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炟
刘炟
汉章帝,公元58年--公元88年,明帝永平三年(60),立为皇太子。在位期间,行宽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禁用酷刑,以尚书陈宠之议,除刑罚残酷的条文50余条。  

基本简介

汉章帝汉章帝
汉章帝,禁盐、铁私煮、私铸。注重选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的保证。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减轻徭役赋税。提倡儒术,建初八年(83),选高才生受学《左氏春秋》 、《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因经学家多分歧,集中诸卿、博士等于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并命班固将讨论结果整理成书,名为《白虎通德论》(又称 《白虎通议》 、 《白虎通》 ),这部书系统地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形成今文经学派的主要论点,是董仲舒以来儒家神秘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历法,始用李梵等所作的《四分历》

生平简介

汉章帝汉章帝

汉明帝永平三年(60),立为皇太子。在位期间,行宽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禁用酷刑,以尚书陈宠之议,除刑罚残酷的条文50余条。禁盐、铁私煮、私铸。注重选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的保证。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减轻徭役赋税。提倡儒术,建初八年(83),选高才生受学《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因经学家多分歧,集中诸卿、博士等于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并命班固将讨论结果整理成书,名为《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议》、《白虎通》),这部书系统地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形成今文经学派的主要论点,是董仲舒以来儒家神秘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历法,始用李梵等所作的《四分历》。

章帝在位期间,国家兴盛、政局稳定,社会安宁,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与汉明帝共称“明章盛世”。但由于过分抬高儒教,致使一些官员求虚丢实,开始腐败。且章帝过于放纵外戚,导致汉和帝时期外戚专权,直接性的导致东汉的覆亡。

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他的草书非常有名,被称为“章草”。

章和二年正月(88),章帝病逝于洛阳章德前殿,葬于汉敬陵(今河南洛阳东南)。

封侯外戚

汉灵帝刘宏,汉章帝的玄孙汉灵帝刘宏,汉章帝的玄孙

汉章帝在位期问,外戚的问题是十分突出的朝政大事。对于外戚的地位以及其间的争斗,章帝时严时宽,时松时紧,游移不定。与此相应,外戚的地位也就时起时落,载沉载浮。在章帝的游移之隙,外戚们乘机发展,最终成了气候,为东汉中期的外戚专政埋下了祸根。

东汉光武、明帝两朝,鉴于西汉王莽篡位的教训,不允许外戚封侯干政。马太后的兄弟马廖、马防、马光,在明帝朝虽然为官,但是马廖官不过做到虎贲中郎,马防、马光不过为黄门侍郎,一直不曾晋升。章帝刚一即位,就越级提拔马廖为卫尉、马防为中郎将、马光为越骑校尉。马氏兄弟同时升迁,得意忘形,趾高气扬。而一些善于察言观色的官僚和清客也争相趋附,一时朝内乌烟瘴气。尽管司空第五伦等人极力劝谏,章帝也只作耳旁风。

接着,章帝又想为舅舅马氏诸人封侯拜爵,马太后怕有碍成法,引起非议,坚决不许。建初二年(77年),一些趋附马氏的官僚士大夫又上书请求章帝诏封马氏兄弟。章帝欲依从此议,无奈马太后坚执不从,发布晓谕:“凡上书言封外亲者,皆欲献媚于我谋求好处。凡外戚贵盛至极,少有不倒台的。所以先帝在世慎防舅氏,令其不在枢机之位。况马氏兄弟德才不逮,我怎么能上负先帝之旨,下负先人之德,重蹈西京败亡的覆辙呢?特此布告天下。”马太后的这道诏书传出,大臣们不敢再多说什么。只有章帝看了诏书,感慨之余仍不死心,再向太后面请道:“汉兴之后,舅氏封侯,与诸子封王一样,已成定制。太后原意是谦虚退让,为何不让我奉献加恩三舅的美意呢?且舅舅们年事渐高,身体多病,如有不讳,将使我遗恨无穷,望太后省察,宜及时册封,不该拖延!”马太后和颜悦色地劝说章帝道:“我反复考虑,实在不应加封。从前窦太后欲封王皇后兄,遭到丞相周亚夫的反对,说高祖有约,无军功者不得封侯。今马氏无功国家,怎能与佐汉中兴的阴、郭二家相比?而富家贵族、禄位重叠者,决难持久。我已对此深思熟虑,勿再提加封之事。况且你刚接帝位,天气异常,灾害频仍,谷价腾贵。正应为此事考虑,如何安顿百姓,渡过难关。怎么放着正事不干,先营封侯外戚呢?”一席话,说得章帝只有俯首受教,惟惟退出。

