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绍
司马绍

晋明帝,名司马绍(公元299~325年),字道畿。晋元帝长子。晋元帝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终年27岁。葬于武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鸡笼山)。庙号肃宗。谥号为明帝。母亲为

司马绍司马绍
代郡出身。

生平事迹

晋明帝自小聪慧,按照《世说新语》记载,晋明帝小时候便曾经与父亲就“太阳与长安孰近”的问题作出争辩,以及运用东宫卫士一夜兴建太子西池的逸闻。司马绍不但工于书法、礼贤下士而且孝顺,并且司马绍也相当勇猛,王敦以“鲜卑儿”称之。王敦一度想要要求晋元帝废除太子,但因为大臣反对而作罢。

遗鞭脱险

东晋太宁二年(公元324年),晋朝的大将军领荆州牧王敦预谋反叛。这个消息被晋明帝司马绍知道了,他不动声色,穿上便衣来到芜湖察访。当时王敦正在午睡。梦见日环其城,惊醒过来。王敦从梦的预示推想晋明帝司马绍可能来了,于是派了5名心腹军士骑马前去搜捕。晋明帝看到有人追来,急忙飞驰而去。马在路上拉了一堆粪,晋明帝为了迷惑追兵,就用冷水浇凉了马粪。这时又看到旁边有一个卖食品的妇人,晋明帝急中生智,走上前去把自己的那根七宝马鞭交给妇人,对她说:“后面有骑兵追来,就把这马鞭给他们看。”晋明帝说完之后,取出金钱数枚给予妇人,以为酬谢。然后拜谢而去。不一会儿,5个追兵赶到,问这妇人看没看到有人骑马逃去,那妇人倒也机智,说有个人骑马路过这里,还留下了一根马鞭,人已去了许久了。妇人说完就把马鞭交给那5名士兵。看到这宝鞭璀璨耀眼,5名军士争相传看,爱不释手,耽误了追赶的时间。其中有名士兵又发现了路旁的马粪冰凉冰凉,认为晋明帝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便不再追赶,回王敦帐下去复命去了。晋明帝脱险之后,等到王敦病重。军心涣散之时,下令讨伐,打败了王敦。晋明帝司马昭遗鞭脱险,机智过人的事迹就这样在当地留传开来。

人物政绩

晋明帝于公元322年,在晋元帝司马睿死后即位,大赦天下。晋明帝曾经微服乘马密探王敦营垒,并且于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王敦专权,举兵入朝排除异己,司马绍准备亲自迎战王敦,温峤劝阻。王敦因此对司马绍忌惮,一次召集百官,王敦说皇太子有何德行?想诬陷太子不孝的罪名废黜。但是司马绍英勇神武,受到朝野的钦信。温峤也称颂他忠孝,群臣都附和赞同温峤,所以王敦只能作罢。晋元帝去世后即位,立即着手加强东晋的军事力量,太宁元年(公元323年)任命亲信华恒为骠骑将军,都督石头城的水陆军事,加强都城防御。三月,王敦为了试探他,奉献玉玺一枚,表示讨好,随后上书表示要入朝为官,实际上是看晋明帝是否敢解除他的实权,司马绍立即下诏让他入朝。王敦见要解除自己的实权,便有谋逆的企图,他一面假装接受,四月起程前往于湖(今芜湖),但是却秘密准备举兵。司马绍也非常果断,立即宣布提升司空王导为司徒,拉拢王导,而让王敦接替了王导的扬州牧职务,二人产生矛盾。王敦也在积极部署,他谋害了巴东监军柳纯,开始清除后方的异己。六月晋明帝立皇后庾氏,加封陶侃为征南大将军,征郗鉴入朝为尚书令。王敦不应诏,开始拖延入朝。十一月,王敦矫诏以哥哥王含为征东大将军,代替自己都督扬州军事。第二年,王敦病重,他的亲信钱凤问后事,王敦说放弃兵权归身朝廷是上策,退还武昌,向朝廷贡献自守是中策,举兵攻打,希望侥幸取胜是下策。五月王敦害晋元帝亲信公乘雄、冉曾,准备起兵。司马绍一面派亲信沈桢秘密游说王敦的亲信沈充,许以司空的职务,一面加封王含为骠骑大将军,表示安抚。并亲自秘密前往于湖侦察王敦的动静,被王敦察觉后,施计摆脱追踪返回。司马绍加封王导为大都督,扬州刺史。令温峤和卞壶守卫石头,并且征调淮北等地的北方晋军守卫京师,双方战事一触即发。

