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1132~1169)
生平介绍
张孝祥(1132~1170)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绍兴进士。因廷试第一,居秦桧孙秦埙之上,登第后即上书为岳飞叫屈,秦桧指使党羽诬告张孝祥谋反,将其父子投入监狱,秦桧死后获释。历任校书郎兼国史实录院校勘、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都督府参赞军事、抚州知州、建康留守等职。其词风格豪迈。在建康留守任上所作《六州歌头》,表现出要求恢复国家统一的激情,对南宋政权的苟且偷安予以强烈谴责,力主抗金的大臣张浚为之感动罢席。有《于湖居士文集》,《全宋词》辑录其223首词。,其中尤以表现爱国思想、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成就最为突出。如《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写“万里中原烽火北”,表达了对在金人统治下的北中国的怀念;《水调歌头·和庞佑父》以“剪烛看吴钩”,“击楫誓中流”,表达北伐抗敌的热情。他的代表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概括了自绍兴和议、隆兴元年符离兵败后20余年间的社会状况,对于南宋王朝不修边备、不用贤才、实行屈辱求和的政策,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词中写道:“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据说当时他在建康留守席上赋此词,张浚读了之后深为感动,为之罢席而去(《说郛》引《朝野遗记》)。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也说这首词“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可见其影响之大。张孝祥词中较多的是写景寄情、因事立意之作,如《念奴娇·离思》《水调歌头·泛湘江》,通过对江上“处处风波恶”的描绘和对屈原的吊念,表达了自己“天涯漂泊”和无辜被黜的感慨。他常常流露出一种放旷、豁达的人生态度,显然是受到苏轼很深的影响。如《西江月·洞庭》的“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浣溪沙》的“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等,在清疏淡远的韵调中隐含着作者在饱受打击之后的牢骚不平。又如《念奴娇·过洞庭》是乾道二年(1166)因受谗毁罢官后自桂林北归的途中所作。上阕描写“表里俱澄澈”的洞庭湖景色,下阕抒发“肝肺皆冰雪”的高洁胸怀,被前人推为其词作中最杰出的一首。这类词作境界清疏空阔,情调凄凉萧飒,虽然没有直接写社会现实,但却呈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特殊色彩。
据说张孝祥“平昔为词,未尝著稿,笔酣兴健,顷刻即成,初若不经意,反复究观,未有一字无来处……,所谓骏发踔厉,寓以诗人句法者也。”(汤衡《张紫微雅词序》)因为是凭借激情进行创作,所以情感连贯,热情澎湃,语言流畅自然,又能融汇前人诗句而不见雕琢痕迹。查礼说:“于湖词声律宏迈,音节振拔,气雄而调雅,意缓而语峭”(《铜鼓书堂遗稿》),正概括了张孝祥词的基本特点。他写词也是有意地学习苏轼,评论者也多以为二人极其相似,如汤衡说:“自仇池(苏轼)仙去,能继其轨者,非公其谁与哉?”(《张紫微雅词序》)张孝祥词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在词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张孝祥词集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西江月
十里轻红自笑,两山浓翠相呼。
意行著脚到精庐。借我绳床小住。
解饮不妨文字,无心更狎鸥鱼。
一声长啸暮烟孤。袖手西湖归去。
西江月
半旧鞋儿著稳,重糊纸扇多风。
隔年煮酒味偏浓。雨过樱桃色重。
有距公鸡快斗,尾长山雉枭雄。
烧残银烛焰头红。半老佳人可共。
西江月
风定滩声未已,雨来篷底先知。
岸边杨柳最怜伊。忆得船儿曾系。
湖雾平吞白塔,茅檐自有青旗。
三杯村酒醉如泥。天色寒呵且睡。
西江月
冉冉寒生碧树,盈盈露湿黄花。
故人玉节有光华。高会仍逢戏马。
万事只今如梦,此身到处为家。
与君相遇更天涯。拚了茱萸醉把。
西江月
诸老何烦荐口,先生自简潚衷。
千年圣学有深功。妙处无非日用。
已授一编圮下,却须三顾隆中。
鸿钧早晚转春风。我亦从君贾勇。
西江月·黄陵庙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多丽
景萧疏,楚江那更高秋。
远连天、茫茫都是,败芦枯蓼汀洲。
认炊烟、几家蜗舍,映夕照、一簇渔舟。
去国虽遥,宁亲渐近,数峰青处是吾州。