建初三年(78年),马太后去世。是年,章帝册立故大司徒窦融的曾孙女为皇后,外戚窦氏的势力迅速发展起来。而在章帝后宫里,嫔妃们之间为争宠也展开了微妙的斗争。原来窦皇后虽然得到章帝的宠爱,却没有生子;而后宫宋贵人却生有一男,起名刘庆,被立为皇太子;另外,前太仆梁松的侄女梁贵人生有一子,名为刘肇。对于窦皇后来说,宋贵人及皇太子刘庆是眼中钉,一心想除之而后快。于是买通宫中侍女,作证诬告宋贵人造作蛊毒,诅咒皇上;另一方面,窦皇后又设计将刘肇据为己有。皇帝迷恋窦氏的美貌,对她的话深信不疑,下诏废黜宋贵人及皇太子刘庆,另立刘肇为皇太子。

宫外,外戚集团之间也为实际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开始了争斗。由于马太后的去世,马氏兄弟在朝中失去了内援,往日聚集在马氏门下的食客也渐渐散去。不久,窦氏借机诬告马氏兄弟腹诽、生活过奢,章帝听信谗言罢免了马氏三兄弟的官职,令他们徙就封邑。随着马氏的没落,外戚窦氏的地位陡升起来。窦皇后的哥哥窦宪被任命为侍中、虎贲中郎将,其弟窦笃被封为黄门侍郎。窦氏兄弟出入宫省,赏赐累积,广交宾客。对此,司空第五伦曾表上书请求章帝严格约束窦氏,以防患于未然,可惜章帝未予重视。如此,不仅未能抑制窦氏的势力,反倒无形中纵容他们更加横行跋扈,杀人越货,乃至欺凌刘姓诸王、公主以及前朝皇后阴、马诸家。

窦氏势力的恶性膨胀,终因窦宪用极低的价钱强夺沁水公主的园田,引起了章帝的重视。一日,章帝命窦宪同出巡游,路过沁水公主园田。章帝故意问:“公主园田今属谁家?”窦宪知事情败露,支支吾吾,不敢正视,章帝始知传闻是实。回到宫中,召窦宪痛斥道:“你私自夺取公主园田,可知犯何罪?你如此骄横,与秦朝赵高指鹿为马有何两样?贵如公主,尚遭到你的掠夺,何况普通的平民百姓?我要抛弃你,就如对待一只雏鸡、一个臭老鼠差不多,有何可惜!”窦宪慌忙伏地请罪。至此,窦氏势力才有所收敛。

为了重建光武、明帝两朝约束外戚的政策,章帝特调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周纡进京任洛阳令。周纡一上任,就命令属吏通报京师豪强的名单,并严申禁令,声明不论谁人犯法,严惩不饶。一天黄昏时分,黄门侍郎窦笃出宫回家,路过止奸亭,亭长霍延截住窦笃车马,定要检查一遍才许经过。窦笃的随从仆人平常作威作福、狐假虎威,根本不把一个小小的亭长放存眼里,将霍延推开。霍延拔出佩剑,高声大喝道:“我奉洛阳令手谕,无论皇亲国戚,夜间经过此亭,必须查究放行。你们是些什么人,敢在此撒野!”窦氏仆从还要与他争论,这时,一直坐在车里的窦笃大声叫道:“我是黄门侍郎窦笃,从寓中请假回家,可以经过此亭吗?”亭长听窦笃通报了姓名,才准许放行。第二天入宫,窦笃劾奏周纡纵吏横行,辱骂贵戚。皇后又在章帝面前哭诉。章帝知所言不全是事实,但碍于皇后情面,于是下诏将周纡逮捕候审。周纡在审判时,理直气壮,据法痛斥窦氏恶行,廷尉做不了主,只好实录向章帝汇报。章帝命令将周纡释放,暂免去其洛阳令官职。不过,章帝对周纡的忠直也非常了解,不久又任命他为御史中丞。章帝对外戚专权有所警惕,但又下不了决心狠狠处理,最终未能削弱外戚的势力。