公元324年七月,王敦派遣王含、钱凤等指挥五万大军向建康进攻。王含问如何处置天子,王敦说他还没有举行南郊大典,不能算天子,你只要保护好东海王和王妃就可以了。王敦打算杀害司马绍,立东海王为皇帝,以讨伐奸臣温峤为名举兵。王含指挥大军到达江宁,晋明帝亲征,并且散布王敦死了的消息,发布诏书招抚王敦部下,讨伐王敦。王导因为与王敦也产生矛盾,也劝说王含归顺,不从,所以公开为王敦发丧。王含大军与晋明帝指挥的部队在建康附近决战,温峤挫其锋锐,司马绍指挥段秀、曹浑、陈嵩等夜袭打败了王含。王敦病死,司马绍亲自迎击钱凤,连战连胜。沈充帅军万人来与王含大军会合,筑垒坚守。刘遐、苏峻也帅万人赶到,晋明帝亲往慰劳两人,犒赏三军。叛军连战皆败欲北上渡淮,被苏峻击溃。晋明帝平定叛乱后,大封功臣,王导为郡公,温峤、庾亮等为县公,郗鉴等为县侯。
晋明帝是一位宽宏大度的君主,他开始先赦免了叛军士兵,随后又赦免了王敦的旧部将领,周抚和邓岳参与叛乱,司马绍发布诏书招抚两人,也没有归顺,兵败后逃到西阳项氏蛮中,被司马绍赦免后,入朝请罪。当时朝议对王敦的部下禁锢,温峤上书替王敦的部下求情,司马绍赞同温峤的意见,解除了对周抚、邓岳、陆玩等人的禁锢。晋明帝任命王导为太保、领司徒,陶侃代替王敦担任征西大将军,守卫荆州,郗鉴为车骑将军、卞壶为尚书令、邓攸为尚书左仆射,任贤使能,使东晋的局势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可是不久晋明帝司马绍就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遗诏让司马羕、王导庾亮温峤郗鉴卞壶、陆晔等人辅佐太子晋成帝司马衍

平叛

自从王敦兵变把持政权后,晋元帝司马睿的几个心腹忠臣死的死、逃的逃,司马睿的心情非常压抑,他于公元323年病死,太子司马绍继位为帝,这就是东晋的明帝。司马睿还留下遗嘱,让王导辅助太子执政。

明帝比他父亲更有胆略,很勇敢。据说他从小就很聪明,有一次,他父亲考他:“你说长安和日相比,哪个更远些?”司马绍回答说:“长安近些。”父亲部:“为什么?”司马绍答:“只听人说从长安来,没听人说从日边来!”司马睿认为儿子很聪明,想让儿子表现一下,便在许多大臣面前再次问他同样的问题,认为他肯定还像昨天一样回答,哪知道司马绍却说:“日近!”司马睿很惊讶,问:“为什么?”司马绍回答说:“抬头就能看到太阳,却看不到长安,所以知道太阳近。”司马睿非常满意,大臣们也都非常赞赏。晋明帝即位后,不满王敦的专横,起用郗(音xī)鉴为尚书令,作为心腹依靠力量,和郗鉴秘密策划怎样灭掉王敦。

