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鱓
李鱓
李鱓,中国清代著名画家,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扬州八怪之一,江苏省扬州府兴化县(今兴化市)人,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中年始画风变化,转入粗笔写意,大胆泼辣,挥洒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气势。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的影响。李鱓是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的第6代裔孙,后代定居江苏镇江。  

概述

李鱓李鱓
李鱓(1682~?),康熙五十年中举,  于康熙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被排挤但遭忌离职。

于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为政清简,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被罢官,后居扬州,以画为生。

李鱓工诗文书画。曾随蒋廷锡高其佩学画。后又受石涛影响,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画风工细严谨,颇有法度。中年始转入粗笔写意,大胆泼辣,挥洒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气势。

“鱓”字两读映射人生坎坷

李鱓的鱓字,有两种读法。

一读为tuó(驼),同,即猪婆龙,“神兽”也。据临淄的老先生回忆,昔日李鱓在临淄为县令时,人皆知为李tuó,士人相戒,切勿读错官讳。

又一种读法,即shàn(善),同鳝鱼之鳝。李鱓落拓江湖,多次题画署名为“鳝”,承认自己不过是江淮间一条普普通通的鳝鱼罢了。

从鼍到鳝,从神兽到沦为一条其貌不扬的小鱼,多少影射了主人公“两革功名一贬官”的坎坷命运,反映了主人公仕途失意而不得不以画为业的始终不能求得自我平衡的悲凉心境。

绘画艺术成就

李鱓李鱓《鳜鱼图》
李鱓自由喜爱绘画,16岁已经颇有名气,后入宫廷成为宫廷画师,但是他的人生并不顺坦。李鱓“以忤大吏罢归”。在“两革科名一贬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与同乡人郑燮(郑板桥)关系最为密切,故郑板桥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并说他是“才雄颇为世所忌,口虽赞叹心不然”。曲折的人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绘画艺术风格。

他早年曾从同乡魏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学画,画法工致。后又向指头画大师高其佩求教,进而崇尚写意。在扬州又从石涛笔法 中得到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大变,形成自己任意挥洒、“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 使画面十分丰富,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的影响。

传世画迹有南京博物院藏《土墙蝶花图》轴、故宫博物院藏《松藤图》轴等。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国书画名家全集”,有《李鱓画集(上下卷)》。

李鱓的绘画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李鱓李鱓书法作品行书轴
首先,他大大拓展了写意花鸟画的表现领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用具,乃至向来不登大雅之堂的农家食用之物如桑、蚕、破芭蕉扇之类,也一一摄入画中,其题材之广泛多样远远超过了前人。

第二,在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技巧上,他亦有新的突破,努力学习石涛破笔泼墨的画法,酣畅淋漓,笔墨奔放,富有动感,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激情。同时,他又吸取了没骨花卉的表现方法,工细严谨,色墨淡雅,变化丰富,形体富于立体感,在作画时,他经常能做到二者并用,自然浑融,灵活多变,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在扬州八怪中,李鱓是受到清末批评家猛烈批评的一位,主要指责他脱离传统,笔墨缺乏蕴藉含蓄,有“霸悍之气”、“失之于犷”等。纵观李鱓一生创作,他是一位富有独创才能的画家。

多才多艺

李鱓李鱓书法作品
李鱓诗才书法成就也堪称卓然。

李鱓书法古朴,具颜、柳筋骨。作画时喜欢在画幅上长题满跋,有时甚至于把参差错落的题字,写满画面,于质实中见空灵,使整幅画面气韵更加淋漓酣畅。

为此秦祖咏说他“书法古朴,款题随意布置,另有别致,殆亦摆脱俗格,自立门庭者也”。

《李鱓花鸟册》十二开

李鱓藏于日本的《懊道人真迹》
此册乾隆时原装裱品相绝佳,原藏日本,曾于日本“扬州八怪”展上展出,而且当时“扬州八怪”展的宣传海报所用图片即为此册中“蕉阴兰蕙”一开。

据日本原藏者介绍,此册几十年前在日还出版过挂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册尺寸46.2*31.2cm,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李鱓书画全集》及《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此册似为国内公私所藏李鱓册页中尺寸最大的一本!

《李鱓花卉册》

李鱓《李鱓花卉册》照片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文物出版社出版,1964年11月一版一次,6开本,共计印有600册。

作品赏析:《松藤图》

李鱓李鱓
《松藤图》,作者清代李鱓,纸本设色纵126厘米横62.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松藤图》是画家中年时的作品。画中一棵老松斜向伸入画面,树皮斑驳,松枝繁茂;松树旁边一棵藤条攀缘而上;墨中略施色泽。右上空处题七绝一首:“吟遍春风十万枝,幽寻何处更题诗。空庭霁后帘高卷,一树藤花夕照时。”此诗也道出了画家当时的心态。画家以画花卉竹石闻名,他起初的画风是较为工整的,后逐渐转为豪放的风格,成熟时期的画风受明代徐渭影响很深,一改过去规矩工整为纵逸潇洒,形成了自己的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