维护丝路

东汉疆域图东汉疆域图

汉明帝时,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使西域诸部归服,中央政府在该地建立都护府。不过,该地仍是不断发生战乱,局势颇不平静。章帝即位之初,边关又起纷乱,焉耆、龟兹、车师等联合北匈奴,攻打中央政府的军政驻地,形势颇为吃紧。章帝召群臣商议对策,众人皆欲暂缓,惟有司徒鲍显力主马上增援。章帝采纳鲍显的意见,派兵西进,解救了边关危机。

不过对于是否继续经营西域,章帝举棋不定,大臣们也有争论。由于确实存在人力和物力上的困难,章帝最终还是放弃了西域,诏令滞留西域的汉朝人员回国。

这时班超住在疏勒国,也接到了撤退的诏书,他收拾行装,备好马匹,准备返回久别的祖国。在西域牛活多年,他有些依依不舍,西域人民也爱戴和尊敬他。听说班超要回国,疏勒国人民惊惶不安,因为班超对付匈奴有办法,班超一走,又要永无宁日了。疏勒都尉抽出长刀,满面流泪,对天长叹道:“汉朝使节弃我而去,我国必为匈奴所灭。与其后日死亡,不如今日魂随汉使,送其尔归!”说罢,即引刀自刎。班超虽然也难舍难分,但王命在身,只好拨转东行。不久到了于阗国,于阗人民拦道迎接班超,听说他要东归,都失声痛哭,就近的人们伏地抱着班超的马腿,不让他离开。班超无奈,只好留下来,同时上书章帝,请求他留屯西域。章帝同意了班超的请求。

班超在西域团结各族人民,有效地遏止了北匈奴的侵扰。西域各国除龟兹外,都愿意臣服于汉。建初六年(83年),班超在疏勒上书章帝,请求派兵支援,降服龟兹,实现“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意图。章帝支持班超的计划,征集吏士前往。适时有平陵人徐干自告奋勇地到朝中上书,愿意立功异域。章帝大喜,即命令他为假司马,率领一千多人组成的远征军,西去驰援班超。在西域诸国中,乌孙最强大,班超又请求章帝,遣使慰问乌孙国王。章帝同意了班超的请求,派遣使臣去往乌孙。乌孙国王非常高兴,于建初八年(85年),派遣使者回访汉朝,表示友好。在西域,汉朝得到这样一个大国的支持,章帝觉得非常称意。于是他提升班超为将兵长史,授予他代表东汉政府在西域行事的权力。由于同汉朝中央政府保持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由于乌孙的内附,使班超在西域的威望大增。西域诸国都愿意受班超的节制,这样就为以后的帝朝东汉政府再次打通同西域的密切交往铺平了道路。

政宽刑疏

章草本汉章帝书也--草书章草本汉章帝书也--草书

史称章帝忠厚仁义,笃于亲系,而且章帝的政令刑罚的确也是比较宽疏的。例如依东汉制度,官员贪污要禁锢三世,即三代人都不准为官。章帝废除了这项制度。而章帝对官员和贵族的赏赐,又往往超过规定的限额,造成国家财政的困难,且把这些负担都转嫁到人民头上。可见章帝之宽疏,并非完全建立在原则之上的。

章帝的一些政令刑罚,有时候并非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而在于灾祥谶纬之学。建初元年(76年),兖、豫、徐等州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赤地千里,饥民遍野。章帝一方面调集国库粮食紧急救援饥饿中的人民,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讨解决办法,按照当时人们流行的看法,水旱荒年是由于阴阳失调,而阴阳失调又与政事有关。司徒鲍昱痛陈时弊:“前几年治楚王英狱,抓人成百上千。这些人并不是都有罪,受牵连而坐狱的人恐怕有一半是冤枉的。那些判了徒刑的人远离家乡、骨肉分离,死了灵魂也不得安息。这就致使阴阳失调、水旱成灾。现在不如赦免这些刑徒,解除监禁,让其回家和亲人团聚,这样也许能致和气,使天降甘露、解除旱情,免除黎民百姓的痛苦。”尚书陈宠也上疏说:“治理国家大事就如调整琴瑟的弦一样,弦调得太紧就会崩断,刑罚太严也会激起人民的不满。建议陛下进一步宽缓刑罚。”章帝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大赦天下,宽缓刑罚。