便乘取、波平风静,荃棹且夷犹。
关情有,冥冥去雁,拍拍轻鸥。
忽追思、当年往事,惹起无限羇愁。
拄笏朝来多爽气,秉烛夜永足清游。
翠袖香寒,朱弦韵悄,无情江水只东流。
柂楼晚,清商哀怨,还听隔船讴。
无言久,余霞散绮,烟际帆收。
多丽
小庭阶。帘栊婀娜蓬莱。
恨匆匆、归鸿度影,东风摇荡情怀。
不多时、见他行过,霎儿後、依旧回来。
银铤双鬟,玉丝头道,一尖生色合欢鞋。
麝香粉、绣茸衫子,窄窄可身裁。
偶回头,笑涡透脸,蝉影笼钗。
忆疏狂、随车信马,那知沦落天涯。
豆蔻初、可怜春早,菖薄晚、难见花开。
红叶波深,彩楼天远,浪凭青鸟信音乖。
等闲是、这番迷眼,无处可安排。
行云断、梦魂不到,空赋阳台。
二郎神
坐中客。共千里、潇湘秋色。
渐万宝西成农事了,□□看、黄云阡陌。
乔□橘洲风浪稳,岳镇耸、倚天青璧。
追前事、兴亡相续,空与山川陈迹。
南国。都会繁盛,依然似昔。
聚翠羽明珠三市满,楼观涌、参差金碧。
乞巧处、家家追乐事,争要做、丰年七夕。
愿明年强健,百姓欢娱,还如今日。
卜算子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
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卜算子
万里去担簦,谁识新丰旅。
好事些儿说与郎,奴是姮娥侣。
若到广寒宫,但道奴传语。
待我仙郎折桂枝,拣个高枝与。
卜算子
风生杜若洲,日暮垂杨浦。
行到田田乱叶边,不见凌波女。
独自倚危栏,欲向荷花语。
无奈荷花不应人,背立啼红雨。
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主宵猎,骑火一川明。
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骘,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天仙子
三月濡桥烟共雨。拂拂依依飞到处。
雪球轻扬弄精神,扑不住。
留不住。常系柔肠千万缕。
只恐舞风无定据。容易著人容易去。
肯将心绪向才郎,待拟处。
终须与。作个罗帏收拾取。
木兰花
拥貔貅万骑,聚千里、铁衣寒。
正玉帐连云,油幢映日,飞箭天山。
锦城起方面重,对筹壶、尽日雅歌闲。
休遣沙场虏骑,尚余匹马空还。
那看。更值春残。斟绿醑、对朱颜。
正宿雨催红,和风换翠,梅小香悭。
牙旗渐西去也,望梁州、故垒暮云间。
休使佳人歛黛,断肠低唱阳关。
木兰花慢
送归云去雁,澹寒采、满溪楼。
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监分收。
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
只有楼前溪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
念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
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
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木兰花慢
紫箫吹散後,恨燕子、只空楼。
念璧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
青鸶送碧云句,道霞扃雾锁不堪忧。
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
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
银屏低闻笑语,但醉时冉冉醒时愁。
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水龙吟
竹舆晓入青阳,细风凉月天如洗。
峰回路转,云舒霞卷,了非人世。
转就丹砂,铸成金鼎,碧光相倚。
料天关虎守,箕畴龙负,开神秘、留兹地。
缥缈珠幢羽卫。望蓬莱、初无弱水。
仙人拍手,山头笑我,尘埃满袂。
春锁瑶房,雾迷芝圃,昔游都记。
怅世缘未了,匆匆又去,空凝伫、烟霄里。
水龙吟
过浯溪平生只说浯溪,斜阳唤我归船系。
月华未吐,波光不动,新凉如水。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栖禽惊起。
问元颜去後,水流花谢,当年事、凭谁记。
须信两翁不死。驾飞车、时游兹地。
漫郎宅里,中兴碑下,应留屐齿。
酌我清尊,洗公孤愤,来同一醉。
待相将把袂,清都归路,骑鹤去、三千岁。
隆中三顾客,圮上一编书。
英雄当日感会,余事了寰区。
千载神交二子,一笑眇然兹世,
却愿驾柴车。长忆淮南岸,耕钓混樵渔。
忽扁舟,凌骇浪,到三吴。
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不为莼鲈笠泽,便挂衣冠神武,此兴渺江湖。
举酒对明月,高曳九霞裾。
水调歌头
天上掌纶手,阃外折冲才。
发踪指示,平荡全楚息氛埃。
缓带轻裘多暇,燕寝森严兵卫,香篆几徘徊。
襦□见歌咏,桃李藉栽培。
紫泥封,天笔润,日边来。
趣装入觐,行矣归去作盐梅。