王敦早就对司马绍不满意,当年司马睿立司马绍为太子时,他就坚决反对,还想找个借口杀掉太子司马绍,大家一致反对,才没有做成。现在司马绍当了皇帝,王敦便和自己的死党沈充、钱凤等人商量怎样起兵。王敦从武昌移到姑熟镇守,实际上也是为将来再次发动兵变打下基础,因为姑熟到建康很近。

晋明帝也知道了王敦的阴谋,准备立即发兵,但对王敦兵营情形不清楚,便改换了服装,只带几个随从,偷偷地到王敦大营中来侦察军事部署情况,王敦正在营中午睡,忽听有人报告说:“有几个人骑着马在营垒中走来走去。”并描述了其中一个领头的相貌,王敦大惊说:“这一定是司马绍,快追!”传说司马绍逃走时,见路旁有一个卖烧饼的老太太,司马绍把自己的一根镶着七色宝石的马鞭送给她,说如果有骑兵追来,就把这根马鞭拿给他们看,又让士兵们用冷水把马刚拉下来的粪便泼湿。当追兵来到路口时,问卖烧饼的老太太问有没有人刚从这里逃走,老太太拿出马鞭来,五个骑兵见马鞭非常漂亮,拿过来你看看,我看看,耽误了很长时间,再看路旁的马烘已经冷透了,认为人已经逃远了,便不再去追。

王敦在积极准备起兵的时候,忽然得了重病,王敦因为自己病重,和钱风商量起兵的事情,便说出了三种选择:“第一:如果我病死的话,你们大家将军队解散,归降朝廷,保全性命,这是上计;第二;是退驻武昌,按时向朝廷进贡,拥兵自保,这是中计;第三:是乘我还活着,发兵顺江而下,说不定能取胜,但假如兵败而死,那这就是下计了。”钱凤认为王敦的三计中,第三个计是上计,应该立即发兵东下,凭自己的庞大的军事实力,一定能胜,大家都同意钱凤的意见,便发信给沈充,约定同时起兵。同时,晋明帝司马绍也做好了准备工作,他任命王导为大都督,丹阳尹温峤(音qiáo)为中垒将军,与右将军下敦共守石头城,以光禄勋应詹为护军将军,总督朱雀桥南诸军事,以郗鉴行卫将军督从驾诸军事,以庚亮领左卫将军,临淮太守苏峻、徐州刺史王邃、豫州刺史祖约等进京护卫,正式发诏讨伐王敦。
王敦一面给朝廷上表,要求除掉温峤,想再重演过去讨伐刘隗的故事,一面命堂兄王含为主帅,与钱凤、邓岳周抚等人率领水陆大兵五万,向秦淮河南岸进攻,被苏峻、刘遐的大兵打败,王敦在重病中听说王含兵败,还大骂这个堂兄不中用,准备自已带病出任主帅,还没起床,便倒下去死了。

王敦一死,晋军大振,沈充、钱凤接连战败,在战斗中被杀,王含、王应父子二人逃到荆州投奔荆州刺史王舒,王舒虽然也是王氏家族人,但他不支持王敦,王舒将王含、王应沉在江中淹死。到这时,王敦的叛乱终于被彻底扫平。

作品

司马绍,字道畿。东晋画家。元帝睿长子,建武初立皇太子,太宁元年(323)即位,即明帝,建都建康(今南京),在位四年。幼与王羲之从王廙学书画,擅长人物故实。南朝齐谢赫评其画:“虽略于形色,颇得神气,笔迹超越,亦有奇观。”画迹有隋朝官本:《史记列士国》、《息徒兰圃图》、《洛神赋图》、《穆天子燕瑶池图》、《汉武回中图》、《游猎图》、《瀛洲神仙图》、《杂人风土图》等八卷,著录于《贞观公私画史》。《禹会涂山图》、《殷汤伐桀图》、《洛神贵戚图》、《毛诗图》等,著录于《历代名画记》。

历史评价

《晋书》评价:“拨乱反正,强本弱枝,虽享国日浅,而规模弘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