因为相信谶纬迷信,章帝还曾亲自主持整顿经学。建初八年(79年),章帝接受了杨终的建议,亲自在白虎观召集将、大夫、博士、郎宫和诸儒开会,议定五经异同,最后由章帝自己拍板,决断是非。这次会议的讨论记录后来由班固整理成书,名为《白虎通》。白虎观会议以及《白虎通》所标榜的“正经义”,一方面用谶纬来正经学,其目是利用政治力量使谶纬迷信合法化,使它具有和经书同样崇高的学术地位,另一方面是用官方意志来正经学,以便更好地为封建统治者服务。故此,《白虎通》成为一部把儒学思想法典化的著作

皇后生平

东汉章帝皇后窦皇后东汉章帝皇后窦皇后

窦皇后(40——97),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东汉初年名世窦融的曾孙女,父窦勋,母沘阳公主,东汉章帝刘炟的皇后,貌美,性悍妒。

窦氏出生于显贵的家庭,到了她的父亲窦勋,因罪伏诛,家道中落,窦氏是窦勋的长女,生得很漂亮,家人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公元77年(东汉章帝建初二年)。窦氏与她的妹妹同时应召入长乐宫,汉章帝听说宫中新进两位姓窦的美女,遂召见,马太后见了也说相貌非凡,第二年,册立窦氏为皇后,公元82年(东汉章帝建初七年),窦皇后的父亲窦勋得到平反,追封为安思成侯。从此,窦族又重新显赫起来。窦皇后没有生育儿子,而宋贵人却生了皇太子刘庆,梁贵人生了皇子刘肇,于是汉章帝对窦皇后遂渐疏远起来。窦皇后是一位悍妒的女人,诬宋贵人“挟邪媚道”,逼她自杀,并使用阴谋促使汉章帝废去太子刘庆,贬为清河王,对于梁贵人,她采用另一种手段,收刘肇为养子,然后写匿名信诬梁贵人,逼其自尽,从此,窦皇后于后宫气焰嚣张。谁都不敢在汉章帝面前提及窦皇后的不是。她又极力献媚讨好汉章帝,重新获得汉章帝的宠爱。

公元88年(东汉章帝章和2年),章帝死,刘肇继位为汉和帝,时年仅十岁,窦氏以皇太后监朝执政,窦宪等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窦太后废除了盐铁官卖,借以取得地主豪强的支持。

公元92年(东汉和帝永元4年)和帝与宦官关众等合谋,诛杀窦宪等外戚势力,逼窦太后归政。

公元97年(东汉和帝永元9年),窦太后死,太尉张蒲、司徒刘方、司空张奋联名揭发窦太后的罪状,请废去封号,不宜与汉章帝合葬。汉和帝为了报答窦太后的养育之恩,没有采纳。

后妃简介

皇后

章德窦皇后无子
恭怀梁皇后(追封)梁贵人生汉和帝

妃嫔
窦贵人窦皇后妹
宋贵人生刘庆
梁大贵人梁皇后姐
申贵人

子女简介


1、刘伉千乘贞王(其曾孙为汉质帝
2、刘全平春悼王无后
3、刘庆清河孝王(其子为汉安帝
4、刘肇汉和帝
5、刘寿济北惠王(其子为汉少帝
6、刘开河间孝王(其孙为汉桓帝、曾孙为汉灵帝
7、刘淑城阳怀王无后
8、刘万岁广宗殇王无后

刘男,建初四年封武德长公主。
刘王,四年封平邑公主,适黄门侍郎冯由。
刘吉,永元五年封阴安公主。

历史人物

河间王

汉章帝刘炟生有8个儿子:刘伉刘全刘庆刘肇、刘寿、刘开、刘万岁、刘淑

其中,第四子刘肇承继帝统,即汉和帝,和帝传至第二代为汉殇帝刘隆和平原王刘胜,均因无子而绝传;而平春悼王刘全、广宗殇王刘万岁和城阳怀王刘淑,也均因无子而绝亡。这样,汉章帝名下就仅传4支,即千乘王族、清河王族、济北王族与河间王族。

