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则
黄仲则
黄仲则(1749--1783),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自称黄庭坚后裔。才高气傲,学遍古今,有《两当轩集》。
基本资料
职业生涯
黄仲则才高气傲,学遍古今,“沉酣经藉,融液子史,”在朱筠门徒中,数他年龄最小,但才高志深。吴兰雪云:“仲则诗无奇不有,无妙不臻,……吾尝论海内诗人,能从古人出而不为古人所囿者,藏园而外,必推仲则第一。……”张维屏云:“古今诗人,……众人共有之意,入此手而独超;众人同有之情,出之此笔而独?……有味外之味,……有音外之音,……夫是之谓天才,夫是之谓仙才,自古一代无几人,近求之,百余年以来,其惟黄仲则乎。”
舒铁云的《乾嘉诗坛点将录》把黄仲则比为行者武松,王峰说,很是莫名其妙。黄诗哀婉流丽,何曾有“血溅画楼,尸横灯影”的杀气!还是洪亮吉《北江诗话》里的“咽露秋虫,舞风病鹤”八个字来得贴切。
乾嘉时期考据学盛行,影响及于诗坛,以学问、典故、古辞为能的“学人之诗”成为诗坛主流。黄仲则的诗是当时少有的“诗人之诗”,晚清包世臣称赞他说:“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
李泽厚最喜其“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句。在下亦是。又有“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句,突显文人之轻,之不合作;悲歌慷慨,抒尽胸中孤愤之气。
个人影响
人物评价
相关链接
黄仲则
|
|
返回:作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