祖帐不须遮道,看取眉间一点,喜气入尊罍。
此去沙堤路,平步上三台。
水调歌头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
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
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
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
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
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
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念奴娇 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浣溪沙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nbchfrr的版本:
甬上第一状元张孝祥
--------------------------------------------------------------------------------
作者:吴蔚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为唐代诗人张籍的后代。
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军大举进犯中原,十岁的张孝祥随父张祁南下渡江避难,居住芜湖升仙桥西。史称他“幼敏悟,书再阅成诵,捷于文思,文章俊逸,顷刻千言,出人意表,能诗善词,尤工乐府”,而且精于书法。十六岁时,张孝祥在明州进士预选中考了第一名。两年后,又在省里的进士预选中考了第一名,两次科举连中两元,一时明州城乡传为美谈。
在此期间,张孝祥遇见了同样南下避难的李氏,二人一见倾心,同居在一起。李氏于绍兴十七年(1147年)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张同之。张孝祥与李氏感情深厚,但不知道什么缘故,二人始终没有结为夫妻,由此引发了一段无可奈何的爱情悲剧。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二十三岁的张孝祥由地方长官推荐,参加在临安城中举行的进士廷试。就在同一年,参加应试的有后来著名的大诗人陆游(陆游因为大谈收复中原被秦桧除名),还有秦桧的孙子秦埙。此次考试完全被秦桧一党左右着。秦桧为了让秦埙能中状元,事先费尽了心机。他预先得知主考官内定为汤思退,便派人把他请到家中。汤恩退见丞相有请,高兴得一早就来到秦府。但一等再等,在客厅里等了半天,却不见秦桧出来接见。正在闷闷不乐,忽见桌上放着一篇文章,就拿起来读起来。他把那篇文章背熟了,天也黑了,但仍不见秦桧出来见他,便回了家。几天来,他对秦桧派人请他,又不接见,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仍百思不得其解。又过了几天,突然接到朝廷命他为主考官的通知,才明白丞相的用意,便把秦府客厅中看到的那篇文章的题目作考题,结果廷试秦埙排在第一,张孝祥排在第二。
但在殿试时,却平地起波澜。殿试时,早已知晓试题的秦埙胸有成竹,对道:“自三代以下,俗儒皆以人为胜天理,而专门为甚,言正心而心未尝正,言诚意而意未尝诚,言治国平天下,而于天下国家者曾不经意,顽顿忘节……顾欲士行之无伪,譬犹立曲木而求直影也。”张孝祥则对道:“往者数厄阳九,国步艰棘,陛下宵衣旰食,思欲底定,上天佑之。畀以一德元老,志同气合,不动声色,致兹升平,四方协和,百废俱举,虽尧舜三代无以过之矣。”最后又掷地有声地说:“今朝廷之上,盖有大风动地,不移存赵之心,白刃在前,独奋安刘之略。臣辈委质事君,愿以是为标准,志念所欣慕者,此也。”
进士们策对完毕,主考官还是把秦埙排在第一位,张孝祥次之。但宋高宗御览策对时,觉得秦埙的策对都是往日秦桧经常说的那一套,毫无新意。而张孝祥的策对“议论雅正,词翰爽美”,令人耳目一新。加上宋高宗喜欢书法,张孝祥的字笔力遒劲,卓然颜鲁,令宋高宗大为惊叹,于是亲自将张孝祥定为第一,还说:“张孝祥词翰俱美, 必将名世。”后人称张孝祥为“甬上第一状元”。
如此,秦桧事先精心安排的一切伎俩都白费了,秦桧自然气恼万分。张孝祥谢过皇恩后, 开始一一拜谢当朝权臣和那些主考官。当张孝祥参见秦桧时,秦桧故意刁难说:“看来皇上不仅仅喜欢你的策对,而且还喜欢你的诗与字。你可真是三绝呀。”随即又问他诗何所本书何所法。张孝祥正色回答说:“我学的是颜(真卿)书,读的是杜(甫)诗。”秦桧听了很不是滋味,便语带讥讽地说:“天下好事,君家都占断。”意思是说,天下好事都让你一个人占尽了。
散朝后,大臣们纷纷上来祝贺新科状元。秦桧的姻秦、秦党中最显赫人物之一曹泳为了笼络张孝祥,提出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张孝祥装作没听见,迅疾掉头它顾,将曹泳一脸尴尬地扔在那儿。