在汉章帝派下各藩中,最著名和重要的当推河间王族。这支藩族不仅出了4个皇帝,最重要的还是其后裔兴旺、子孙绵长。

刘开在永元二年(90年)受封为河间王,延平元年(106年)就国,居国都乐成(今河北献县东南),遂开河间刘
汉灵帝氏王族。

第一代河间王刘开是个遵纪守法而为当地官民爱戴的藩王,他在位42年去世,谥为孝王。刘开的儿子众多,见于记载的有16个:长子刘政继位,此即河间惠王;次子刘翼封平原王,出继和帝长子平原王刘胜之后;三子刘德封安平王,出承明帝之子乐成王刘党之后。

汉章帝汉灵帝

第二代河间王刘政死后传子河间贞王刘建,刘建传子河间安王刘利,刘利传子刘陔,此为最后一任河间王。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刘陔被贬为崇德侯,河间王国至此与东汉王朝同时灭亡。

蠡吾侯刘志后被大将军梁冀拥立为帝,此为汉桓帝。桓帝登基后,追尊刘翼为孝崇皇,刘开为孝穆皇,又改封桓帝之弟都乡侯刘硕为平原王,主奉刘翼之祀。

建安十一年(206年),平原王国被曹操废除。

阳嘉年间(132-135年)以刘开庶子受封,后以孙贵被追尊为孝元皇帝。刘淑死后传位给儿子刘苌,刘苌传位给儿子刘宏。

解渎亭侯刘宏后被大将军窦武拥立为帝,承继帝统,这就是汉灵帝。

熹年三年(174年),朝廷改封河间安王刘利之子康为济南王,主持解渎亭侯刘苌祀事。刘康传子刘斌,公元207年被黄巾军杀害。刘斌传子刘开。曹魏代汉后,刘开被贬为崇德侯。

刘德,或作"刘得",史作安平孝王,传位给儿子刘续。安平王刘续于190年奸佞不道被杀,安平王国被废除。

安平王刘续的弟弟刘理,先被封为经侯,后被梁太后封为甘陵王,奉清河王刘庆之祀。刘理传子甘陵贞王刘定,刘定传子甘陵献王刘忠。建安十一年(206年),因刘忠无后,甘陵王国被曹操灭亡。

河间王族后裔主要颁在今河北省,后来子孙兴旺繁昌,形成六朝隋唐时期刘氏的一大郡望--河间刘氏。

政治业绩

汉章帝陵汉章帝陵

章帝刘炟为人仁厚宽容,好儒学,年轻时颇受乃父明帝器重,即位后励精图治,能光大祖业。

在位期间,章帝重视农业生产,提出"王者八政,以食为本",并亲耕农田以示鼓励;又平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垦荒,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内政方面,他一改东汉前期"苛切"政治,删简残酷刑律50余条,实行"仁政"、"宽政"。

在思想文化方面,汉章帝于公元79年在白虎观召集诸儒讨论《五经》异同,并亲临主持,历时旬月,又令班固将讨论结果记录整理,编成《白虎通义》一书,将儒学推向系统化、神学化,对此后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意识、伦理道德,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章帝不但精通经学,又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书法家。他尤其善草书,后世流行的“章草”(见左图,点击可以查看清晰大图。),据说就是由于汉章帝的爱好而形成的一种书体。

章帝时期,东汉的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都在光武和明帝盛世的基础上有更大的发展,东汉王朝的发展至此达到顶峰阶段,历史上将明帝和章帝时期全称“明章之治”。

然而,章帝末年犯了一个最大的也是至命的错误,那就对外戚过于宽容。他一改光武帝和明帝严格禁止外戚和宦官参预朝政的政策,宠爱皇后窦氏,重用窦后之兄窦宪,又优待宦官,使外戚和宦官这两股腐朽势力从此登上东汉王朝的政治舞台,引起了宫廷内部的斗争。东汉王朝的开明政治从此结束,转而进入腐败和黑暗,汉家天下也从此由盛世走向衰退。

汉章帝自公元75年19岁时即位,在位13年,于公元88年病逝,年仅31岁,葬于敬陵(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庙号肃宗,谥号孝章皇帝。

