该说他的要求属于人之常情,并不为过,但是却遭到了海瑞的拒绝。受到冷落的何以尚非常气愤,当即离去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他这句话“浸闻于时”(《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二》)。这样看来,模范官僚海瑞不光是有点古怪了,是不是也有令人难以信服的地方呢?
同是《万历野获编》的记载,海瑞在任南京巡抚期间,曾经要求属下见他的时候不用低着脑袋,但官员们慑于其威严, 一见到他都不敢仰视。沈德符说他有一个姓郁的乡人,出任绩溪县令。郁县令年龄大了,又挺个大肚子,行动、尤其是俯仰极不方便,拜谒上司时只有他“起止迂缓,腰领屹然”,一副笨拙的样子。然而海瑞却非常喜欢,视其为“第一强项吏”,在没有对其才能和资历进行调查的情况下,就上书向朝廷推荐。不可思议的是,朝廷居然还真用了。试想,如此推荐人才,模范官僚海瑞怕不是古怪,倒是有点荒唐了吧!
万历十五年(1587年)阳历十一月十三日,身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的海瑞病逝(据《万历十五年》)。颇有海瑞之风的佥都御史王用汲前去吊唁,见海所居之处“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王用汲痛哭流涕,募捐了一些钱为他殓葬(《明史·海瑞传》)。海瑞之清贫由此可见。但是,这说的仍然是台面上的事,其清贫的程度真正“有寒士所不堪者”:在生病期间,有人前去探望他,见其卧在草垫之上,无席无帐,身上仅盖着一件妇人的裙子。想想看,尽管明代官员的俸禄极低,但他乃是朝廷的二品大员,难道连置办一袭布帐、一床被子的钱都拿不出来吗?这也就难怪时人谢肇淛说:“海忠介之清,似出天性,然亦有近诈者”。(《五杂俎·卷十五》。
少年经历
海翰娶妻谢氏,生下海瑞4年后,海翰便死去了。从此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谢氏性格刚强,靠仅有的十多亩祖田,和她替人作些针线活,才能勉强维持生活。谢氏对海瑞要求很严格,在这位贤良母亲的影响下,海瑞奋发读书,年少有志,他发誓日后如果做官,就要做一个不谋取私利,不谄媚权贵,刚直不阿的好官,因此他自号“刚峰”,取其做人要刚强正直,不畏邪恶的意思。综观他的一生是实践了这个准则的。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赴乡试时,以一篇《治黎策》的文章而中了举人。海南岛的五指山是黎族聚居的地方,为反对明政府的残酷压迫,黎民经常起而反抗。海瑞亲眼看到明政府对黎族人民的血腥镇压,也看到黎族百姓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他们并没有因为明政府的镇压而屈服。于是,海瑞认识到,政府对黎族主要是个政策问题,就写了《治黎策》。可是,就在海瑞上《治黎策》这一年,明政府又派总兵陈圭、总督欧阳必率兵攻打黎峒,杀死黎族百姓五千余人。海瑞非常愤慨,认为政府对他的《治黎策》根本未加注意。他再次上了《平黎疏》,认为政府屡次兴动干戈,不但没有征服黎民,而且激起黎民更激烈的反抗。使居住在海南岛的黎、汉两族人民都不得安宁。因此,海瑞主张选派得力大员来负责治黎工作,如若选人有困难,他愿自荐担此重任。其办法是在海南岛开辟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大道,交通便利了,黎、汉两族接触多了,隔阂便会逐步消除。他还主张在黎民聚居的地方“设县所城池”,并将黎民按甲编制起来,和汉人同等对待。《平黎疏》坚决反对政府实行武力征服,而提出一系列的治黎政策。第一次显示出他理政的才能。但是,统治阶级的上层,对他的《平黎疏》从来就未加注意,更谈不上会由他来担负治黎事务了。海瑞感到非常失望。但是这两篇政论却反映了海瑞卓越的政治见识和忧国忧民的勤政精神。