最让秦桧一党难以容忍的是,张孝祥中状元后,立即上书,要求给岳飞平反。秦桧大怒,立即要寻机报复。当秦桧了解到张孝祥乃张祁之子,而张祁又同他素来仇恨的胡寅相交甚厚后,立即恶狠狠地说:“胡寅远斥(被贬至果州团练副使),力犹能使故人之子为状元邪!”同时唆使党羽策划了个两个大阴谋。
其一,是诬告张孝祥父亲张祁犯嫂。张祁兄长张邵曾以直龙图阁身份出使金国,结果被金人扣押,囚禁了十五年。在此期间,张邵妻子病逝。后来张邵归国,又因奏事得罪了秦桧。张邵为了避祸,只好装疯卖傻。张邵装疯的时候故意说了不少疯话,其中一句就说他妻子死于非命。结果秦桧党抓住这句话大作文章,编造出张祁侵犯嫂子、导致嫂子怀孕、又杀嫂子灭口、并由此导致知道真相后的张邵发疯的离奇故事,奏了张祁一本。
其二,是诬陷赵汾与张祁交结。先将赵汾逮进大理寺,“拷掠无全肤”,令自诬他与张浚、李光、胡寅等人谋“大逆”。并大兴冤狱,一下子逮捕了“一时贤士五十三人”。不过,此时秦桧已经病重,他想写下文书判处这些人死刑,却已经病得不能书写,且很快就病死。这一干被诬陷的人才得以重见天日。
张孝祥一登上政治舞台便处在了风口浪尖,所以他一直没有公布与李氏的关系,并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另娶仲舅之女时氏为妻。李氏被迫与张孝祥分离,以学道为名,回去她的故乡桐城的浮山。张孝祥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送李氏和九岁的儿子张同之溯江西去,由此写下了情韵幽馨绵邈的《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
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
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
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
今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
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
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此词写成后,南宋黄昇将其选入《中兴以来绝妙词选 》,并加上“离思”的题目。明人杨慎也称道说:“清丽之句,如佩解湘腰,钗孤楚鬓 ,不可胜载。”(《词品》)读者能感受出此词与爱情有关,却不知道究竟,由此更加觉得词意迷离惝恍。
一直到1971年,张同之及夫人墓在江浦县(今属江苏南京)发现,出土文物中各有墓志一方。这才揭开几百年来人所未知的张孝祥和张同之生母李氏的爱情悲剧。
秦桧死后,张孝祥正式入仕,先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值得注意的是,汤思退对张孝祥有师生之谊、知遇之恩,张孝祥虽然不依附汤思退,亦从不得罪。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汪彻升御史中丞,弹劾汤思退妥协投降,张孝祥亦被免官。
此后,张孝祥先后出任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调动极为频繁。在地方官任上,他严明法纪,锄抑强暴,赈济灾荒,庭无滞讼。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词人。其词学苏轼,为宋朝豪放派重要作家。所作《六州歌头》,词云: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絃歌地,亦膻腥。
隔水氊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蠧,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弛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词中充满强烈的爱国激情,对苟且偷安之辈倍加谴责。抗战派著名将领张浚在宴席上读到此词后,感动得罢席而走。
张孝祥文章过人,书法、诗、词均好,遗憾之处,是其出入汤思退和张浚两人门下,让人觉得其游离于和战之间,时人对此均感到惋惜。
隆兴二年(1164年),宋孝宗重用张浚,命其出兵北伐。张浚举荐张孝祥为建康(今南京市)留守,这是张孝祥一生中担任的最高最重要最风光的官职。但不久后,张浚北伐失败,张孝祥被弹劾落职。后起用任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任上,筑寸金堤,绝荆州水患;建万盈仓,用于储备漕粮,政绩播于朝野。
乾道五年(1169年)三月,张孝祥因病以显谟阁直学士的身份离职,从此结束了官宦生涯,退居芜湖,讲论理学,徜徉山水。
乾道六年(1170年)夏季,张孝祥与好友泛舟芜湖时,突然中暑身亡,年仅三十八岁。宋孝宗听说后,深为惋惜,有用才不尽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