章帝皇后窦氏无子,妃嫔宋贵人、梁贵人、申贵人等共生8人:长子刘伉,封千乘王;次子刘全,封平春王;三子刘庆,初立为太子,后被废,贬为清河王;四子刘肇继位,即汉和章;五子刘寿,封济北王;六子刘开,封河间王;七子刘淑,封城阳王;八子刘万岁,封广宗王。

草书章草

汉章帝章草

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今草”的前身。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其得名有几说:

一、《书苑菁华》引唐代蔡希综说:“章草兴于汉章帝。”认为由汉章帝创始。

二、《书断》卷上引唐代韦续说:“因章帝所好名焉。”认为由汉章帝爱好而得名。

三、 《书断》载后汉北海王受明帝命草书尺牍十首,章帝命杜度草书上事。认为因用于章奏而得名。

四、《书断》引王愔语:“汉元帝时史游作 《急就章》 ,解散隶体粗书云,汉俗简堕,渐以行之。”认为由史游《急就章》而得名。近代有学者考证,“章”含有字体结构彰明严格之义,故名。

敬陵简介

汉章帝汉章帝敬陵

汉章帝敬陵,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的邙山上,俗称“二汉冢”。

章帝在位期间注重民事,平徭减赋。并且诏郡国举行明经,使儒学日盛。

敬陵是章帝和章德皇后的合葬墓。陵冢高大宏伟。

陵冢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仍然不减当年风采。陵前有清人龚松林所立的“汉章帝敬陵”石碑一通。

陵冢周围没有发现砖瓦遗物。说明当时可能没有寝庙建筑,与史料记载相符。

东汉皇帝

庙号 谥号 其他名称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年期
世祖 光武皇帝 汉光武帝 刘秀 25年—57年 建武
建武中元
25年—56年
56年—57年
显宗 孝明皇帝 汉明帝 刘庄 57年—75年 永平 58年—75年
肃宗 孝章皇帝 汉章帝 刘炟 75年—88年 建初、元和、章和 76年—84年
84年—87年
87年—88年
穆宗(后除庙号) 孝和皇帝 汉和帝 刘肇 88年—105年 永元、元兴 89年—105年
105年—105年
孝殇皇帝 汉殇帝 刘隆 105年—106年 延平 106年—106年
孝德皇帝 刘庆
恭宗(后除庙号) 孝安皇帝 汉安帝 刘祜 106年—125年 永初
元初
永宁
建光
延光
107年—113年
114年—119年
120年—121年
121年—122年
122年—125年
北乡侯 刘懿 125年
敬宗(后除庙号) 孝顺皇帝 汉顺帝 刘保 125年—144年 永建
阳嘉
永和
汉安
建康
126年—132年
132年—135年
136年—141年
142年—144年
144年—144年
孝冲皇帝 汉冲帝 刘炳 144年—145年 永嘉 145年—145年
孝质皇帝 汉质帝 刘缵 145年—146年 本初 146年—146年
孝穆皇帝 刘开
孝崇皇帝 刘翼
威宗(后除庙号) 孝桓皇帝 汉桓帝 刘志 146年—167年 建和
和平
元嘉
永兴
永寿
延熹
永康
147年—149年
150年—150年
151年—152年
153年—154年
155年—158年
158年—167年
167年—167年
孝元皇帝 刘淑
孝仁皇帝 刘苌
孝灵皇帝 刘宏 168年—172年
172年—178年
178年—184年
184年—189年
弘农怀王 刘辩 189年 光熹
昭宁
永汉
189年—189年
189年—189年
189年—189年
孝献皇帝、孝愍皇帝 汉献帝 刘协 189年—220年 中平
初平
兴平
建安
延康
189年—189年
190年—193年
194年—195年
196年—220年
220年—220年
注:
1. 在汉敬宗(汉顺帝)之前本来是阎太后(汉安帝太后)拥立的少帝刘懿,刘懿做了半年皇帝即 死亡,敬宗趁机即位。现在史书和学者都没有把刘懿归于汉朝皇帝一类。
2. 献帝以前是少帝刘辩,当了四个月皇帝,而且还有许多时间都在避难之中。现在史书和学者都 没有把刘辩归于汉朝皇帝一类。但董卓毒杀刘辩后,谥为弘农怀王。
3. 蜀汉昭烈皇帝所上谥为“孝愍皇帝”,但上谥时刘协并未去世。