按照明朝科举选士的规定,中了举人之后,便可以被任命为教谕,如果有人举荐,也可以被任命为知县。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一月,海瑞被派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谕,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然而,这时他已经年近四十。海瑞办事认真,因材施教,按学生程度不同分成四级,把《四书》作为基础课,每人必读,成绩较好的或加《五经》,或加《通鉴》,或进行性理之学的研究。对学生的品行、成绩进行了严格的记录,以便考查。他反对学生写文章照抄书本,应有自己的感情和看法。在他看来,如果文章尽是照抄书本,就无异于陈词滥调。
海瑞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陈规陋习从来不买帐。他写了一篇《严师教戒》的文章,提出了一个做人的标准,大意是:人不要白活着,要照着圣人的话去做。不白活着的意思,并不是要你去中高科,做大官。而是指,你如果到县府衙门去当官,那时弄钱很容易,有好房子,也有漂亮的女人,你会动心吗?金钱诱惑,你挺得住吗?或者只会说不会做,只会对人说空话充当好人,见到大官就想巴结,
有一点成绩就骄傲起来,别人有什么好的事,你便去抢先,自己的毛病,却尽量掩盖起来,干什么事都存私心。至于国家的大事业,则连想也不敢去想。海瑞以此教人,也以此律己,认为上面这些事,哪怕占有一条,就对不住自己,也对不住祖先。他说,“我海瑞要是犯了以上任何一条过错,就不如死的好。”在南平当教谕时,海瑞认为教师有教师的尊严,不能随便向上司磕头。有一天,延平府知府率一班官员到县学来视察,按习惯,县学里从学生到教谕都要跪着迎接。而海瑞却只作揖为礼,不肯下跪,站在他两边的训导,自然没有这个勇气,早已跪下,三个人两边两人都跪下,唯海瑞挺立着,很象是一个笔架。官员们对他不满,又不好正面训斥他,便称他是“山字笔架”,以后便有人以此为外号,称他笔架博士。又一次,巡按御史来南平,海瑞率学生到城门前迎接,县里的官员都跪下了,海瑞仍以作揖为礼,没有跪下。县里许多官员都为海瑞捏了一把汗,他却泰然自若地站在那边。
海瑞的刚劲抗颜,自然得罪了上司,他看到这些官员威风张扬,对他很不客气,心里不高兴,就要求辞去南平教谕的职务。延平府的一些官员对他也不满,早就想把他赶走。就批准了他辞去了教谕职务。但当时的知府比较明达,认为海瑞并没有错,就把海瑞劝住了,没有让他走。后来朱衡任福建提学副使时,喜欢海瑞的刚直,就把他调到正阳书院修书。
人物事迹
智斗御史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六月,海瑞被提升到浙江淳安县任知县。淳安山多地少,百姓十分穷困,税役负担很重,更不合理的,农民没地和少地,却要负担虚数的土地的税役,而大地主有权有势,虽有土地几百亩,却无“分厘之税”,海瑞对这种不合理现象,十分不平,决定重新清丈土地,按实际土地征税、征役,从而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为淳安县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海瑞在淳安任内,制定兴革条例,在整顿社会治安,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政绩为时人所称许。但最使百姓称快的有两件事,一是搏击权贵,二是断案精细。当时海端的上司,浙江总督胡宗宪是权相严嵩的羽党,出巡时到处敲剥百姓。公开宣扬要节约驿费,减少百姓负担。实为巧立名目敲诈勒索。他的儿子胡衙内依仗父亲的权势,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人们敢怒不敢言。有一次,胡衙内带领随从一行人路过淳安时,驿站招待过简,胡衙内竟吊打驿吏。海瑞一听,气得七窍生烟,想收拾一下这个恶棍,就想了一条妙计,命令部下将胡公子抓起来痛打一顿,没收其敲剥来的全部银两。然后修书一封,连同胡衙内一起送给胡宗宪,说此人冒充总督公子,招摇撞骗,敲诈勒索,违反了总督大人关于驿费从简、体恤百姓的规定,败坏大人的名声。为维护大人的名节,本县已予宁惩治,现押送府上,听凭大人发落。胡宗宪看了信自是哭笑不得,也不敢声张。
