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何绍基(1799--1873)清书法家。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字子贞,号东州,晚号蝯叟。嘉庆四年(1799)生。父凌汉,官至经筵讲官、户部尚书。绍基早年师事程恩泽,后又出入阮元之门。庭训师承,为后来成为著名书法家和诗人奠定了基础。
何绍基性格刚直,在编修国史期间,建议补办清代三品以下名臣各传,商之上司穆彰阿,执不可,他即辞编修职务。督办四川学政时,曾访察当地吏治、民生、军国诸情形,据实上奏,并于咸丰四年“缕陈时务十二事”,结果,被责以“肆意妄言”,由部议以私罪降调。从此绝意仕进,离开官场,周游各地,以书法、讲学和著述为乐。
何绍基精通经史、小学,旁及金石文字。论诗推重宋代苏轼和黄庭坚。其诗作除山水风景诗较有艺术感染力外,有深刻社会意义作品不多。其中《金陵杂咏》绝句40首,对清军攻占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时焚掠行为有所揭露,但攻击太平天国和颂扬湘军及曾国藩之作亦复不少。何绍基一生中以书法最称于世。正草书摹唐代颜真卿,参以北魏《张玄墓志》(即《张黑女墓志》),自成一家,并工隶书,简幅流传,海内争宝。习书法异常刻苦,尝穷日夜之功,悬臂临摹,以使腰股这力悉到指尖。无论家居宦游,寒冬伏暑,每天坚持字课,数十年从不间断。
咸丰八年(1858),何绍基主讲山东泺源书院。同治元年(1862)以后,又是主讲长沙城南书院和岳麓书院多年。后由曾国藩及江苏巡抚丁日昌延主苏州书局,校刊大字《十三经注疏》。不久,应浙江巡抚杨昌睿聘请主孝廉堂讲席。此后,经常往来于江浙之间,直至同治十二年(1873)病逝。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钞》、《东洲草堂文钞》等。
职业生涯
何绍基出入于阮元、程恩泽之门,通经史、律算,尤精小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他是近代提倡宋诗的重要人物之一。论诗主张“人与文一”、“先学为人”,而后直抒性情,“说自家的话”(《使黔草自序》、《与汪菊士论诗》)。他作诗“宗李、杜、韩、苏诸大家”,不名一体,随境触发,较为真挚为“宋诗派”重要倡导者之一。他有过讥刺时政的诗作,如《沪上杂书》“愁风闷雨人无寐,海国平分鬼气多”,对外国侵略者盘踞租界深为愤慨。但由于仕途挫折,性情拘检,他说“一切豪诞语、牢骚语、绮艳语、疵贬语,皆所不喜,亦不敢也”(《东洲草堂诗钞自序》),而强调“温柔敦厚”的诗教。所以诗作大都是登临唱和、书画题跋及抒写个人生活感受,很少涉及社会政治内容,如《沪上杂书》感慨外国侵略者盘踞之类很少。他的山水诗善于以平实自然的语言白描客观景物,颇有特色,如《山雨》、《望飞云洞》等。
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很高。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草书尤为擅长。
何绍基的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险峻茂密的特点,还有《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何绍基的小楷兼取晋代书法传统,笔意含蕴,行草书融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他的篆书,中锋用笔,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自成一格。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醇厚有味;晚年何绍基的书法已臻炉火纯青。济南大明湖历下亭楹联杜甫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即为他所书。历下亭东壁仍存其《重修历下亭记》石刻。
何氏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著称于世。誉为清代第一。初习颜,中年博习南北朝书,笔法刚健,此期作品传世甚少。后致力分隶,汉魏名刻,无不深研熟密闭,临摹多至百本。偶为小篆,不顾及俗敷形,必以顿挫出之,宁拙毋巧。暮年眼疾,作书以意为之,笔轻墨燥,不若中年之沉着俊爽,每有笔未至而意到之妙。年尊望重,求书反多,故史年作品传世较多。尤以篆隶法写兰蕙竹石,寥寥数笔,金石书卷之气盎然。何氏博学多才,尤工于诗。有《东洲草堂集》。何氏晚年寓沪,卒于吴县,归葬长沙南郊石人冲。
他是一位十分勤奋的书法家。他自己说:“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何绍基早年由颜真卿,欧阳通入手,上追秦汉篆隶。他临写汉碑极为专精,《张迁碑》,《礼器碑》等竟临写了一百多遍,不求形似,全出己意。进而“草、篆、分、行熔为一炉,神龙变化,不可测已。”至今存临本仍然不少。中年潜心北碑,用异于常人的回腕法写出了个性极强的字。
何绍基为官,因言事降调,于是远离官场,周游各地,以书法著作自娱,晚年倦游,在长沙生活,与黄道让、王先谦、王闿运等人相唱和,成为长沙诗坛雅韵之一章。
《隶书七言联》何绍基曾曰:“如写字用中锋然,一笔到底,四面都有,安得不厚?安得不韵?安得不雄浑?安得不淡远?这事切要握笔时提得起丹田工,高著眼光,盘曲纵送,自运神明,方得此气。当真圆,大难,大难!”,由此可见其对中锋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