另一件事是,严嵩的另外一个党羽鄢懋卿,奉命以都御史巡示盐政,所过之处,百姓就惨遭一次浩劫。海瑞就将鄢懋卿牌告中的“素性俭朴,不喜承迎”一语摘录出来,写了一封信给这个都御史,指出“你所到之处,并不象牌告中规定的这样俭朴,而是铺张供应,怕是地方官员瞎张罗。我如照牌告办事,怕有怠慢之罪,如铺张招待,又怕违背你体恤民力的指示。”他在信中还问鄢懋卿该怎样办才好。鄢懋卿知道海瑞这个人很难对付,就决计不到严州府,绕道到别地去了。严州百姓因为有海瑞挡驾,免遭一场浩劫。
海瑞在淳安的另一项被人称颂的政绩,就是重视刑狱,办案注重调查研究。因为他断判了许多冤案,在严州府属县颇负青天之名。因此,严州府各县遇有疑难案件,也移到淳安县处理。如《吴吉祥人命参语》所记录的,就是建德县吴吉祥在义父吴湘家做工,堂叔吴镧上山偷砍木柴,和吴吉祥互相扯打,吴吉祥用木棍将吴镧打死。建德知县问了吴吉祥斩首罪,但甲首吴拱翠因与吴湘有隙,就买通吴吉祥,一口咬定是吴湘让吴吉祥打死吴镧的,推官复审时,拟改判吴湘犯“主使人殴打”罪,处以绞刑。海瑞受严州府之委托办理此案时,对吴吉祥先承认是他打死吴镧,后来又翻供,说是吴湘主使。便从吴拱翠和吴湘之间的矛盾入手,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调查研究,断为吴镧系吴吉祥打死,问以斩罪,与吴湘无关,案情大白。如是这种疑难案件,在淳安任内还有《徐继人命参语》、《邵守愚人命参语》、《胡胜荣人命参语》、《吴万人命参语》等多件记录,说明海瑞办案十分认真,人命关天的案件,绝不敢疏忽从事。
海瑞在淳安政绩很好,为时人所称赞。但他因为得罪了胡宗宪、鄢懋卿,原已调升嘉兴通判的海瑞,还未上任,就被鄢懋卿的同党袁淳捏造罪名弹劾而削去职务。后来经原任福建提学副吏的朱衡(此时已在京任吏部尚书)力荐,才重新委派海瑞任兴国知县。在兴国一年半时间,编制了治理兴国的《兴国八议》 ,又清丈田亩、裁减冗官,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政绩卓著。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海瑞被调入京城,担任户部主事。作为朝廷命官,海瑞不能不忧虑起国家大事。当时明王朝已趋于衰落,土地大量集中,官吏贪污成风,百姓困苦不堪,军备不整,俺答(鞑靼族首领)、倭寇不断侵扰。然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明世宗朱厚熄,自嘉靖二十年(1541年)以来就不上朝理事,他拜方士陶仲文为师,求长生不老之术。国家兴衰得失,全然不顾。
明世宗服食最久的则是“红铅”,这是一种以处女第一次经血炼制、再配以参茸等制成的丸药。为收集少女经血炼制这种“不死药”,大量从民间征召少女入宫。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冬,从京师地区采选8至14岁少女300人入宫;嘉靖三十四年九月,又采选10岁以下的少女160人。两个月后又从湖广、承天府选民女20人。嘉靖四十三年正月,又选录宫女300人。在采集经血的过程中,宫女们备受摧残和侮辱。服食红铅,导致世宗更加纵欲,这那里是长生之术?分明是一条速死之道。自诩为一代英主的明世宗竟昏聩愚痴到如此地步。
海瑞为使明王朝能长治久安,遂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奏疏。名为《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亦称《治安疏》。他上疏的目的一开始就作了交代,即“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他在把朱厚熄和历代贤君进行一一对比之后,尖锐地指出,由于皇帝不理国政,贤愚不分,奖罚不明,造成“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的严重局面,而皇帝却一点也没有觉察到。海瑞指出:现在赋役比平时增加许多,加上皇帝信佛,到处营造宫殿,百姓被弄得十分贫困。全国百姓都在骂皇帝,说“嘉靖者,言家家皆净无钱用也。”
海瑞在疏中对皇帝是非曲直不明,也提出尖锐批评:“目今朝廷官员,以皇上求得天桃天药,相率进香,相率表贺,并在全国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进宝,户部也派人四出寻找天桃天药。陛下误举,诸臣误顺,几乎没有一人敢对你说真话的。许多大臣大都迎你所好,而阿谀奉承,昧着良心,来歌颂陛下,这样下去还了得啊!”对于朱厚熄求长生不老,海瑞指出,陛下的错误太多了,但最大的错误是在于修醮,求长生不老。你想想,尧、舜、禹、汤、文、武都是古代圣贤,也未能久世不终。自汉、唐以来也没有见到一个方士能活到现在。你所尊崇的陶仲文,是教你长生之术的,然而,陶仲文不也死了吗,陶仲文既然不能长生,陛下到哪里去寻求长生不老呢?”海瑞对皇帝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之后,也提出不少具体建议,希望朱厚熄能潜心管理朝政,做到“敦本行以端士习,止上纳以清仕途;久任吏将,以责成功,练选军士,以免招募。”综观全部疏文,海瑞对皇帝是赤胆忠心的。不过,在封建专制极权的制度下,这样指责皇帝,在封建社会是很少见的。海瑞确实是有过人的胆量的,为了本阶级的利益,他冒死上了《治安疏》。
果然,皇帝看了这道疏文之后,十分生气,把疏文丢在地上,表示对海瑞的愤慨。但想了一想,却又捡了起来,觉得海瑞的言辞确是击中了自己的要害,便叹口气说:“此人倒比得上比干,只是我并不是纣王啊!”但朱厚熄还是不能愿谅他,下令“赶快把海瑞抓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宦官黄锦佩服海瑞的骨气,想袒护他点,就告诉朱厚熄,说海瑞是书呆子,上疏之后,连棺材都买好了,看样子是不会逃跑的。朱厚熄愣住了,虽然没有立即把他抓起来,但过了几天,还是命令把海瑞交锦衣卫讯问,定了死罪。《治安疏》可能产生的后果,海瑞自然是清楚的。所以他在上疏之后,便将仅有的二十两银子送去给他的同乡好友王宏诲,拜托办理后事,回家以后,自己买了一口棺材,并把家中僮仆一一遣散。他知道,皇帝一定要治他死罪的。他曾经感慨地对王宏诲说:现在医国的只有一味甘草,处世的只是一味乡愿。海瑞被判了死刑之后,朝中正直的大臣对他表以无限同情,但慑于封建帝王的淫威,谁也不敢公开出来打抱不平。当时有个广西人何以尚在户部当司务,也算是海瑞的同事,上疏要求释放海瑞,朱厚熄立即命令将他逮捕入狱,严刑逼供。徐阶当时在京任首辅大臣,他比较正直,有时乘工作之便,也劝朱厚熄不要加罪海瑞,朱厚熄也明白海瑞的话虽然刻薄,但也不得不承认海瑞说的都对。在这种情况下,海瑞虽然判了死刑,朱厚熄却始终没有命令执行。而掌握锦衣卫的太监,因为海瑞上疏矛头是对准方士,多少也有点同情海瑞。皇帝不下令处斩海瑞,他们也绝不会去催办。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冬天,朱厚熄病死了。狱吏知道海瑞不但要获释,而且还要当官的,就办了酒席来请海瑞,并告诉他皇帝已死,海瑞听了痛苦不已,把刚才吃的东西全都吐了出来,说明海瑞虽然骂皇帝却是忠于皇帝的。不几天,海瑞被释放,复任户部云南司主事,随后又改任兵部武库司主事,隆庆元年(1567年),调任专管皇帝玺印的尚宝司司丞,之后又调任大理寺寺丞,专管平反冤狱。这一年冬天,调任南京右通政。海瑞出狱后被很快提升,这和徐阶、朱衡等的提携是有关系的。
教育治学
教育
清官代表海瑞的母亲和孟母一样,也是个年轻的寡妇。她和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在偏远的海南岛过着清贫苦闷的生活。她一手打造出了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清官符号。海母和孟母一样,深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海瑞年幼时期,海母就让他读《孝经》、 《尚书》 、《中庸》等圣贤书,树立儒家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且,海母还粗暴地捏碎了小海瑞天真无邪的童心,剥夺了他作为儿童的游戏权利。她不让小海瑞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玩耍嬉戏,而是“有戏谑。必严词正色诲之”。小海瑞只要冒出玩耍的念头,就会遭到母亲义正词严的一通教育。所以,海瑞打小就不“戏谑”,总是一本正经,老气横秋,甚至可能连笑都不会。在母亲怪异极端的教育下,他形成了孤僻的心理,得上了自闭症,这导致他成人后也总是和别人相处不好。海母用自己的强悍意志始终主宰着海瑞的精神世界,致使海瑞几乎成了海母的精神翻版。在海母严于律己、严于律人的处世哲学中,有着明显的自虐和他虐倾向。这种倾向,使得海母和海瑞都具有严重的道德洁癖。在海母残酷的教育之下,海瑞始终不知幸福为何物,甚至还总是给身边的人带来不幸。他一生娶过三个老婆,纳过两个妾。第一个老婆生了两个女儿,因为和海母不合而被海瑞休了。第二个老婆进门不到一个月,又因为相同的原因被赶出家门。第三个妻子也在盛年之时十分可疑地暴死。而此前,他的一个妾也自杀身亡。海瑞的不幸婚姻和海母有着莫大的关系。孝子海瑞甚至到了三四十岁时还和母亲同屋而睡。在海母的铁腕之下,海瑞完全无法独立。
治学
海瑞一生的治学,以刚为主,因而自号刚峰,天下称为刚峰先生。曾经说:“要想天下清明安定,一定要实行井田,不得已而为限田,又不得已而实行均税,尚可存古人的遗意。”因此自从做县官直至巡抚,所到之处力行清丈,颁行一条鞭法。意图主张在于有利于老百姓,而行事不能没有偏差。
海瑞祖居在海南琼中石峡村,东依海公山,地势顺山顺水。石峡村现存有海氏世居遗迹,海氏家族祖墓四座,明始祖海公之墓(海答儿渡琼始祖之墓)、皇明淑孺人吴氏墓(八世海一龙之墓)、十二世祖海见龙之墓、海忠介节母诰封太泰人谢氏墓(海瑞母之墓)。明嘉靖28年,海瑞回石峡村祭祖墓住了25天,耳闻目睹官军杀黎族同胞,非常愤慨,为他后来写《治黎策》、《平黎疏》提供了依据,海瑞的这两篇奏疏,阐明处理民族矛盾的意义及方法,驳斥当时一些人的大汉族主义倾向,为海南民族团结以及改善黎族人民的地位诚心尽意,也是海瑞爱民思想的一个表现。海氏家族在当地向来行善施仁,后来出了一代忠臣海瑞,石峡村人民群众对海氏家族素怀敬意。历年来,每逢清明节期,人们带着香烛纸钱,鱼肉鸡鸭等前往海氏家族进行拜祭,添土护墓。海瑞祖居遗迹是当地人民群众自动保护下才保存至今,不仅可供人们观赏,在历史研究上也有一定的价值。
评价
文化流传
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更广为流传。后经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编成了著名的长篇公案小说《海公大红袍》和《海公小红袍》,或编成戏剧《海瑞》、《海瑞罢官》、《海瑞上疏》等。
墓地
墓地坐落在海南省海口市西郊滨涯村的海瑞墓,为一长方形陵园。四周 为石砌围墙,园内草木四季常青,环境整洁、宁静、肃穆。
陵园大门的青灰色石牌坊上横刻“粤东正气”4 个红色大字。一条 宽阔的麻石大道从牌坊下直通基地。甬道两旁有石羊、石马、石狮、石 人,或站或坐或躺,栩栩如生。墓前一石龟占据道中。陵墓格局与杭州 的岳坟相似,只是规模稍小。有石供桌、石平台、五栏杆、石砌圆形坟 冢。坟墓直径1.6米、高2.6米。墓前石碑上刻“明皇敕葬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赠太子少保谥忠介海公之墓”30字。碑高4 米、宽 0.8米、厚10厘米,是400年前造墓时的原物。
如今的海瑞墓只是一座空坟。在十年动乱中,海瑞的尸骨被挖出, 先是游街示众,最后在海口市中心广场被焚烧。1982年,当地政府重新 修建了海瑞墓园。每年阴历2 月20日海瑞祭日,当地百姓都要到墓前来祭祀他。海瑞是个封建官吏,但他一生清正廉明,因而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